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政策

2016-08-17范小亮应明洋

北极光 2016年6期
关键词:刑事政策食品安全

范小亮+应明洋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频频发生,已严重威胁公民的健康和生命,给人民群众、社会和国家都带来严重影响,相对于过去的食品安全犯罪影响的仅仅是市场经济秩序来说,当前的食品安全犯罪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对食品安全的保护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着立法上的漏洞,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针对此种情况有必要采用相应的刑事政策予以应对,运用刑事政策给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以指导,予以补救,使刑法在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对食品安全犯罪予以规范。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

一、对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的反思

刑事政策是一定阶段社会对犯罪反应的集中体现,是指国家基于预防犯罪、控制犯罪,以保障自由、维持秩序、实现正义目的而制定并实施的准则、策略、方针、计划以及具体措施的总称。刑事政策不同于刑事法律,刑事政策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一社会阶段出现的刑事犯罪问题灵活地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更有力地实现预防和惩治犯罪的社会功能。面对食品安全犯罪的高发、多发态势,我国当前是采取厉而不严的刑事政策予以治理食品安全犯罪。2010年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规定:“对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累犯、惯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以及销售金额巨大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严惩,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要加大财产刑的适用,彻底剥夺犯罪分子非法获利和再次犯罪的资本;要从严控制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分子适用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刑法修正案(八)》第24条、第25条删除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基本犯“单处罚金”的规定,一律修改为并处罚金。2011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及相关职务犯罪的通知》中也有相关规定。司法实践中,对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也处以严刑峻罚。曾经震惊全国的“三鹿问题奶粉”案件中,主要犯罪分子分别被法院判处死刑、死缓、无期徒刑等重刑。但是我国目前对于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也出现了食品安全犯罪的调整对象窄、对食品安全犯罪罪状的描述使得犯罪主体单一、缺少资格刑等一些问题。由于打击的范围过于狭窄,很多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难以得到刑法规制,以致无法追究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这样就助长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进而刺激犯罪分子不断以身试法。虽然严格的刑罚制度对于部分犯罪人可能产生威慑作用,达到预防已犯罪者再犯罪和可能犯罪者去犯罪的目的。但是刑罚预防犯罪的功能是有限度的,我们对于控制犯罪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刑罚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而已,我们需要从其他方面去寻求解决食品安全犯罪的方法。刑事政策是刑事法律的先导,刑事法律是刑事政策的归宿,随着城乡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犯罪频频发生因此,要有效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不论是在刑事立法政策上,还是在刑事司法政策上都应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二、刑事政策视野下维护食品安全的构想

1.资格刑的设置

食品安全犯罪的资格刑在刑事立法中有所缺失,因此我们在立法中应予以完善。因为对于食品安全犯罪人来说,仅仅运用自由刑和罚金去制裁,则不可能有效的剥夺或限制其利用职务或工作性质继续犯罪的条件。对于像食品安全犯罪等这一类经济犯罪来说,并不能对症下药。这类犯罪的主体多为一些个体经营户或者企业人员。刑法所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的这四项内容,对于他们所犯罪的性质、条件乃至后果来说,并不具有针对性,甚至可以说是把没有必要剥夺的权利给剥夺了,而真正应该剥夺的权利却没有剥夺。

2.法条的设置

通过上文对食品犯罪的立法等分析,我认为可以将现行《刑法》第143条修改为:“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单处3年以下禁止从事与食品相关的活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并处3年以上7年以下禁止从事与食品相关的活动;后果特别严重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并处7年以上或者终身禁止从事与食品相关的活动。”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犯罪的日益猖獗,这与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不严有很大的关系,由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涉及很多监管部门,这样就存在着各种职权的混乱不清,若涉及到了食品安全问题,各个部门就会相互推卸责任等,导致监管的不力。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我国在转变政府职能的时候,就要切实转变到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上来,做好政府工作,保障人民利益。其次,我国应该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很多食品安全犯罪的生产者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他们的行为会违法犯罪,

也不知这样做会受到刑法处罚,以致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生,因此要加强对生产者经营者的法制宣传,增强其法律意识,让他们懂法守法,知道犯罪是要受法律追究的而且对于食品安全犯罪是严惩。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日益猖獗,已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健康,我们应在刑事立法上进行合理建构以及不断增强食品生产者销售者等的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来更好的保护公众的权利。食品安全犯罪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是世界各国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是国外很多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相对完善和成熟,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相关规定,对我国食品安全犯罪予以完善。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政策予以研究,能够更好的运用刑事政策指导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和司法,进而使刑法在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对食品安全犯罪予以规范,更有效的预防食品安全犯罪。

猜你喜欢

刑事政策食品安全
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