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6—2015年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数据分析

2016-08-17刘景华李小利国家轻型电池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CEVT江苏无锡214000

新能源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立管过流产品质量

刘景华 许 丰 李小利(国家轻型电池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CEVT),江苏 无锡 214000)

2006—2015年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数据分析

刘景华 许 丰 李小利
(国家轻型电池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CEVT),江苏 无锡 214000)

近十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产品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3257万辆,社会保有量超过2亿。文章首先介绍了电动自行车的行业发展和标准状况,通过整理分析十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数据,分析电动自行车产品主要产品质量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产品;质量

1.行业概况

(1)企业分布情况

我国电动自行车实行生产许可管理,全国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有1000多家,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天津和广东等省市。从车型品种上看,江苏、浙江地区以生产纯豪华款电动自行车、出口用助力型电动自行车为主,天津、山东地区以生产简易款电动自行车为主,广东地区以生产载重式电动自行车为主。

(2)行业发展状况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电动自行车行业2013年达到顶峰,全行业产量完成3695万辆。2014年起进入拐点,产量同比下降3.9%。中国自行车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3257万辆,同比下降8.27%。规模以上企业产量1233.4万辆,同比下降0.2%。部分企业为了完成产量既定目标牺牲部分利润,造成企业的产值利润率有所下滑。

(3)标准情况

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特种自行车,由自行车演变而来,重视机械强度,其电气技术基础薄弱。至今,电动自行车检测标准仍然沿用1999年制定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由于使用人群对电动自行车的要求不断提高,致使电动自行车产品的重量不断提高,脚踏骑行功能不断退化,对电气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标准中原有的技术要求已无法满足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产品检测,因此加快标准修订进程十分紧迫,以实现电动自行车产品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技术要求》等正在制订当中。

2.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2006年至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要求》及CCGF306.3-2015《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等法律及标准规范,针对电动自行车产品进行了7次国家监督抽查,主要检测最高车速、制动性能、整车质量(重量)、脚蹬间隙、绝缘性能、制动断电功能、欠压、过流保护功能、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强度、把立管静负荷和鞍座调节夹紧强度等指标。

(1)总体情况

近十年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数据(见图1)所示,国家监督抽查对促进我国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产品抽查的合格率稳步上升,由2006年的73.8%上升到2015年的87.5%。其中,大型企业的产品合格率较高,除2006年和2009年,其它抽查合格率均为100%;中型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从2009年开始略有回落,其中,2006年为77.1%,2015年为90.9%;小型企业产品合格率相比于大型企业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年来随着技术、管理等的进步,小型企业合格率上升幅度最大,由2006年的65.7%上升到2015年的86.2%,增幅达到20.5%,不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需要继续加强对小型企业的监管。

图1 2006—2015年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2010、2013、2014除外)

(2)主要不合格项目分析

统计2006 年至2015年7次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项目数据(见表1),造成不合格项目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导致的危害如下:

① 整车质量(重量)不合格

主要原因: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卖点、增加功能,如:增加车架强度,加大电池容量,使用无刷电机,采用铝合金整体车轮等,电动自行车性能越加完善,当然整车重量也必然增加。

造成的危害:第一,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超重,加大了车辆本身的前叉、车轴和其他承重部位的负荷,经过长期使用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承载部件断裂,从而危及生命安全。第二,由于质量加大,造成车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无法有效刹车,出现侧滑等危险。

② 把立管静负荷不合格

主要原因:第一,把立管的材质差,管壁薄,加力后把立管严重变形。第二,部分车型的把立管较长,承受的弯矩增大,但强度未进行加强。

造成的危害:在骑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把立管断裂或严重变形,使骑行者重心前倾,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事故。

③ 欠压、过流保护功能不合格

主要原因:第一,欠压、过流参数实测值不符合说明书明示的要求。第二,企业不知道所生产电动自行车的欠压、过流保护值的作用和设定数值。

造成的危害:未设置欠压保护值可能会造成蓄电池深放电,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未设置过流保护值可能会出现大电流放电,对电池、电机等电器部件造成损害。

④ 脚蹬间隙不合格

主要原因:第一,部分车型中轴部位尺寸偏宽。第二,小轮径车型的车架中接头设计位置及曲柄脚蹬选用不合理,在设计时未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表1 2006 — 2015 年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项目统计表

造成的危害:电动自行车在转弯时脚蹬或其它零部件如触及地面,容易导致骑行者摔倒,发生人身事故。

⑤ 鞍座调节夹紧强度

主要原因:第一,鞍管的材质和工艺处理等问题,或与车架立管尺寸配合不好。第二,车架结构设计不合理或紧固件选用不合理,造成在的19.6 N.m力矩下车架立管无法夹紧鞍管。

造成的危害:如果鞍座、鞍管和车架的结合不牢固,在规定力的作用下,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发生转动,会导致骑行者重心产生偏离,造成整车失控。

(3)主要不合格项目合格率变化情况

图2列出了主要不合格项目合格率的变化情况。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第一,整车质量是最主要的不合格项目,在7次国家监督抽查中,不合格率均位居前列,2015年该项目的合格率仅为17.5%;

第二,是把立管静负荷项目,2015年该项目的合格率为32.5%;

第三,欠压过流保护项目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5 年该项目合格率达到90%;

第四,脚蹬间隙和鞍座调节夹紧强度项目的合格率基本呈上升的趋势,2015年项目合格率分别为77.5% 和100%。

3.总结与建议

(1)电动车行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总结2006年至2015年的7次电动自行车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可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行业集中度不高。小型生产企业偏多,行业准入门槛偏低,部分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匮乏,未严格按照强制性国标组织生产,质量管理存在漏洞。

二是标准滞后,产品更新换代得不到体现。由于标准对产品要求的门槛较低,一些科技含量高,生产工艺和过程升级产品的质量优势未能得到体现。

(2)提升电动车质量的建议

针对电动自行车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GB17761-1999标准的修订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建议上级帮助沟通协调,推动标准尽早出台,并积极做好GB17761修订的后续工作。同时不断完善电动自行车标准体系,为促进电动自行车产业提质、升级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对电动自行车产品仍需持续监督。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整体提升,各项目的不合格率也逐年下降,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电动自行车机械、电气质量事故频发,因此仍需继续对涉及产品使用安全性能的相关项目进行监督。

三是加大对零部件质量的监管力度。电动自行车行业以组装型企业为主,整车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配套的零部件质量。要切实提高并稳定整车质量,应该在逐步健全零部件产品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与抽查力度,特别是执法力度;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的零部件。

编辑:傅金睿

图2 主要不合格项目抽查合格情况

猜你喜欢

立管过流产品质量
主变压器零序过流保护和间隙过流保护配合分析
不同来流条件对溢洪道过流能力的影响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常见高层建筑物室内给水立管材质解析
核电站厂用电系统的保护定值校验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变压器相间过流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的探讨
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
The Power of 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