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权力话语理论的《雷雨》中周萍形象研究

2016-08-17王清莹

北极光 2016年6期
关键词:福柯形象雷雨

王清莹

摘要:福柯的话语分析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成功运用于多种文本的分析和解读。通过细读《雷雨》中的人物对话,结合福柯的权力

话语理论,分析周萍这个人物在各种权力之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其形象的塑造,揭露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家庭中,一直扮演着胆小、怯懦、屈从于现实、不敢抗争的角色。

关键词:权力话语理论;福柯;《雷雨》;形象

福柯认为,历史文化由各种各样的“话语”组构而成。所谓的“话语”就是一个社会组织根据一些特定的规则并将其推广到社会之中。权力是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影响控制“话语”运动的最根本因素是权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权力便通过这种语言的表征形式一话语来实现。权力的分配就决定了话语权的高低,因此,“话语”和权力息息相关,也是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重要研究方面。

《雷雨》被认为是由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个伟大的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关该剧的研究途径有多个方面。其一,将《雷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中的语气词,首先找到《雷雨》中的语气词作为研究的语料。其二,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对《雷雨》中模糊限制语进行语用研究。其三,关于《雷雨》语用意义的研究,《雷雨》中的人物对话非常精辟凝练,具有丰富的“言外之意”,撷取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语用的例子,进行分析研究。其四,试图运用认知转喻的相关理论解读曹禺的中文经典剧作《雷雨》中的指令类言语行为。但是笔者发现《雷雨》还具有浓郁的权力话语性,此前研究未有这方面的涉及,尤其是关于主人公周萍的描写和对话更能体现这一点。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一、福柯的权力话语观

福柯在这里所论述的权力和我们普遍认为的权力是不同的。他曾说过,他所认为的权力体现在个人的方方面面,从言行举止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都可以体现个体的权力观。所以,他所认为的权力不是少数人如一些君主的手中所拥有的权力,也不为少数人所占有。它是一种动态的各种力量运作中的关系。因此,在《癫狂与文明》中,福柯通过对“疯狂”的定义从16世纪末到20世纪的衍变表明,特定的话语存在于一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如果将这些所谓的“话语”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网状的结构,身处其中的各成员的行为和思维都受到它的影响,都为它所限制。

二、从话语权利理论分析《雷雨》中周萍形象

在《雷雨》中,周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所有的性格都符合那样的一个时代特征,他有反抗意识,却又总是屈服于这样那样的现实权力关系。他一直纠缠于各种显性与隐形权力关系之中,他想找到突破口,但总是被现实权力关系所束缚,矛盾成为他的代言词。

1.周萍的懦弱形象

在父亲面前,周萍是一个十足的“好儿子”,平时见到父亲都是恭恭敬敬的,从不敢有任何违背父亲的举动。对于父亲在伦理方面表现出来的父亲的父权和在经济社会地位方面表现出来的统治权力,作为儿子的他小心翼翼地遵守,恭恭敬敬地服从。纵观全篇,周萍和父亲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周萍对于周朴园的一些做法是有看法的,但他从来都没有表现出来。在他们的对话中,周萍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他的话语一直都是围绕着周朴园的话语展开的,一般情况就是不敢说话,说的话也是断断续续的,周朴园从一开始便处于话语权力的高处,他一开始就掌握了主动权,显示出父亲话语权的不可侵犯性。周萍屈服在父亲的话语权之下,说明了伦理方面作为父亲的周朴园给了他压力。另一方面,周朴园所代表资产阶级对大众的统治,已经延生到了家庭之中。在家庭中,他不仅是一个父亲,拥有至高无上的父权;在日常生活中,他更是全家经济,社会,宗族的领导者,拥有极高的话语权。在社会上,他更是一个有权有势的资本家,压榨和剥削就是他的本质。在他们的对话中,周萍的胆小,不敢与上层阶级作斗争的无能、懦弱形象完全体现出来了。

2.周萍的“无赖”形象

在周萍与后母的对话中,表现出来最多的是讥讽,不屑和厌恶,话语主导权转而在他手中了。第一,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他本就有着与生俱来的作为男性的优越感。第二,周萍和继母有过一段不正常的关系,所以后母在伦理方面作为他长辈的权力,对他构不成任何压力,而且他觉得这段关系中,他的后母也有责任。他们俩的不正常关系,伦理道德方面给了他另一种压迫感,因为他仍然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一份子,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秩序需要他来维护。另一方面,他更是一个儿子,他在反抗父亲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维护着父亲的绝对权力,以及时时提醒自己作为儿子的本分。因而,在说话过程中总是与继母对着说话,完全不留任何余地。利用反讽,把责任都推到周繁漪身上,将自己置身事外,达到目的后不负责任、出尔反尔的“无赖”形象已经在与后母周繁漪的对话中展露无遗了。

3.周萍的“好男人”形象

在周萍与家中丫鬟四凤的话语权力中,周萍作为少爷和男人的身份让他总是处于权力的中心点,并且当时世俗的价值观也决定了他作为男性和主子的主导地位,四凤对此深以为然,并没有任何的反抗,所以周萍总能抓住四凤的这个弱点,让她对他绝对地服从。作为男人,他没有体现出作为少爷的话语权力,但正因为作为一个男人,他不可能轻易被自己的女人说服,因而总是在试图说服四凤,让她按照自己的希望来做事,做一个识得大体的女人,并且用他的男性对女性的“保护”来让四凤对他死心塌地。在他的小情人面前,他的“好男人”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结语

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周萍这个人物的认识,不同的读者肯定有不同的看法。有关雷雨中周萍这个人物的研究,总是体现出不同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性。本文从权力话语理论角度来研究《雷雨》中周萍这个人物也是一个特殊的角度。他的话语权力是一种动态的,流动的,时而强硬,时而软弱,是一个极其矛盾式的人物。

猜你喜欢

福柯形象雷雨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雷雨天
雷雨
主体的黄昏:福柯视觉理论中的镜子与画
雷雨
“福柯与法律”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福柯美学视阈的贾樟柯电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