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爱业勤钻研 执着坚守甘奉献
——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菊英

2016-08-24田静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国气象局旱涝科技进步

○文/田静

爱国爱业勤钻研 执着坚守甘奉献
——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菊英

○文/田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菊英用科研报国的赤子情怀演绎着自己的辉煌人生;她用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向世人证明着中国人的智慧。

陈菊英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劳动、刻苦学习、独立思考、善解难题的好习惯。在五十余年的气候预测研究过程中,她在理论研究和预报实绩方面都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她和她的团队成功报准了1978年江淮流域汛期少雨干旱、1981年7月四川盆地洪涝、1991年江淮地区大洪水、1996年海河流域洪水、1982年和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等20余次区域性大旱大涝。尤其是在当年1月就准确地预测、预报了1998年长江流域有接近1954年的特大洪水,为防灾减灾争取到了宝贵时间,为国家和人民极大地减小了损失,她也因此被评为“1998年全国科技界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她还用创新的物理统计预报模型等独特方法,成功预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天气。

陈菊英还撰写了4部专著和著作,在国内外杂志发表了100多篇论文,编写了13册科研项目创新研究成果技术报告。她用十余年的艰辛努力完成的自主创新成果专著《中国旱涝的分析和长期预报研究》,获得了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SSTCC)专家组的评审并被确认具有广泛性、科学性、成熟性而列入了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给她颁发了“国家科学技术成果完成者证书”;另一本专著《海滦河流域汛期旱涝规律成因和预测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1996年她主编的《短期气候变化特征成因和预测物理方法研究》获得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与其他成果一起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出版的《中国旱涝的机理分析和长期预报技术研究》详尽系统地揭示了1951年至2010年中国包括台湾在内的25个区域的月季年降水变化规律特征,揭示和论述了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基础理论,并且解剖和阐述了她在数十年的理论研究和业务预报紧密结合中研制成的长江、海河、台湾等十个区域的高分辨可操作客观化的旱涝预报物理模型系统的研制技术路线及其预报功能,其意义与影响深远而巨大。最近她又完成了“长江下游及其分区近65年最大单日与3天5天7天9天滑动过程降水量的时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天文、厄尼诺和气温的综合响应关系研究”,并对2015年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沿江地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取得了成功预测。

陈菊英先后主持完成部门委托项目和中国气象局重点、国家“8.5”“973”和“重中之重”等项目中的12个课题,获司局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10余项,其中省部级4项,荣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和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员称号、中国气象局和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次、中国气象局汛期服务先进个人称号两次。在社会上还获得世界优秀专家人才、中华杰出贡献爱国人士、百佳中华科技人才奖、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2014年最具影响力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排名第一)等数十种荣誉证书。

陈菊英研究员在科研创新路上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她用近半个世纪书写了一位巾帼英雄的传奇!

陈菊英教授在作学术报告

猜你喜欢

中国气象局旱涝科技进步
传统旱涝急转评估指数的局限和改进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气候变化工作如何定坐标?
——解读《中国气象局加强气候变化工作方案》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中国气象局2018年SCI论文产出首次突破1000篇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气象局卫星数据广播系统
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北干旱区旱涝的变化规律
走进中国气象局
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与旱涝响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