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2016-08-26

环球市场 2016年4期
关键词:户籍子女农村

周 轶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周 轶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有数据报道和调查显示农村人口主动或被动流向城市的同时,大量的农民工并没有把子女带到自己打工的地方,故而大量处于九年义务教育年龄阶段(15周岁及以下)的孩子留在农村家里,留守在家的子女有农村老人或亲戚等非直接监督人来照看。这样的成长环境造成了大量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本文试图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来梳理原因,以期寻求对策。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迅猛加快,我国农村人口大范围的进城务工以期寻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在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正在持续进行,在这中间便衍生出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子女。

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突出表现在,家庭教育残缺不全使得农村留守子女与家长之间亲子关系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缺失和父母监管机制弱化甚至缺失则从旁导致儿童不良人格特征的形成;学校针对性管理的匮乏、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农村留守子女之间朋辈影响的负面影响等。

本文试图从以下方面分析造成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具体原因。

1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原因

1.1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和束缚的影响,对进城务工家长的不平等对待

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和束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可供选择的工种上受到限制、同工不同酬,合同不稳定、社保待遇低、没有福利性待遇等方面遭受了显而易见的不平等对待。这种不平等对待是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到打工城市接受教育的重要原因。农民工进城务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无奈之举,其子女即使一同进城也无法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从而使大批想让子女在自己身边入学的流动人口及希望在父母身边成长的孩子放弃了共同进城的打算。

1.2户籍管学籍制度的制约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这些规定的现实写照就是,农村留守子女到了入学年龄,必须在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学校入学才能享受到义务教育的国民待遇,一旦离开户籍所在地,就会失去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力。如果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在学杂费以外还要交纳更多的其他费用,大笔的借读费和赞助费使农村留守子女对城市义务教育敬而远之。

1.3不良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论调持续走热,加上毕业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教育政策的落实和实施,特别是那些父母在外务工的农村留守子女更是深受这些错误观念和现状的影响。

2 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学校原因

2.1农村学校管理没有新举措

根据教育的差异性原则和补偿原则,农村留守子女家庭教育背景的变化带来农村留守子女身上学习能力、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是学校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而现实情况是是农村学校反应是迟缓的、无力的。学校并没有针对这些变化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关注。在一般的农村中小学,教育行为和教育影响被一再简化,以致学校教育与学生之间的“拟合”界面越来越小,学校教育只能对部分学生的局部方面发生着有限的作用。

2.2农村学校教师没有针对性实施教育教学

事实上,教师也注意到了农村留守子女学生家庭教育背景的变化,也看到了学生行为、心理的变化,然而,他们并没有在教育行为上采取任何的有效应对措施。农村学校教师并没有对学生中的农村留守子女和非农村留守子女并加以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使农村学校教育处于一种有序、无效的状态,农村学校环境与农村留守子女学生特殊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3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家庭原因

3.1家庭教育素质较低

一般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随机而又随意的,没有确定的观念指导,也没有具体的理论支持;加之据调查现在的农村留守子女一般都由祖辈或母亲或其他代养人照顾。各类代养人的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普遍较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对孩子的照顾更多局限在生活上,往往忽视孩子个性的培养。

3.2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一直在外忙于打工挣钱,很多的农村留守子女家长把子女的心理简单化,他们普遍认为:孩子在家的任务就是注意身体、好好学习。一旦孩子出现情绪、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不能像非农村留守子女的父母那样迅速做出反应,往往对孩子采取的态度是不理解、漠视甚至是讥讽,这使得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农村留守子女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没有可以信赖的依靠,小小年纪便要独立承担心理上的失望与无助。

本文仅从社会、学校、家庭的角度梳理造成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尚没有成熟的解决措施。但不管怎么样,只要全社会共同重视,并制定出配套的相关政策加以执行,我们定能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

[1]潘允康.家庭社会学.重庆出版社.1986

[2]王涤等著.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李星贵.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07年第8期

[4]刘祖强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教育经纬2007—06

[5]曹建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探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6]唐喜梅卢清.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户籍子女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征婚信息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