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海洋战略对科考船发展方向的影响

2016-08-23阮永都张绒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重庆400041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科考船科考海洋

阮永都 张绒(重庆交通大学 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重庆 400041)

浅析海洋战略对科考船发展方向的影响

阮永都 张绒
(重庆交通大学 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重庆 400041)

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为针对不同情况,各国提出新的海洋战略,科考船的发展开始多元化。文章结合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海洋战略分析了国外科考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发现各国的海洋战略不同导致科考船发展重点不同,然后根据我国的海洋战略和我国科考船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科考船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海洋战略 科考船 发展方向

1 引言

在18世纪,船开始被做为一种科学工具,到了21世纪,工业制造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对海洋的了解和开发更深入了一步。海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海洋环境在气候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把海洋经济开发作为了重要的战略目标,开始了岛屿和专属经济区的争夺[1]。综合科学考察船作为海洋调查和研究的重要平台,是海洋能力建设最关键的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

海洋科考船是用于海洋科学试验、应用技术研究、测量和勘探等船舶的统称[3]。海洋科考船按照美国的等级划分可以分为四个等级:近岸级(Coastal Class)、区域级(Regional Class)、大洋级(Ocean Class)和全球级(Global Class)。目前我国具有全球级和大洋级的科考船数量较少,难以满足未来中国对海洋开发的需求。本文通过发达国家的海洋战略分析,结合国外科考船和我国科考船的现状分析,对我国海上科考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表1 我国目前科考船情况(超期服役除外)[8]

2 国外科考船的发展方向分析

科考船发展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目前,全世界一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科考船,其中美国的数量最多,管理最完善,技术最先进。其次是俄罗斯(含苏联时期建造的在内)、挪威、德国、中国、日本、波兰、英国、西班牙等国。

各个国家海洋战略不同,导致对海洋科考船的发展方向也不相同[4]。

(1)美国国家的海洋战略目标可以概括为:将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作为海洋、海岸和五大湖全面管理的基本原则,实施全面的海岸和海洋空间的规划与管理;改善联邦政府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必要时吸纳国际社会参与;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知识水平,提高应对变化与挑战的能力,对公众进行海洋、海岸和五大湖的宣传教育[5]。

美国为保持其全球海洋的霸主地位,每年投资巨额用于海洋科学考察,现已经拥有世界上装备最先进、船只数量最多的成体系的海洋科考队。从美国的海洋战略可以看出,美国新的发展计划是进一步发展综合科学考察船、区域性科学考察船和深海空间站等,主要用于解决海洋经济开发和环境冲突的问题,可持续的利用海洋资源。

(2)日本一直以来树立“海洋立国”的思想,逐步强化和完善海洋行政管理与协调机制;制定海洋基本法,完善海洋法规体系;加强对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海洋“国土”管理;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海洋事务;加强海洋教育和海洋意识宣传。

日本是濒海岛国的“资源小国”而且地震频繁,同时具有“大国化”意愿,在此背景下,日本十分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和控制,以便谋求最大的国家利益。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推行“海洋立国”战略,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和海洋产业。所以日本对科考船的研发非常重视,主要资源勘测和科学教育,其次最近几年来中远海和极地资源的发现,使日本开始重点发展大吨位、综合科考能力强的中远海、极地科考船。

(3)俄罗斯的海洋政策几乎覆盖了世界所有的海洋。范围上,开发目标从大陆架延伸到了大洋底层;科技上,特别强调对各深海生物和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

但俄罗斯所拥有的科考船大多是苏联时期建造的,90年代后服役的仅一艘。俄罗斯的主要目标是先建造一定数量的现代化科考船替换掉超期服役的科考船,以便获取全球各大洋的气象水文等环境信息。但由于经济的冲击,俄罗斯的计划很大可能会被推迟。

(4)加拿大2002年发布的《加拿大海洋战略》提到把海洋健康、安全和繁荣等作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前提,加强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完善海洋保护的预防措施等作为三项基本原则[6]。其中明确了海洋空间和岛屿的开发。

加拿大拥有近25万km的海岸线,其中60%位于北极,因此加拿大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利益。但是从近年来看加拿大对科考船的发展明显没有其它国家急迫,但从加拿大海洋战略可以看出科考船主要用于环境保护、海洋管理、开辟北极航线、拓宽海洋空间等。

(5)欧洲主要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德国等,采取的是区域性的海洋战略。在经济危机后,MSFD(Marine Strategy FrameworkDirective)代表环境欧洲环境组,建立了一个海洋环境政策和社区行动法律框架,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近岸作业的小型科考船[7]。

3 国内科学考察船发展分析

3.1国内科学考察船的发展问题

(1)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船总数少,其中不少仍然超期服役。我国科考船性能和设备发展滞后,国产配套设备可靠性差,没有国际竞争力,严重依赖进口。目前我国海上科考正处于人工观测向自动化观测的过渡阶段,现有科考船几乎不具备操纵深潜器进行海底探测、取样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科考船数据处理方面,无法实现全船智能网络集成。海上工作时,不能够将数据通过卫星双向传输、实时处理和分析等,学科集成差。其次数据处理工作基本上是由人工或测量设备的数据终端来完成,自动化差。所以我国现有的科学考船只是不同学科共同利用的简单平台,难以满足多参数实时同步观测和系统综合集成的需要[9]。

(3)在船舶管理体制方面,我国的海洋科学考察船归属多个部门或单位,现仅有国家海洋调查队促进科考船资源共享。在科考船资金来源方面,除国家拨款外,使用经费和设备更新经费几乎没有其他来源。由于管理体制和经费条块分割的原因,调查任务少,考察数据得不到及时共享,导致科考船利用率低下。

3.2我国海洋战略对科学考察船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海洋战略目标主要是海洋维权和海洋经济开发,逐步解决岛屿争端,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维护我国的海洋利益和海洋安全;其次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和海洋服务产业,推动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所以我国的科考船不仅需要具备针对南海科考的能力,能够长时间科考的能力,能够发射和回收无人潜水器的能力等,还需要能够在某些海域抢先勘测,抢先开发,维护国家的海洋利益。

4 讨论

4.1世界科学考察船的总体发展趋势

从这些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科考船中可以看出,科考船趋向于向两极冰区和深海的运用,拥有极地破冰能力的科考船逐渐发展的主流。两极地区冰层融化,极地地区的开发逐年成为焦点,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挪威等国家对北极均有领土主张。最近几年,因为新能源技术的需求增加、供应价格的限制、产量和政治原因,深海矿物资源已经成为各国关心的话题[10]。

未来我国的科考船必将向冰区和深海科考发展,但是具有冰区航行能力和深海科考能力的科考船设计也越来越有挑战性。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建造具有深海科考能力的海洋科学研究运载装备,科考船逐步向大吨位、具有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其次从环境角度出发,电力推进也成为国内外新建造海洋科考船的首选动力形式[11]。

4.2我国科学考察船发展建议

(1)加强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的建设,成体系发展科学考察船。美国于1971年成立了由多个科学院所和国家实验室组成的大学—国家海洋实验室系统(ULOLS),统一安排该组织成员单位管辖科考船的使用,最大化的共享资源,提高科考船的利用率。虽然我国在2012 年4月18日国家海洋局成立了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旨在推动科考船的开放与共享,但促进中国海洋科考配合协调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国海洋科考发展有必要促进军民共享,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源有必要使研究所和高校共享。

(2)加快旧船改造、提高科考配套设备。以美国科考船的更新周期30年来计算,我国将有已有一半以上的科考船面临超期服役,这种现状严重妨碍了我国海洋科考的发展[12]。而且我国科考船存在船型单一,船型落后等问题,在深远洋科考能力方面表现出了适应能力弱。在装备配套方面,需要发展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装备制造技术,可以实行自主研制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

(3)注重深海、极地海洋调查能力建设,重点发展、远洋综合、绿色节能的科考船。2000年以来,国外总共新建100多艘科考船,其中有77艘为全球级(船长大约70m)。考虑到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对极低科考需求,极地考察船应保持在3到4艘。对于其它海域,需要建造一批船长100米左右,吨位5000~7000吨,自持力70天以上,能运载50~70人的科研团队的综合科考船。

(4)加强建设海洋科学研究人才队伍。2013年进行海洋基础科学研究人员有18171人,其中海洋自然科学13917人,海洋社会科学780人,海洋农业科学3380人,海洋生物医药86人。随着我国海洋开发的深入,对海洋科学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有必要支持相关高校的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5 结语

我国是海洋大国,但我国对海洋的利用起步较晚。我国的海洋战略决定我国科学考察船的发展必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逐渐向大吨位的极地和深海科学考察船发展,并走向自主化。

[1]Adler Antony. The Ship as Laboratory Making Space for Field Science at Sea[J]. Springer Netherlands,2014,47(3):333-362.

[2]吴刚,于建军.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_科学_号[J].中国造船,2014, 55(1):89-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7391-2002海洋科考船术语[S].

[4]陈练,苏强,董亮,等.国内外海洋调查船发展对比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4,36(增刊1):2-7.

[5]李双建,于保华,魏婷.世界重要海洋国家海洋战略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7):5-9.

[6]郁鸿胜.发达国家海洋战略对中国海洋发展的借鉴[J].中国发展,2013,13(3):76-81.

[7]Harold levre, Céline Jacob, Denis Bailly, et al. The maintenance costs of marine natural capital: A case study from the initial assessment of the Marine Strategy Framework Directive in France[J]. Marine Policy, 2014, 49: 37-47.

[8]吴有生.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海军出版社,2014: 358-366.

[9]张丽瑛,张兆德.海洋科学考察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船海工程,2010,39(4):67-70.

[10]Mclellan Benjamin.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deep ocean resources[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5, 28: 502-508.

[11]张浩,黎波,黄青.海洋科考船动力系统的发展方向_电力推进系统[J].舰船科学技术,2014,36(增刊1):56-59.

[12]朱建华,夏登文,李尉尉,等.美国海洋调查船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3): 56-59.

猜你喜欢

科考船科考海洋
中国科考船首次抵达北极点区域
进军“世界第三极”的科考
“科学”号科考船完成今年首个科考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科考延期为哪般
科考船木甲板安装工艺
中美海洋科考船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