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蓝图构建
——《海上丝路叙事》系列之十四

2016-08-19张诗雨

中国发展观察 2016年14期
关键词:航线港口

张诗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蓝图构建
——《海上丝路叙事》系列之十四

张诗雨

张诗雨,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副社长,国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副编审,香港大学SPACE学院访问学者,兼任北京交通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海洋战略的指导思想。2014年3 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一次强调“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的海洋强国的指导思想。而建设海洋强国就离不开海运,目前,全球90%以上的贸易运输都是通过海上运输进行的,我国的海运主要以外贸进出口货物及食物、矿建材料和以煤矿为主的国内能源的运输。海洋运输缩短了人和货物在时间上以及空间上的距离,不同的国家及地区之间也因此使得彼此之间的接触愈加频繁,发展海运对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友好往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重要的催化剂。因此,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发展中,科学做好港口设计与航线布局,描绘和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蓝图,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现有港口状况及路线分布

自1984年我国14个沿海港口对外开放后,港口建设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大小约1500个港口,其中沿海港口按照2006年的统计约为150余个,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2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共达到16个,3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为10个,4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有8个,5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共3个,居于世界首位。

我国沿海港口大概可以分为五个港口群,分别为环渤海湾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以及西南沿海港口群。

(1)环渤海湾港口群

环渤海湾地区是由渤海沿岸的城市及有关地区组成的环渤海经济带。进入21世纪以来,环渤海经济带由于地理优势以及政策大力扶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而港口群在其中的贡献功不可没。环渤海湾港口群主要由京津冀港口群、山东半岛港口群以及辽东半岛港口群三部分构成。

山东半岛港口群。山东半岛港口群主要由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及威海港等构成。其中青岛港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开通了贸易航线,包括美国西雅图港、长滩港、德国威廉港、西班牙巴塞罗那港等在内的8个国际港口。同时,青岛港也与大船公司开展战略合作,集装箱船公司在世界排名前 20 位的在青岛港都设有航线,例如马士基在青岛每周航线达到11条,达飞在青岛港开通至欧洲、地中海、美西、非洲、东南亚等 10 多条航线等,这些航线的开辟都大大加速了青岛港口的发展。日照港目前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烟台港也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通航,尤其是最近几年国际班轮运输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有10余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在此期间开启,其中中韩国际旅客及集装箱运量增长幅度明显。烟台至大连已经成为国内最繁忙的航线之一。

京津冀港口群。京津冀港口群主要包括天津港、秦皇岛港、黄骅港及京唐港等。其中天津港已与美国、韩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的12个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关系。天津港目前拥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44家,合作对象分别来自荷兰、日本、挪威、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韩国、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秦皇岛港作为我国唯一由中央直接管理的港口,目前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运输往来。

辽东半岛港口群。辽东半岛港口群包括大连港、营口港及丹东港等。其中大连港目前开辟到中国香港、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际集装箱航线 8 条,国内客运航线 8条,以及不定期的旅游船航线。同时,大连港与美国的奥克兰港、休斯敦港,加拿大的温哥华港,日本的北九州港、横滨港、伏木富山等港结为友好港;营口港则开通了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十几条国际班轮航线以及可接至澳洲、地中海、欧洲、波斯湾、美洲东部、美洲西部及南非等多条外贸内支线,并与5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4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线;丹东港作为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以通过丹东港直接进入黄、渤海经济区,通向我国的东南沿海、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向内可通向东北东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对外则成为了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及地区的枢纽,是东北亚地区区域国际物流中心。

综上所述,环渤海湾港口群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港口集群之一,是我国通向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韩国、荷兰、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朝鲜等国家及地区的重要枢纽。

(2)长江三角洲港口群

长江三角洲地带是我国经济总量最高、发展速度最快以及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就是当地高速发展的重要倚重,拥有8个沿海主要港口及26个内河规模以上港口,包括上海港、苏州港、宁波舟山港、南京港、镇江港及南通港等,是我国五个港口群中分布最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下面以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为例。

上海港

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自2005年以来,因吞吐量高达4.43亿吨而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其主要国际航线一共八条:

第一条地中海航线,以上海—南海—新加坡—马六甲海峡—印度半岛—亚丁湾—苏伊士运河—红海—红海沿岸各港口航行,主要经过的航口分别为新加坡的新加坡港口、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口和印度的孟买港口;

第二条美国西部航线,以上海—横滨—温哥华—旧金山—落基山—北美西部各港口航行,主要经过的港口分别为日本的横滨港口、加拿大的温哥华港口、美国的旧金山港口及落基山港口;

第三条为美国东部港口,以上海—横滨—太平洋—巴拿马运河—科隆—新奥尔良—纽约—魁北克—北美东部各个港口航行,主要经过的港口分别为日本的横滨港口、加拿大的魁北克港口、巴西的科隆港口、美国的新奥尔良港口及纽约港口。

第四条南美、南非航线,以上海—横滨—科隆—利马—瓦尔帕莱索—麦哲伦海峡—布宜诺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达喀尔—开普敦—好望角—南美及南非的各个国家港口航行,主要经过的港口分别为日本的横滨港口、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口、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港口及南非的开普敦港口。

第五条澳洲航线,以上海—横滨—大西洋—悉尼—惠灵顿—澳洲的各个港口航行,主要经过的港口分别为日本的横滨港口、澳大利亚的悉尼港口及新西兰的惠灵顿港口。

第六条欧洲航线,以上海—新加坡—马六甲海峡—孟买—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欧洲的各个港口航行,主要经过的港口为印度的孟买港口、英国的伦敦港口、新加坡的新加坡港口、德国的汉堡港口、俄罗斯的鹿特丹港口及圣彼得堡港口。

第七条东南亚航线,以上海—香港—海南岛—东南亚各港口航行,主要经过的港口分别为新加坡的新加坡港口、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港口、菲律宾的马尼拉港口、中国的香港港口及越南的胡志明港口。

第八条日本航线,以上海—日本各个港口航行,主要经过的港口分别为日本的名古屋港口、东京港口、神户港口、门司港口及大阪港口。

宁波舟山港

宁波舟山港地理位置适中,自然条件优越,对外直接面对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海上距离香港、高雄、釜山、大阪、神户均在1000海里以内,国际上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及中东地区均有贸易运输往来,也是中国沿海向美洲、大洋洲、南美洲等港口远洋运输重要的枢纽之一。

综上所述,长江三角洲港口群是我国港口群中最为发达的港口群,其贸易范围跨越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3)东南沿海港口群

东南沿海港口群全部集中于福建省,由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莆田港、漳州港等港组成,其发展主要以厦门港为主,福州港和湄洲湾作为支撑。其中厦门港是东南沿海港口群的核心,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东南沿海的区域性枢纽港口、对台航运主要口岸。厦门港水运航线可通我国沿海、长江中下游和世界各港,内河可通九龙江干支流和乡镇码头。目前已经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港口通航,开辟了至香港、台湾高雄、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地中海、欧洲、东南亚等地全货柜集装箱班轮航线,每月高达300多个航班。而福州港则是中国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沿海主要外贸口岸及闽台贸易重要港口,已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开展了贸易往来。因此,东南沿海港口群是我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展开贸易的重要港口群。

(4)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珠江有八大入海口,河网水系发达,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珠江三角洲为我国最早成功推行改革开放的区域之一。其港口群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主要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发展迅速。其中广州港是中国第四大港口,吞吐量居世界第五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现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而深圳港至2006年6月底,共有50家世界著名集装箱船公司在深圳港开辟近远洋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65条,其中:美洲线61条(北美51条、南美10条);亚洲线49条;欧洲线46条;大洋洲线6条;非洲线3条。以深圳港为枢纽、覆盖世界十二大航区主要港口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结构日益完善,截至2012年7月,深圳港已开通全球航线223条,其中开通中南美航线12条。由此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对外贸易已跨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水上交通极其便利,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5)西南沿海港口群

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以湛江、防城、海口港为主,对西部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湛江港是全国20个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航线,同时也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是我国大西南和华南地区货物的出海主通道。防城港也是西南沿海地区主要的港口,并且是泛珠三角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最重要的联结点,现今已与全国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地区的220个港口通商通航,与深圳、香港、海南、海防、新加坡、釜山等世界各大港口合作开通多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形成了以东南亚和东北亚近洋干线为核心,美欧中东远洋公共快线为重点的航线优势特色,是我国与东盟贸易往来的主要港口枢纽。由此可以看出,西南沿海港口群是新加坡、韩国、东盟等众多国家和地区贸易的枢纽,同时也为我国西部开发带来了优良契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蓝图构建

从我国目前的港口及航线来看,我国海洋运输业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并已经成为海运大国之一,而在我国迈入海运强国的过程当中,继续加强港口设计,科学做好航线布局,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蓝图,对于“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实现国家的海洋强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学做好“港口设计”,构建21世纪海上运输物流体系

当前,我国大多数港口还处于第二代港口向第三代港口转型升级的起步阶段,上海、深圳、天津等港口都在积极规划建设港口物流基地。而要达到向第三代港口转型升级的目标,我国的港口就应该逐渐完善港口物流链,从而向国际物流中心迈进。以上海港为例,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拥有着腹地广阔、金融化程度高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口岸环境效率低、物流标准化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那么,上海港如果要早日进入第三阶段,就一定是在发展自身优势的同时,对问题予以解决。因此,上海港未来的设计方式是进一步发挥自身金融中心的优势,以金融及地理的优势来带动整体物流的发展,如统一各类运输方式装备、将物流器具标准进行配套管理、加大物流标准的推广力度等方式,针对口岸效率低的问题进一步对港口相关机制进行改革,将自由港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相关繁琐的手续也要予以简化,提高集装箱整体发展的软环境,从而达到将上海港早日建成为国际物流中心的目的。

目前,第二代港口已经逐步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第三代港口已成为世界港口的发展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深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准备向第四代港口转型,第四代港口必将成为全世界未来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第四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组织经贸活动的调度总站,指的是以城市为主体,以自由贸易为依托,成为主动策划、组织和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的前方调度总站、产业集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

(2)优化航线布局,绘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蓝图

目前,在国际知名航线及海港中,我国占据着其中重要的地位,但在我国未来的航海发展中,仍有许多航线有待改善和挖掘。

开展北极航线。目前,我国与欧洲及北美国家的贸易最为广泛,以上海港为例,上海港与欧洲之间的贸易需要以上海—南海—新加坡—马六甲海峡—印度半岛—亚丁湾—苏伊士运河—红海—红海沿岸航线航行或以上海—新加坡—马六甲海峡—孟买—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欧洲航线航行,而与北美洲的贸易则需要以上海—横滨—温哥华—旧金山—落基山—北美西部航线航行或以上海—横滨—太平洋—巴拿马运河—科隆—新奥尔良—纽约—魁北克—北美东部航线航行。但如果选择北极航线,可以大大缩短其中的距离,北美航线中的巴拿马运河航线就可以缩短20%-30%的运程,而中国到欧洲的东北航线同样可以缩短20%以上的运程,这些都大大节省了成本。

可以看出北极航道的开展按照我国现有传统航线的路程及时间来看,成本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节省,以此就可以重新绘制我国上海港口的东北航线及西北航线。

我国与巴西贸易航线进一步开展。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和国土面积都占据着世界第五的位置,巴西近年来发展速度极快,在2013年全球GDP排行中以2503.87排名第七,其铁矿砂储量3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3.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同时,其29种矿物储量丰富,镍储量600万吨,占世界镍储量的4.0%,锰、铝矾土、铅、锡等多种金属储量也占世界总储量的10%以上。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按当前消费量够全球使用800年。尤其是自2007年之后,巴西的东南沿海相继发现大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因此,不管是从国际环境还是从贸易往来上来看,我国都应该进一步开展与巴西的贸易航线。

从国际环境上来看,目前我国与巴西贸易往来密切,2008年,中巴两国双边贸易额就达到了364.4亿美元,同比增长56%,2009年4月,中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在此之后巴西与中国贸易总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因此,未来我国与巴西的贸易往来必然会进一步加深,通往巴西的海上航线也一定会变得更为重要。

从贸易往来上来看,我国与巴西的贸易往来大多数都集中在铁矿石和大豆等原材料上,对其他商品往往都不够重视,2011年巴西总统罗塞夫表示希望两国实现贸易的多元化。以石油为例,我国作为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更应该与其加强石油方面的贸易往来,目前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欧佩克成员国、苏丹以及俄罗斯,以2008年为例,我国石油进口量前十的国家分别为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朗、阿曼、俄罗斯、苏丹、委内瑞拉、科威特、哈萨克斯塔和阿联酋,对各国石油的依存度已经高达50%,这就涉及国家的主权及安全问题。而我国与巴西政府在1974年8月15日建立外交关系以及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一直处于较为友好的双边关系当中。巴西政府不仅在台湾、涉藏等涉我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予我国理解和支持,并且中巴两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保持着密切的协调与合作。因此,如果我国与巴西加大对石油方面的贸易往来就可以很大程度地减缓国家能源安全方面的压力。

我国与南非各国贸易航线进一步开展。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非22%,对外贸易占全非24%,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南非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钛和铝硅酸盐的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钛、氟石居世界第二位,磷酸盐居世界第三位,锑、铀居世界第四位,煤、钻石、铅居世界第五位。同时南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黄金出口额占全部对外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因此又被誉为“黄金之国”。在过去几年中,南非经济增长率达到5%,已经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兴国家之一。另一方面,中国与南非于1998年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2010年两国确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因此,不管从国际情况还是贸易往来等方面来看,我国与南非贸易往来必然会进一步加深。

我国与加拿大贸易航线进一步开展。加拿大地域辽阔,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矿产有60余种,镍、锌、铂、石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铀、金、镉、铋、石膏居世界第二位。铜、铁、铅、钾、硫磺、钴、铬、钼及鱼类等产量相当丰富。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80亿桶。森林覆盖面积达440万平方公里,产材林面积286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领土面积的44%和29%;木材总蓄积量为172.3亿立方米。加领土面积中有89万平方公里为淡水覆盖,淡水资源占世界的9%。在2013年的世界GDP排行榜上更是以1839.14高居世界第11位。但如此丰富的资源却与我国贸易往来极少,以2007年为例,加拿大约80%的商品都流向了美国,与中国的交易却仅为2%,因此,不管从国际环境上还是从贸易往来上来看,我国都应该与加拿大进一步进行海上贸易往来。

从国际环境上来看,尽管加拿大的执政党对中国有些偏见,但近两年中加关系有所缓和。加之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特别是美国因为金融危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处于经济复苏阶段,整体需求大幅降低,加拿大商品受到的冲击力巨大。而我国受到的损失却相对较小,同时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的需求程度极大,这对于加拿大来说拥有很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对于我国来说,加拿大商品的流入可以让市场更为多元化。我国与加拿大的贸易是合则两利的,因此,我国与加拿大航线的进一步开展也是极为必要的。

从贸易往来上来看,目前加拿大向中国出口的自然资源商品大多数都是矿产品和森林资源,这些对于中国这个矿产品进口大国来说就变得极为重要了,而包括石油、天然气、可更新能源以及油砂矿、铀矿等矿产品也被双方政府制定为优先合作的领域。与此同时,双方的工业品贸易往来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拿大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机电、纸品、化肥等传统产品及航空、运输设备、环保设施、能源、矿产设备等高科技产品,而中国向其出口的主要为纺织品、箱包、鞋类、玩具、塑料制品等轻工产品和机电产品、汽车部件、工业机器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双方的产品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由此可以看出,不管从国际环境还是贸易往来上来看,中国与加拿大之间加强合作关系是极为必要的,我国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考虑对加拿大加大海上贸易,对双方的航线进一步深化发展,双方的贸易也必然会更加的繁荣。(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航线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我国港口首次实现LNG“船到船”同步加注作业
(21)新航线
港口上的笑脸
上海港口排爆记
惠东港口
太空新航线
太空新航线
太空新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