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可信食品平台构建

2016-08-19陈亮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2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陈亮

摘要: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的关键,更是我国目前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近几年出现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下,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力度也在逐年增大。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对于食品安全的监测力度,给予信息技术下的可信食品安全平台的溯源系统应运而生。关于此项系统的创新,国外在食品溯源体系的发展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国内此项技术还尚不成熟。该文旨在研究讨论关于构建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可信食品平台的一些现状,面临的挑战及研究成果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可信食品平台;溯源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0-0251-03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the focus of today's world, is to ensure the people's health and social stability of the key, but also our country is currently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many food safety problems appear,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is also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order to ensur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onitoring of food safety, to g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der the credible food safety platform traceability system came into being. Abou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in foreign countries has been a great breakthrough, but the domestic technology is still not mature.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and discuss som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allenges and research result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usted food platform; traceability system

1 引言

国外对于可信食品安全构建的平台逐渐都已经被溯源系统所替代,有些国家甚至把这种制度的实行加入到本国的立法中,可见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度。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时间较国外晚,一些核心技术的创新和发明还不够完善,在这些方面都限制了我国的食品溯源系统及安全食品检测的平台的良好构建与运行[1]。在国内,目前还尚未形成统一的安全食品监测平台的相关标准,与国际上的一些标准还有很大出入。除此之外,国内的监测平台还存在一些单一化的问题,监测方式技术过于单一,只能在食品检测步骤中的一部分起到作用,整体的监测平台还没有形成。

对于国内目前出现的这类问题,急需完整的溯源系统的形成,最大化的利用现在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可信食品平台的构建,我国政府近年来也高度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表示中国一定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提高创新科研水平,大力发展食品安全保障环节的监测,从食品的生产过程到加工,流通上市等过程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技术进行完整的数据采集和监测,这将极大的解决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2 信息技术在平台构建的当代应用

2.1 信息技术在平台构建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到食品安全平台构建是必然趋势,可信食品平台的构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于食品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合,以提高食品安全系数,通过这个过程最终能够实现食品安全平台的良好构建。信息技术使得每个需要经过检测的食品都具有自己的代码,而这些代码就是实现整个数据库相互联系的关键,通过对代码的识别,将此种食品的相关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实现对食品实时的数据监控。但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食品在平台上流动时,很难对食品的每一个过程都确保监测的完整,首先就是在食品流通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给检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需要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2.2 平台设计的设计思路

通过把电子标签植入到物体表面,实现对食品流动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监控的作用,当食品的各类数据参数中有不符合标准的出现时就会进行智能的处理和调节,通过电子标签的方法实现对于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一旦食品出现安全问题,还可以通过数据库及时调出食品流通途径,进行事故的后续处理,这样就能极大的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频率。一般的食品检测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不够,很难实现对于食品流动全过程的准确及时地了解,相关负责人很多时候也因为此种原因很难对于事故后进行很好的处理。对于在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可信食品平台的构建,运用GIS,GPS,RFID等技术实现数据的整合和共享[2],相关责任人也可以对食品的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对于食品的需求量也能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从而减少了企业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利益等。

对于电子标签的设计主要介绍介绍QR码的设计。QR码也就是二维码。QR码的尺寸一般都是从1到40,其中1中有21*21个模板,40中为177*177个模块。除此之外,QR码还通过L级(纠正7%),M级(纠正15%),Q级(纠正25%),H级(纠正30%)来完成对于数据的纠正。QR码的识别速度可达到100个字符每秒。QR码的存储量大,包括1817个中文的字符都可以存储。中国的食品监测规定QR码的两个标准分别是QB/T 18284-2000和QB/T12905-2000[55-56],其中GB/T 18284-2000是对国际上的ISO/IEC 18004-2000的补充。

2.3 平台设计的层次设计

基于信息技术水平的可信食品平台的构建要从信息技术的层次进行设计,首先就是要进行整个网络平台的构建,接着是要对可信食品的确定,要求能够在整个平台过程中进行具体的参与和体现,最后就是要对于平台内各个环节的同一协调,以便实现整个过程的连续性。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以下几点,首先是效率的提高,对于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食品的传递速度过于迟缓,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视频的质量,这也对于我们建立这个平台的初衷提出了挑战。其次就是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数据的透明化和共享性,对于食品进行全方位的监控,把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实现各个传输过程之间的共享和交流,在各企业之间实现对于产品的彻底监控了解。对于在信息技术水平下的可信食品平台的构建还包括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对于整个过程来说参与的人员组织多,实现各个环节的高度统一也是对于此平台能否有效实现的一大重点。对于此平台的设计还需要有一定的可调节性,对于外界环境的迅速改变要及时进行调整,尤其是在食品相关政策方面还有一些市场需求方面都会进行改动的情况下,都要能够保证此平台的可调节性。

2.4 平台设计过程中的挑战

从整体上来说,对于此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食品原产地平台,食品运输过程,食品出仓入仓过程,食品加工处理过程,食品上市过程,监控平台六个方面,对于这六个方面的功能协调和资源共享方面都是对于此平台完整性的挑战。首先是食品原产地平台。对于食品原产地来说,对于安全的保证主要就是对于原料的安全检测,将原料的来源进行详细的数据记录,随时进行各环节之间数据的交换和调出等,除此之外,通过此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由销售成绩来大致判断生产量的目的,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食品运输过程的控制通过与数据库进行数据联系和交换实时获取对于运输的产品的实时监控,对于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等做出最好最快捷的判断,以保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耗费过多时间,对于视频的整个运输过程进行详细的追踪和部署。食品出仓入仓过程也是通过与数据库的信息连接来实现库中食品储存量与调出量的平衡,合理的控制食品的配送。

食品加工处理过程可以通过数据库来了解市场产品需求量,食品出仓入仓的具体数据,从而安排具体的生产加工量。食品上市过程通过对其他部分的观察掌握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量制定适合本产品的销售方案,实现利益最大化,也加快了对于市场需求量反应速度,在这种平台的调控之下,除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还能极大地降低了以往的销售滞留或是供需不等的状况,提高了整个流程的工作效率。监控平台则是整个平台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对整个平台运行数据的监控,还需要通过对于数据的灵敏判断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作为企业和消费者都可以查询到食品物流具体信息的一个平台。

分析国际上近3年数据,可以发现坚果类及鱼肉是食品安全事故中出现最多的,共发生4411个,在总体中有57.71%。2008年坚果及其制品和种子发生770起,在总体中有26.90%;果蔬446 起,在总体中有15.58%;鱼257 起,在总体中有8.98%。2009依然是事故较多的食品,在总体中有623起;鱼的事故数量上升并位于第2位,在总体中453起,15.19%;位于第3位的果蔬379起,12.71%。2010年依然是坚果、果蔬和鱼,在总体中有是17.09%、15.82%和14.38%。

2.5 平台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可信食品平台的构建的关键技术主要就在于对于数据的采集,对于商品的识别阶段。最为常用的就是条码识别,在生活中也经常见到,条形码作为当代最为广泛使用的识别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此项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安全平台的构建,它的优点有以下几点:精度高,便于识别,与传统的信号输入方法相比较而言更简洁,除此之外还有成本低等优点[3]。还有一种就是RFID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这种就是上文中所提到过的电子标签,主要就是通过阅读器发出一定的无线电波来特异的识别电子标签,原理就是电磁亲和,相比于其他的识别技术来说此种技术更能有效地收集信息,操作更方便,使用时间也更长。可以实现完全的流水化作业,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6 平台构建

根据信息技术的设计过程,可将平台构建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应用层的建设,包括原料的来源原料的运输,原料的储存几个过程,在加工和管理方面又涉及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查询等过程;其次是对于传输层的设计,包括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合两个阶段,数据的收集就是通过数据采集接口实现对数据的收集,使平台完成对于整个数据的浏览,数据的整合就是通过对采集过来的数据的分析实现对有效信息的掌控和对于不同信息的判断,数据经过分析之后将通过不同的途径传输到不同的板块实现数据的分享;最后就是通过对于感知设备的调控完成对于数据的采集。平台构建的三个阶段的联系密切,通过对于数据的整合处理最终确保整个平台的稳定性与对于食品安全的判定。

对于平台上RFID的构建可以通过FDA的函数分析。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并最终汇总到数据库中。FAD的特点就是把序列数据当做是函数的完整对象,而不是一个个分散的个体,通过把原始数据尽量汇集到一条平滑曲线上。

确定的函数模型包括:

3 食品溯源体系出现的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平台的建立还存在许多问题,现有的食品溯源系统的最终目标和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是成正比关系,系统软件还不能完整的处理大数据,采集到的数据资源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总的来说目前出现的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我国目前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属于自营型[4],完全是自己生产自己监测,并不存在各企业之间技术的交流信息的共享,这就给平台的推行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想要实现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早日解决就必须通过各企业之间的互相监督,基于技术水平上的客观公正的进行食品的流通。

2)现存的食品安全监测平台版本不同,从很大一方面来说还是技术水平的落后,有的企业发展得快,就在产品的监测上做得更好,在溯源的过程中更为仔细,逐渐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与可信赖度,但与此同时还存在讯多产业的溯源过程过于简单,这就很难实现这两种产业链之间的信息共享,给平台的建设也增加了难度。

3)市面上的食品种类过多也给可信食品平台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基于信息技术下的设计固然要比人力的更为高效,但对于形形色色的食品种类很难做出一个具有普遍使用的平台。

4 可信食品平台建立的创新

关于可信食品平台的建立最重要的就是连接各个部分之间的枢纽,这也是平台建立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就是取决于其中两个最重要的部分的建立,一个就是运输过程中的建立,一个就是储存方面的建立。

4.1 运输平台技术的创新

基于技术水平上的食品安全平台的建立需要有专门的运输平台的支持,运输食品的企业和部门通过对于数据库的观察和调研可以确定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的运输工具的种类,运输的具体线路,从而达到运输过程的最高效最优质的结果。由于食品的运输过程是被实时记录下来的,这就保证了企业能够在可承受的经济范围内对于车辆的最大利用,实现的运输的灵敏化,使得运输过程相比于以前更高效。

在食品运输过程中,食品上的电子标签就会对所在车辆进行识别记录并把数据传输给数据库,主要就是为了保证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可以有效地调节,以实现食品的智能监控的特点。其次就是能够对于运输车辆的定位,通过把车辆所处的地理位置记录下来传输到数据库,实现对于突发情况的及时解决。

4.2 仓库储存平台的创新

在仓库储存中的创新主要是和以往的普通食品平台对比更有效率。从食品进入库内的时候,可信食品平台就通过射频技术完成对于食品的识别和编码[5],将食品的各类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和传输,通过此项技术管理层人员就实现了以往做不到的对于产品的详细信息的监控,最大效率地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根据数据库观察可以了解库内商品的体积种类销量等各类信息。当客户需要产品时,通过此平台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各个库内的情况,实现对客户的要求满足,以及各个库存均衡的双重目的。此外,基于技术水平上的食品安全平台能够实现对于所有参与者的信息公开化,这就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共同合作,极大地降低了各个部分的安全库存量,减少了不必要的花销成本,使得整个平台趋于智能化,合理化,相比于以前的食品安全检查来说具有更高的优越性。

5 总结

本文从基于信息技术下的食品可信平台的构建过程为主要讨论对象,通过对于整个设计过程中各个板块的层次划分,数据采集与整合以及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在明确食品流通过程的前提下对于整个数据的采集分析都做出新的设计和调整之后,食品安全保障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食品可信平台的建立过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关乎我们生活的民生问题,它也将继续不断推动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加快对于食品安全平台的建立,改变传统的销售监测理念,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郭呈宇. 基于物联网的食品仓库信息采集平台[D].内蒙古大学,2013.

[2] 杨珂. 基于物联网的食品物流平台的构建[D].西南石油大学,2013.

[3] 黄桢.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乳业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2.

[4] 李磊,周昇昇. 中国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现状分析[J]. 食品工业,2011(12):78-82.

[5] 王丹. 食品安全管控机制研究及条件支撑平台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