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爱播撒在“生命的禁区”
——持续开展“情系西藏·关爱阿里”系列公益活动

2016-08-23

祖国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阿里地区阿里西藏

把爱播撒在“生命的禁区”
——持续开展“情系西藏·关爱阿里”系列公益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为西藏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继续为西藏阿里地区的民生改善发挥作用,持续有效地开展“情系西藏·关爱阿里”主题公益活动,2015年9月14日至10月1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组织考察调研组赴西藏阿里地区,并邀请相关协作单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河南羚锐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参与、考察、调研了对阿里地区卫生事业建设工作的第一期(2009年至2014年)扶助情况,对第二帮扶周期内的具体工作进行磋商。

这是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连续第9年开展此项活动,为西藏最艰苦地区送去当地干部群众最为需要的物资设备,针对当地医疗卫生、教育、残疾人救助等实际困难进行定向帮扶,作为社会团体,能够主动长年坚持不懈地开展公益性的“援藏助藏”活动,这在全国范围内恐无第二例。活动的持续开展,也充分体现出这两个社会团体在关爱西藏民生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投入的巨大热情。

响应中央建设西藏方略 积极主动参与援藏工作

西藏的稳定与发展,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在2011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用“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来强调西藏的重要性。2013年3月9日,习近平主席参加十二届人大西藏代表团对大会报告审议时明确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2015年8月24日至25日,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主席强调指出:“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出“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方略。

西藏地处祖国边疆,不少地区经济不发达、医疗落后。其中,阿里地区处于祖国西南边陲,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接壤,是西藏七个地级行政区中,平均海拔较高、居地最偏远、经济社会最不发达的地区。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0.3~0.7℃,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全区总面积为34.5万平方公里,人口仅8万(近期达到10万),每4平方公里仅1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区内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相汇聚,群山叠嶂,戈壁无垠,植被稀薄,生态环境脆弱,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几近“生命禁区”,曾是优秀干部孔繁森同志工作并牺牲的地方。按国家统一的援藏部署,对口支援阿里地区的陕西、甘肃两省,经济实力相对不强。阿里地区医疗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近来,地区人民医院才由内地援建了新门诊大楼、病房大楼将于明年翻修,多年来,医院无120急救系统、病房无供暖设施、接诊收治无病案、无制剂室、无当地疾病普查数据、无当地水质检测报告。一项对2003~2012年全区在职干部因病死亡的统计分析显示,10年间共因病死亡70人,平均每年7人,平均年龄40.5岁;死因前五位依次为脑溢血、心脏病、肝硬化、肺与胃癌、肾衰竭,分别占21.43%、18.57%、17.14%、15.71%、8.57%;其他原因死亡的13人中,有2名死于难产;在年龄段上,30~50岁死亡率最高,而这本应是干部一生中工作、奉献的最佳时期。

2007年6月17日,中爱联和西藏自治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天路·爱 ·无极”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热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等领导出席。图为热地副委员长(右)将“情系西藏 关爱阿里”旗帜授予中爱联。

2007年9月18日,中爱联向阿里地区卫生系统捐赠药品、器械等价值人民币200万元。

2009年4月9日,阿里医务人员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接受培训。

了解到阿里的这些状况,自2007年以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和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援藏工作的号召,深入贯彻“爱国报国”和“着眼公益事业,扶持各地发展”的建会宗旨,在热地副委员长、阴法唐等西藏老领导和成都军区、西藏自治区的支持、指导下,将支援海拨最高的阿里地区的社会和谐发展、增进边疆民族团结作为重点爱国工程,并联络、协调有关单位,策划、组织、开展了以“情系西藏·关爱阿里”为主题,以助医助学助教为主要内容的“天路·爱·无极”系列公益活动,积极主动地为阿里地区改善民生、建设小康而贡献力量。

2007年,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与西藏自治区委宣传部及有关单位策划组织了“天路·爱·无极”系列活动。6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情系西藏·关爱阿里——‘义诊村村行’活动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热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等领导出席。8月19日,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副主席、第二炮兵原副政治委员贾文先中将率领,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秘书长、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李和平等参加,自治区白马副主席及党政军警有关领导、部门与各界群众1000余人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举行捐赠仪式,将募集的价值200余万元的医疗、教育物资捐赠给了阿里地区;河南羚锐集团向阿里地区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药品。在阿里部分牧区发生“小反刍动物重、危疫情”的情况下,仍组织了由20多名医疗、防疫专家和医护人员、爱心车手组成的义诊调研队,深入该地区7个县中的6个县进行调研、巡诊和防疫、卫生宣传,赠送了药品、器械和书籍,诊疗600余人,使当地政府、医院部门和广大农牧民深受感动。

2008年,“天路·爱·无极”系列活动继续深入开展。贾文先再次带队赴藏,驱车2000多公里深入阿里地区各地调研民生和建设情况,听取扶助需求,参加阿里地区国庆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庆典活动;与阿里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交流探讨、洽商了帮扶意向、需求、方法、时限等,研究确立了帮扶思路,签订了《关于促进阿里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协议书》;慰问驻地武警官兵,向日喀则、阿里武警支队和部分县中队赠送了价值15万元的电视机。并在西藏大学举办《雪域送爱心晚会》,报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组织西藏·阿里“细软网杯”中国首届高原汽车集结邀请赛,联络内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团体,募集款物,向阿里等地区部分学校和社会福利机构捐赠了现金、药品、教学设备、衣物等。

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两会”)又联络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和河南羚锐集团等相关单位,向其介绍、动员参与扶助阿里的活动,2008年11月16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扶助阿里地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协调会》。会上介绍了支援扶助阿里的总体设想,围绕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医技水平、搭建信息平台、捐赠药品、器械等进行了对口研究和协商,签署了《阿里地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进修培训的协议》、《关于为西藏阿里地区捐赠药品协议书》。根据协议,第二军医大学每年为阿里免费培训10名以学科带头人和医疗骨干为培养目标的医务工作者;河南羚锐集团每年向阿里地区捐赠数十万元的药品。2009年4月9日,北京军区总医院也与西藏阿里地区卫生局签订了《医务人员培训协议》。

帮扶《协议》执行期间,“两会”与阿里卫生局、教育局等部门保持了经常性的沟通联络,征求意见建议,注意总结完善,不断改进帮扶工作。有关单位认真履行协议、实践承诺。自2009年始,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共为阿里地区和各县人民医院培训医技骨干80余名;以河南羚锐制药集团为主,累计向阿里地区捐赠价值130余万元的药品;向阿里地区捐赠价值16.5万元的羽绒服,捐赠价值4万元的教学、体育器材。

为“稳藏”增砖添瓦,夯实帮扶工作

“情系西藏,关爱阿里”为主题的帮扶工作已经进行了9年,《关于促进阿里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协议书》也已经执行7年,为进一步提升助医助学助教的层次与水平,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化、夯实对阿里地区的帮扶工作,以对“稳藏”的大战略增砖加瓦。2015年9月下旬,由中爱联原副主席贾文先带队,中爱联秘书长、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李和平,中爱联副秘书长张玉祥,北京军区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庄照来、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赵雯,河南羚锐集团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吴希振,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阮梅,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梁茂林,二炮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孟凡静组成共9人的考察调研组,再次深入阿里,对7年来的帮扶成效进行考察,听取当地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校正精准帮扶的着力点与重点,最大化地提升爱心捐助、扶贫帮困的效益。

调研期间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地调研《关于对阿里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帮扶协议书》的执行情况和阿里地区目前医疗卫生、教育和民政系统情况;二是通过第一期的实践,考证《关于对阿里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帮扶协议书》的实际效果、可行度及经验与不足;三是协商对阿里地区第二期帮扶计划并签署协议;四是组织再次捐赠,分别向阿里地区卫生局及所属医院捐赠药品20万元,向阿里、那曲地区教育系统捐赠文体器材26万元,河南羚锐集团与阿里地区卫生局达成药品捐赠意向。

调研组一行巡查了阿里地区7个县,并着重对医卫系统帮扶工作的“三个层次的医院典型”(即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札达县卫生服务中心、改则县物玛乡卫生院)进行实地的具体考察,察看门诊、急救、药房、病房及医技设施设备等,听取院方有关情况介绍,了解受训医技人员的作用发挥,访问受治农牧民的切身感受和效果,以及捐赠药物使用情况。从而,对第一期实施帮扶工作几年的情况和成效有了实际而真切地了解。

9月23日,在阿里行署举行了关于继续促进阿里地区公共事业发展的洽商座谈会。阿里地区行署、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残联及人民医院、藏医院等单位的领导出席并介绍了该地区在医疗卫生、教育、残疾人求助等领域存在的困难及帮扶需求。行署副专员罗伍庆提出要将爱心捐助用好,希望能够更多地联系社会力量,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在帮助建好改则县先遣乡卫生院的基础上,取得经验,以点带面,逐步在其他乡、村级卫生院(室)推开。贾文先主席在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自2007年对阿里卫生、教育系统进行帮扶以来,在军地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既定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他表示,在未来几年里,我们还需要脚踏实地和阿里卫生系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继续协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河南羚锐集团等,并力争联络、扩展内地更多的单位为中央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必稳藏”的战略部署的落实共同增砖加瓦。

2009年4月14日,第二军医大学为阿里卫生局医务人员培训协议签字仪式在上海举行。

2015年9月,原二炮副政委、中爱联原副主席贾文先中将(右二)一行在阿里地区改则县物玛乡卫生院调研。

阿里地区行政公署向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赠送锦旗。

贾文先中将一行还先后向阿里地区中学、那曲地区尼玛中学、班戈县中石化小学、浙江中学、那曲地区教育体育局捐赠了总计价值26万元的体育器材,支援了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深入调研、反复洽商的基础上,依阿里地区实际困难、帮扶需求和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的实际能力,李和平秘书长和行署副专员罗伍庆分别代表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和阿里地区行署,签订了《关于继续促进阿里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协议书》,初步确定了第二期(下个五年)的帮扶项目,明确了组织联络机构、双方责任、落实时限等。在此基础上,还达成了医技人员培训、药品捐赠等初步意见。

调研认为,除国家统一安排的省市对口支援、国家卫计委统一安排内地医院组团支援(专业有机搭配,时间6个月、一年不等,定期轮换)方式外,作为社会团体援藏,“两会”采取的联手内地大型综合医院和企业为西藏地区培训医务人员的做法,是一种现实、有效、可行的好方法,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西藏地区地处偏僻,又是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历史上较内地发展要慢很多,自身专业难以发展,以致在医疗卫生领域内医学本科生以上高学历人员分不来、留不下,而本地生长的医务人员生活基础在当地,对本土有感情,经培训提高后能留得下,用得上;另一方面,对于内地医卫单位、企业(如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河南羚锐集团等)来说,医学资源、经济实力相对厚实,每年承担若干西藏地区医技人员培训,经济压力都不大,是可以胜任的。这些受训人员在内地不仅可以学到新的专业知识、增强业务能力,更开阔了眼界,受到内地环境熏陶,回到西藏后大多都可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这对改进西藏地区的落后面貌,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确实可以做到补充国家援藏、稳藏战略部署中的不足。

把爱播撒在“生命禁区”,让“中国梦”在世界屋脊同圆。几十年前,徐怀中在《我们播种爱情》一书中,真实地反映了早期进藏的十八军指战员们和支援西藏建设的内地汉族同胞,通过满怀深情的援藏工作,把党中央和毛主席对处于世界屋脊之巅的西藏百万农奴的关怀和解放播撒在西藏大地,深深地沁入了西藏人民的心中,使北京和拉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今天,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和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遵循李德生、耿飚、王光英和于若木等老一辈领导的创会精神和建会宗旨,一贯坚决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十几年来,坚持依据党和政府关于援藏、稳藏、建藏的战略部署,以拳拳报国之心和对西藏人民无限热爱的深情,在毫无国家资助的情况下,挖掘自身潜力和社会力量,多次深入西藏,反复实地考察,采取多种方法,夯实帮扶工作,为推进西藏地区改善民生、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阿里地区阿里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云上阿里
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阿里地区传统舞蹈的再生产
辰辰带你游阿里
阿里地区历史移民研究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阿里战略
浅谈阿里地区建筑物接地网的降阻方法
浅谈阿里地区雷击风险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