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动车管理是一场博弈

2016-08-17文/王

新能源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路权私家车牌照

文/王 飞

电动车管理是一场博弈

文/王 飞

深圳、广州等地“禁摩限电”搞得沸沸扬扬,民怨沸腾。电动车新国标迟迟难产,交警部门只能按照1999年制定的旧国标执行,导致社会矛盾急剧上升。针对某些地方一刀切、“一禁了之”的现象,李克强总理对此做出了批评,明确提出这就是懒政的做法。

2016年7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曙光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指出了电动车发展的4个问题:第一,电动自行车的草根式发展;第二,电动自行车是大众化的坐骑;第三,限行查扣和路权平等;第四,交通管理和城市秩序。

1.电动自行车的草根式发展

电动自行车行业主要由中小和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从1995年起步,2004年保有量达到了2905.4万辆,2015年保有量达到3200万辆,尽管2015年由于种种原因销量下降了20%,但电动车行业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行业。从2014年开始行业就进入了一个调整的阶段,旺销不在,竞争激烈。调整阶段里一些新的领头企业仍然在快速发展,同时有700多家中小企业被淘汰。“电动自行车不仅仅是代步的工具,而且人、车、消费于一体,增加了新的功能。”

2.电动自行车是大众化的坐骑

“现在进城农民工约2.6亿,1亿多务工群体首选的交通工具就是电动自行车。农村有6000万的留守人员,而这些人员的交通和运输也依靠电动自行车。城乡快递物流最方便、廉价的交通工具也是电动自行车。城市居民接送小孩上学入托很重要的工具、每年600万毕业生创业常用交通工具、几千万个体创业者经营不可缺少的帮手均是电动自行车。8千万~2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电动自行车。”

3.限行查扣和路权平等

现在公共交通工具有三大类,一是公共交通,二是私家车,三是电动自行车,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各个交通工具的优劣。公共交通从运量看是最大的,一辆车可以运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私家车一般坐4个人,大一点坐6个人;电动自行车坐2个人。运输成本,私家车是最大,公共交通居中,而电动自行车最小。从占用的道路资源来看,深圳市统计得出,20%的人乘坐公共交通,人均占路7.8%;20%的人乘用私家车,私家车占城市道路资源的50%;50%的人乘用电动自行车,而电动自行车仅占道路资源的20%。从使用便捷情况看,电动自行车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从死亡率来看,私家车1公里的死亡率是0.89%,电动自行车1公里的死亡率为0.44%,电动自行车事故死亡率是私家车的一半。从环保角度来看,如果以私家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1,公共交通的人均污染排放是私家车的1/5,而电动自行车是公交交通工具的1/10,等于私家车的1/50。

“政府把城市交通、公共交通作为首选,这个方针是对的。”但是不应该打击电动自行车。“我们可以看到乘用什么车,用什么方式出行,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和权利。除了高速公路,因为技术原因不可能让电动自行车行驶。此外,用什么方式,乘什么车都是个人选择。限行查扣实际上是侵犯了个人的自由权利,而限行电动自行车违反了路权平等、路权共享的基本原则。”

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应该有国家标准,为什么新国标迟迟无法制定?电动自行车的制定标准“完全可以在政府部门的主持之下,由行业协会来制定,由政府来批准。”

4.交通管理和城市秩序

全国电动自行车到现在存量有2亿多辆,电动自行车违反交通规则主要有几点:闯红灯、高速行驶、酒驾等。“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既然有违法就要进行管理,为什么电动车不办牌照?“改革开放以前自行车也有牌照,自行车可以牌照管理,为什么电动自行车就不能进行牌照管理呢?现在简单的查扣和限行管理是最简单、最无能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懒政行为。政府应当从管电动自行车不闯红灯、不逆行做起,来整顿城市的交通秩序,人人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政府应当合理运用限行查扣,“因为限行查扣赋予了相应管理者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力”。“管理确实是一场博弈,查扣限行取消了博弈的对手,没有了博弈的对手,也就不存在管理了,市场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在博弈中寻求的。基于以上,建议取消限行查扣的政策,使得管理更人性化、精细化。”

编辑:季晨宸

猜你喜欢

路权私家车牌照
乘坐私家车
路权分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图说
为路域环境“整容”——探讨公路路产保护与路权维护
红景天 直销牌照何日可待
新能源汽车牌照叫停疑云
牌照
私家车将逐渐消失
城市规划师告诉你,路权的定义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路权理论”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