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效果

2016-08-25孙蕾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云南昆明650100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16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优良率

孙蕾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云南昆明 650100

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效果

孙蕾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云南昆明65010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慢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4周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和缓解率分别为83.33%和93.75%,而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和缓解率分别为62.5%和79.1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疼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慢性疼痛;治疗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1ucocorticoid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1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1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random1y by the admission order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1 group with 48 cases in each group.Routine non-steroida1 anti-inf1ammatory drug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from the contro1 group and g1ucocorticoid treatment was add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1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patients from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Pain scores of the patients from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1y better than the contro1 group(P<0.05)with statistica1 significance;the good rate and re1ie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from observation group was 83.33%and 93.75%and those of the patients from contro1 group was 62.5%and 79.17%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1y better than the contro1 group with statistica1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g1ucocorticoid treatment added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can increase the treatment effect,re-1iv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1iving qua1ity,which deserves c1inica1 app1ic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Key words]Non-steroida1 anti-inf1ammatory drug;G1ucocorticoid;Chronic pain;Treatment app1ication

在机体的感觉当中,疼痛是一种重要的感觉,主要是由于机体存在损伤以及潜在损伤情况所导致的一种感觉和情感体验,当然这种感觉和体验是不愉快的。如果疼痛的感觉持续存在,并且没有及时进行处理或者在特定的情况下疼痛的感觉无法进行缓解,那么疼痛的程度会进一步加重,并发展成为慢性疼痛,对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疼痛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镇痛药物制剂的不断出现,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在慢性疼痛治疗上的作用日益凸显,受到了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2]。为了探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 年1月收治的96例慢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疼痛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的48例患者当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20~73岁,平均(43.4±5.4)岁;在观察组的48例患者当中,男和女各24例,年龄18~76岁,平均(44.5±6.2)岁。排除患有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治疗,我院选择的药物为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1粒,持续服用4周,也就是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选用地塞米松(重庆科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446),每天的用量控制在7.5~9 mg之间,分3次服用,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减低剂量,每3~5天降低30%~50%的用量,直到维持低剂量或停止使用,服用一个疗程(4周)之后观察患者疼痛情况。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并进行对比和分析。本次疼痛采用VAS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评分越高,疼痛越强烈[3];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和缓解率,并进行对比分析,优:0~2分,良:3~5分,可:6~8分,差:大于8分[4]。③优良率=(优+)/本组总例数×100%。缓解率=(优+良+可)/本组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由专业的统计分析人员负责;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和(±s)表示,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疼痛的情况都得到有效缓解和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分析(±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分析(±s,分)

注: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t=3.694/5.914,*P<0.05;与治疗后1周相比,t=4.506,&P<0.05;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t=4.534/5.715,*P<0.05;与治疗后1周相比,t=4.613,&P<0.05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t值P疼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F值 P 48 48 6.1±0.4 6.2±0.5 0.164 >0.05 5.1±0.4*4.2±0.2*3.687 <0.05 4.9±0.5*&3.1±0.2*&5.018 <0.05 15.647 16.473 <0.05 <0.05

2.2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和缓解率分别为83.33%和93.75%,而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和缓解率分别为62.5%和79.1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n/n)]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3例,消化性溃疡和穿孔2例,发生率为10.42%;而观察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3例,消化性溃疡2例,座疮1例,发生率为12.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之后,要逐步减少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量,及至停止使用,同时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都得到缓解。说明采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疼痛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可以使用。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领域对疼痛机制研究不断深入,疼痛的原理逐渐明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之后其在慢性疼痛治疗的作用逐渐得到了关注和重视[5,6]。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比较广泛的用途,治疗的效果与给药剂量影响非常大,因此要想充分发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一定要合理的选择适应证、药物剂型、给药剂量以及方法途径等[7]。

人体本身具有分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被称为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通过受体结合介导基因表达将药理效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糖皮质激素属于脂溶性激素,口服或注射都可以被吸收,药物的半衰期比较长,加大剂量可以延长半衰期[8]。糖皮质激素包括很多种类,可以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短效的药物主要包括氢化可的松,中效药物主要包括二乙酸曲安奈德,长效药物主要包括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的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的特性,例如地塞米松和甲强龙属于水溶性制剂,对机体造成的副作用比较小,局部注射药效维持的时间为1 d,而曲安奈德属于混悬液,局部注射对机体产生的刺激性比较大,不适合用于静脉及硬膜外腔注射,药效可持续1周,对于肩周炎等慢性疼痛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不宜长期大剂量的使用此类药物[9]。

在慢性疼痛疾病的治疗中主要用于炎症以及多种原因引起的疼痛,给药途径较多,除了全身给药之外,还可以通过关节腔、肌腱、韧带周围、疼痛点以及损伤部位进行注射,这些注射的方式都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经常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以及神经根病变的患者,但为了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一定要严格掌握治疗的适应证[10,11]。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消化系统并发症,如胃肠溃疡、胰腺炎、脂肪肝等。②存在引发和加重感染的风险,使原来抵抗力较弱的患者潜在的病灶扩散。③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这主要是由于过量的激素所导致的代谢异常情况,导致患者出现水肿、多毛等症状。④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⑤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以及伤口愈合延迟等。另外,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神经系统疾病、嗅觉丧失等症状[12,13]。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禁忌证主要包括严重精神病、癫痫、消化性溃疡、新近骨折、严重高血压、孕妇等[14]。但是在临床实践当中,一些患者虽然存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但病情需要仍然可谨慎使用糖皮质激素,应注意尽早停药[15]。

通过本文的研究,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疼痛的情况都得到了有效的环缓解和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和缓解率分别为83.33%和93.75%,而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和缓解率分别为62.5%和79.1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疼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疼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1]宋俐.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238.

[2]谢蔚影,徐建国.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2):1318-1321.

[3]魏武,顾柯.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2,47(11):6-9.

[4]阚会丽,张宗旺.糖皮质激素参与疼痛信号调控的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2,33(6):416-419.

[5]郑亿,王玉华,姜长林,等.盐酸文拉法辛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85-86.

[6]岳旭迎,肖彬,李征宇,等.慢性疼痛治疗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4,34(9):888-891.

[7]魏武,温迪,顾柯,等.阿片类药物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2,47(11):11-17.

[8]王庆贺,张宗旺.长期接受慢性疼痛治疗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5,36(7):658-660,673.

[9]周瑾,闫宇邱,王金红,等.抗抑郁药物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2,47(11):17-19.

[10]温迪,闫宇邱.抗惊厥药物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2,47(11):9-11.

[11]周桂红.非甾体抗炎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1-42.

[12]帕夏古丽·则一丁,赵敏毅.抗抑郁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209-210.

[13]李勇杰.重视慢性疼痛的现代神经外科治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9):513.

[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3):192-193.

[15]陈铁飞,石燕萍.老年急慢性疼痛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583例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97-98.

Effect of glucocorticoid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SUN Lei
Department of Pain Management,Kunming First Peop1e's Hospita1,Kunming650100,China

R977.1

B

1673-9701(2016)16-0114-03

2016-04-25)

猜你喜欢

糖皮质激素类优良率
激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探析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为何让人谈之色变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我院1237例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