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欠他们的

2016-08-17孔志国

南风窗 2016年16期
关键词:萨尔爱迪生电气化

孔志国

一个绝妙的反讽是,美国以“贪婪”的名义赶走了英萨尔,接手了英萨尔的产业,对英氏开启的“电力不能只归少数人专享”的普遍服务事业却视而不见,直至20世纪中叶,美国乡村才逐渐感受到电气化生活的好处。

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30年,叱咤美国的电力大亨塞缪尔·英萨尔绝对没有想到,他的“美国梦”,最后竟以悲剧收场。

1881年,贵人运附身, 22岁的伦敦青年英萨尔,被爱迪生看中选为秘书。自此,便从伦敦到纽约打拼,打开了长达半世纪的“美国梦”人生华章。

整天被享誉全球的大发明家耳提面命,已经是出身平凡的英萨尔天大的造化。谁想到,这家伙的造化比天还大,不到10年时间,竟成为爱迪生依仗甚重的“不管部部长”,大事小事交付与他才能放心。于是,不少人戏称他是“爱迪生的影子”。

爱迪生说过:“我们将让电灯成为廉价的消费品,总有一天,只有富人才会点蜡烛。”只不过,他的贡献和“救世”初心相比,实在差距很大。是英萨尔接过了“老板的枪”,他要在“落地”爱迪生情怀的同时,成就个人的“美国梦”。

1892年,在爱迪生支持下,英萨尔开始“单飞”,并逐步成长为美国电力工业的扛鼎者。摆脱爱迪生翼护的英萨尔,目标纯粹:让更多的人享用电气化生活的便利。

为此,他把测度电力客户用电量的电表引入美国,以改变“数灯泡收电费”的原始电力服务,清晰厘定供电方与用电客户之间的交易关系;和西屋电气、通用电气进行合作,以获得扩大电力供应区域所必需的技术、设备;创造“控股公司”,以在不受制于资本的情况下,用杠杆的方式形成一个庞大的“电力帝国”。

结果,在其主导和引领下,1920年代,芝加哥95%的居民用上了电力,全美2/3的居民用上了电力,甚至德国、英国的政府都跑到美国来找他学习取经。其时,在美国32个州都拥有控股电力公司的他,已在电力和能源领域坐拥65个主席、85个董事和11个总裁名衔,稳稳跻身于美国商界领袖第一方阵。

有时,他更像一位电气化生活的布道者而非企业家。同样是1920年代,他罔顾银行拒绝贷款的残酷现实,全额私人投资,开始了全世界最早的乡村供电的实践探索。

不想,这样一位“商界完人”,大萧条期间会迅速跌入人生谷底,被美国政府拉来当作“万恶资本主义的代表”加以调查、审判,甚至亡命天涯19个月。

虽然最终被判无罪,然而,那个数十年意气风发的英萨尔此时于美国已毫无眷恋,决意终老巴黎。临行前,他感叹:“我不欠美国任何东西……这个国家为我提供了机会,我做了余下的事情,回报远远多于她的给予。”英萨尔所言非虚,他身后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其旗下企业没有一家在危机中破产,经营业绩优于绝大多数美国企业。

4年后,英萨尔在巴黎辞世。一个绝妙的反讽是,美国以“贪婪”的名义赶走了英萨尔,接手了英萨尔的产业,对英氏开启的“电力不能只归少数人专享”的普遍服务事业却视而不见,直至20世纪中叶,美国乡村才逐渐感受到电气化生活的好处。

更叫人扼腕的是,在那个群氓失去理性的时刻,英萨尔并非孤例。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和摩根家族,亦曾分别被坊间称作“最大的罪犯”以及“一战”和大萧条的“贩子”。这一观点,备受时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赞同。

但是,这些指控多大程度上属于真相值得推敲。起诉英萨尔的检察官约翰·斯万私下透露:“英萨尔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伟大的一个……但是,我必须起诉他。”电力历史专家哈诺德·普拉特评价英萨尔案时说:“英萨尔不是恶棍……在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的突出贡献,令他成为30年代经济崩溃的最合适的替罪羊。”他的这句话,或许也适用于英萨尔同时代的诸多巨贾大商同行。

政治的谜底,永远是谜。还是这群替罪羊,“二战”期间,被“修理”过他们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引为援手,“共同捍卫美利坚”,为美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崛起,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由此,其与政治“真正联姻”,“二战”后美国历届总统的更迭,几乎莫不受到影响,此种局面延续至今。

英萨尔和他那一代企业家风雨飘摇的命运,到底该是公权力赋予的政治机器的成功还是不过政治家们的一场投机游戏而已?不管如何,美国无疑都欠他们的。

猜你喜欢

萨尔爱迪生电气化
PPE见解:新平台是实现产品阵容电气化的重要一步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约稿(征稿)函
德国萨尔锻钢厂
德国萨尔锻钢厂
云南:广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 运能大幅提升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人人认识的爱迪生
天价道歉信
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大王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