APP下载

甘肃省老旧池塘利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最佳模式探究

2016-08-30赵贤花永靖县渔业工作站甘肃永靖731600

水产养殖 2016年8期
关键词:原粉肥水亚硝酸盐

赵贤花(永靖县渔业工作站,甘肃 永靖 731600)

甘肃省老旧池塘利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最佳模式探究

赵贤花
(永靖县渔业工作站,甘肃永靖731600)

甘肃省永靖县开挖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池塘,由于当时没有大型机械,全靠人工作业,池塘深度不够。经过三四十年的养殖生产,池塘底淤泥厚积,饲料、粪便也沉积于池底,大量的无机物不能及时分解,致使池塘水化学环境恶化,pH值、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不符合渔业用水指标而严重影响鱼类生长和成活,导致生产效益低下。更为严重的是,当地渔民采用大量换水和大量使用药物防治水产动物病害。大量换水,消耗水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大量用药物防治疾病,不仅使鱼类产生耐药性,而且影响水产品品质。同时因养殖废水不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这些落后的养殖方法投入大、见效慢,对养殖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严重影响渔业生产。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可促进池塘有益菌的大量繁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通过有益菌的同化作用,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从而有效降解池底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等对鱼类有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并可以防止藻类老化、水质变坏。但是由于渔民对使用量和使用周期把握不好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使用量过少、使用周期过长,改善水质效果不理想;使用量过多、使用周期太短会造成浪费,增加成本。所以,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水环境下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的最佳配伍模式,即微生态制剂最佳使用效果组合和使用剂量的研究探索,让广大渔农掌握最佳配伍模式,既能达到改善水体效果的目的,还能降低病死率、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试验在甘肃省永靖县泽鑫养殖园(面积220× 667 m2)、永靖县太极镇大川村孔祥庄渔场(面积80×667 m2)和永靖县渔业站鱼种场(面积180×667 m2)实施,试验点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挖的老旧池塘,底泥较厚,给排水条件差,主要养殖品种为大宗淡水鱼类。

1 池水偏瘦池塘使用效果

1.1试验设计

选择池水较清偏瘦、初步测定主要水质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的4口池塘作为试验池塘(主养鲤鱼的池塘),分别按以下不同的方案分组。A组:泼洒生物肥水素80 g/667 m2;7 d后泼洒光合细菌原粉80 g/667 m2;再过7 d后泼洒EM菌原粉80 g/ 667 m2。B组:泼洒生物肥水素100 g/667 m2;7 d后泼洒光合细菌原粉100 g/667 m2;再过7 d后泼洒EM菌原粉100 g/667 m2。C组:泼洒生物肥水素120 g/667 m2;7 d后泼洒光合细菌原粉120 g/667 m2;再过7 d后泼洒EM菌原粉120 g/667 m2。对照组:不使用微生态制剂。

1.2试验时间及采样

试验开始于2015年7月20日,每口池塘在使用微生态制剂后的第21天,在14:00分别在池塘东岸、中间和西岸(距南北岸中间)设3个采样点,用采水器在水体中层采样1 000 mL,用于测定水质指标。

1.3测试指标及方法

采用扬州特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便携式水质分析仪进行测试,主要测试了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及水温和pH值。

表1 瘦水池塘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效果

1.4试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该试验中对池水较清偏瘦、以鲤鱼为主要放养模式的池塘中,使用了微生态制剂的比未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对水体中溶解氧、亚硝酸盐和氨氮有极具统计学意义的影响。从溶解氧来看,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量往往是水产动物生长和生存的限制因子,维持较高的溶氧水平,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试验中,在三种微生态制剂都施用100 g/667 m2后,溶氧比未使用的池塘高5%,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三种微生态制剂都施120 g/667 m2后,溶氧比未使用前高25%,比使用100 g/667 m2的池塘高18%,差异均达到了极具统计学意义(P<0.001)。亚硝酸盐对鱼类具有毒性,而且在溶氧不足的情况下会转变为氨氮,对养殖不利。该试验中,在三种微生态制剂都施80 g/667 m2后,亚硝酸盐含量降低,80 g/667 m2组、100 g/667 m2组和 120 g/667 m2组分别比对照组低50%、50%和83%。从池水氨氮含量来看,氨氮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养殖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的氨氮含量会损坏水产动物的鳃组织,同时影响氧气在体内的运输,所以水产养殖中,一般要求将氨氮含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试验中,在三种微生态制剂都施80 g/667 m2后,氨氮含量比未使用池塘降低了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三种微生态制剂都施100 g/667 m2后,氨氮含量极具统计学意义低于对照组,降低51%;而当在三种微生态制剂都施120 g/667 m2后,氨氮含量比对照组降低75%,比施用100 g/667 m2组降低49%,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三种微生态制剂都施用120 g/667 m2的情况下,无论是溶氧、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都是试验中的最佳水环境。

2 肥水池塘使用效果

2.1试验设计及分组

选择淤泥较深、池水偏肥、初步测定主要水质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的4口池塘作为参试池塘。(该试验安排在永靖县太极镇大川村孔祥庄渔场进行,该渔场主养鲤鱼,试验期间白天增氧2 h,试验期白天平均水温21~24℃)分别按以下方案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A组:泼洒EM菌原粉100 g/ 667 m2和光合细菌100 g/667 m2;7 d后泼洒生物肥水素50 g/667 m2和EM菌原粉100 g/667 m2;再过7 d后泼洒高效复合硝化细菌原粉100 g/667 m2和EM菌原粉100 g/667 m2。B组:泼洒EM菌原粉150 g/667 m2和光合细菌100 g/667 m2;7 d后泼洒生物肥水素100 g/667 m2和EM菌原粉100 g/667 m2;再过7 d后泼洒高效复合硝化细菌原粉150 g/ 667 m2和EM菌原粉100 g/667 m2。C组:泼洒EM菌原粉200 g/667 m2和光合细菌100 g/667 m2;7 d后泼洒生物肥水素150 g/667 m2和EM菌原粉100 g/667 m2;再过7 d后泼洒高效复合硝化细菌原粉200 g/667 m2和EM菌原粉100 g/667 m2。对照组:不使用微生态制剂。

2.2试验时间及采样

试验开始于2015年7月20日,每口池塘在使用微生态制剂后第21天,在14:00分别在池塘东岸、中间和西岸(距南北岸中间)设三个采样点,用采水器在水体中层采样1 000 mL,用于测定水质指标。

2.3测试指标及方法

同试验1(亚硝酸盐及水温、pH值未测定)。

2.4试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淤泥较深池水偏肥的池塘,先泼洒EM菌原粉150 g/667 m2和光合细菌100 g/667 m2;7 d后泼洒生物肥水素100 g/667 m2和EM菌原粉100 g/667 m2;再过7 d后泼洒高效复合硝化细菌原粉150 g/667 m2和EM菌原粉100 g/ 667 m2这一施药方案,较其他两种方案明显提高了溶氧含量、降低了氨氮的含量,有利于提高鱼类的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表2 肥水池塘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效果

3 小结

以上两个试验,筛选出了不同水环境下微生态制剂使用量的比较好的配伍模式,通过对微生态制剂量的准确把握,建立了清洁养殖模式,减少了病害发生,为有相类似条件养殖池塘的渔民提供了生物试剂施用的参考,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无公害健康绿色食品。发挥了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关键作用,达到了调整渔业生产结构和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6-01-07)

猜你喜欢

原粉肥水亚硝酸盐
氧化温度和分散剂种类对Si3N4浆料性能的影响
一种植物免疫激活蛋白(VDAL)在玉米上的应用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羊亚硝酸盐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原粉特性的影响
高位池亚硝酸盐防控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原粉养猪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