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选穴特点及其分析

2016-08-16邱桥田岳凤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选穴膝骨性腧穴

邱桥,田岳凤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选穴特点及其分析

邱桥,田岳凤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目的:通过总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选穴特点,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诊疗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为以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及预防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主要运用文献检索的方式,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报道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实际临床观察,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诊疗方案。结果:共纳入137篇文献,涉及的腧穴及阳性刺激点共61个,取穴总频数为937次,涉及的十四经共10条,其中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数目最多,足阳明胃经的取穴频数最多;分布部位以下肢膝关节周围最多。结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选穴时以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为原则,重在起到补益肝肾气血,祛除风寒湿邪以及通络止痛的作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选穴特点;病因病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其多发于中老年人,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膝关节畸形及膝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随着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1-2]。近些年来,有许多医务工作者及科研人员加入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行列,对其病因病机及诊疗方案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提高。本文主要是从整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选穴规律的角度出发,来总结其病因病机,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以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及预防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依据关键词“针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艾灸”“温针灸”“火针”,时间限定为2006年1月1日-2016年6月1日,按照文献检索的方式对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

1.2 纳入标准[3]

明确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研究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地域等因素没有限制,取穴以十四经腧穴、经外奇穴及阳性反应点为主要作用点,治疗手段以针灸治疗为主,包括毫针刺、灸法、温针灸、电针、火针以及与其他疗法的综合使用等。如果文献中涉及多种符合纳入的针灸治疗方法,则各种方法所涉及到的腧穴均被纳入统计范围,但是同一篇文献中的相同腧穴只纳入1次。

1.3 排除标准[3]

排除动物实验、生理实验和组织细胞实验等实验性的研究文献;排除个例报道、文献研究及综述等类型的研究文献;排除无具体用穴的文献;排除重复发表的文献,如同一篇文献被重复发表,那么以最近一次的发表为准,其余排除。

1.4 研究方法

对入选参考文献中所涉及的腧穴进行分类整理,按照文献名称、腧穴名称、腧穴个数、对应归经及部位等录入资料,并以电子表格的形式保存,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利用Excel对所选用的腧穴及其对应的归经和部位进行单因素变量分析,统计其频数和频率。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在通过排除标准的排除筛选后,符合要求的文献共137篇,涉及到的腧穴及刺激点名称共61个,对应的十四经共10条。

2.2 腧穴统计结果

在入选的137篇文献中,所涉及的腧穴及刺激点名称共有61个,其中十四经腧穴50个,经外奇穴4个,经验取穴及自定义取穴7个,取穴总频数为937,具体每个腧穴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数(频率)结果见表1。

表1 文献中涉及的腧穴统计结果

2.3 腧穴对应归经的统计结果

入选的137篇文献中涉及的十四经共10条,其中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个数最多,为12个;足阳明胃经的取穴总次数最多,为290次。结果见表2。

表2 文献中涉及腧穴对应的归经

2.4 腧穴对应部位的统计结果

在入选的137篇文献中,所纳入的腧穴分布于人体全身各部,其中以下肢居多,共35个腧穴,取穴总次数达841次。结果见表3。

表3 文献中涉及腧穴对应部位的统计

3 讨论

祖国医学中没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个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认为它在中医的病症中属于肢节痛、痹症、膝痹、鹤膝风等范畴[4]。其病因较复杂,大致可以归纳为“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其中“不荣则痛”主要是年老体衰、长期劳损,致使肝肾不足,膝关节失去濡养;“不通则痛”主要是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造成痰瘀痹阻、经脉不通[5]。本病是本虚标实,主要以肝肾气血亏虚为本,以血瘀、寒湿闭阻经脉为标[6]。

人体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膝关节失去濡养,容易导致本病。正如《张氏医通》云:“膝为筋之府……膝痛无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7],指出膝关节痛的病因为肝肾亏虚;又如《灵枢·经脉》中曰:“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膝膑肿痛。”提出膝膑肿痛与气血有关,与足阳明胃经有关[8];《诸病源候论》又云:“亦有气血虚,受风邪而得之者。”认为膝关节痛是由于素体气血亏虚,虚邪贼风趁虚而入,留滞关节所致[9]。

人体外感风寒暑湿之邪,形成血瘀、寒湿、经脉闭阻,均易引发本病。从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选取的穴位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四类:①补益气血类:如足三里是治疗中采用频率高的腧穴之一,它是胃经的合穴,可以补益胃气,脾与胃相表里,补后天之脾,可益气血生化之源;血海是脾经腧穴,可以补血益气。②滋补肝肾类:如太溪是肾经腧穴,肾俞是肾的背俞穴,二者配合使用,可以滋阴补肾,肾主骨生髓,肾得到滋养,可以有效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三阴交是足少阴、足太阴和足厥阴的交会穴,三阴并补,既可补脾,促进气血化生之源,又可滋补肝肾,荣养筋骨。③散寒祛邪除湿、活血化瘀类:如阴陵泉是脾经合穴,可以健脾祛湿、散寒止痛;梁丘是胃经郄穴,是胃经气血聚集之处,可补气养血、活血祛瘀;阳陵泉是八脉交会穴之筋会,可祛风散寒除湿。④通络止痛类:如鹤顶、腰阳关、阿是穴及其他局部敏感刺激点,均可疏通膝关节周围的经络,达到止痛的目的[10]。

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选穴所涉及的经脉来看,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胃经腧穴,其次是脾经和胆经。①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与脾经腧穴配伍,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气血的化生之源,补益机体气血,荣养筋骨;②胆经和膀胱经,均是循行通过膝关节的阳经,可以温经散寒,促进膝关节周围的经络通畅,起到通络止痛的功效,同时肝与胆相表里,刺激胆经腧穴可以滋肝养肝,配合肾俞,可以起到滋养肝肾的作用;③肝经和肾经虽然涉及的腧穴不多,但是肝主筋,肾主骨,配合肝经肾经的腧穴可以滋养肝肾,使筋骨得以濡养;④经外奇穴如内膝眼、鹤顶的使用,配合局部敏感反应点如阿是穴等,可以从局部疏通经络,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⑤任督二脉、大肠经和心包经所涉及的腧穴种类及取穴频数虽然均不高,但其作用也不可小觑,它们主要是应用于辨证中的加减,从整体上对机体进行调理,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

从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选穴的分布部位来看,虽然全身各部都有所涉及,但是主要集中在下肢,尤其是围绕在膝关节周围,腧穴数目达35个,取穴总频数达841次,占了89.75%;且取穴频数超过50%的梁丘、血海、犊鼻、内膝眼、阴陵泉、阳陵泉等都位于膝关节周围,由此可以看出,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过程中,膝关节周围局部取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取穴原则。通过局部解剖知识,我们不难看出,膝关节周围有很多支撑其正常活动的韧带和肌肉,膝关节发生病变,疼痛或者关节功能出现障碍易导致股四头肌萎缩,同时股四头肌的萎缩又会加重膝关节的病变,二者互为因果[11],所以膝关节周围局部取穴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使关节肌肉得以濡养,有利于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临床上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穴时是以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相配合的,其作用主要是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散寒祛邪除湿及通络止痛,且疗效显著。但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很复杂,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分型标准,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多从膝骨性关节炎分型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同时我们作为临床医师,在今后的针灸治疗中,重点要祛邪扶正,注重补益肝肾气血,促进经络畅通,还要“三因制宜”,在不同的地区,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结合其不同的发病机制,合理地选用相对应的治疗方案。

[1]全汉强,郭钦源,曾红军.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诊疗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6):834-835.

[2]李光弟,白松,宋恩,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及诊治的哲学思维[J].临床医学论坛,2012,33(8B):54-56.

[3]刘晴,刘维,吴沅皞.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选穴规律现代文献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11):824-826.

[4]傅健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取穴规律初探[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马妮.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近十年研究进展及贺氏火针治疗的初步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99.

[6]卓金锁.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7]张嘉倩,刘淑清.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7):103-105.

[8]胡玲.经络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64-65.

[9]王新军,沈明球,刘俊昌,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研究现状[J].新疆中医药,2011,29(3):77-80.

[10]赵丹江.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治法综述[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8):76-78.

[11]苏昶,李涛,付伟.针灸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8):69-70.

(编辑:张世霞)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on acupuncture points of knee osteoarthritis

Qiu Qiao,Tian Yuefeng
(Shanxi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iyuan Shanxi030024)

Objective:Through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acupuncture pointsof knee osteoarthritis,to analyz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features of knee osteoarthritis,so as to guide clinical well.Methods:Mainly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trieval,nearly a decade of clinical literature reports about knee osteoarthriti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were collected.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of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dicussed.Results:137 paperswere involved.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acupoints and positive stimulate pointswas 61,total frequency ofacupointswas937.And tenmeridianswere involved.The charactersof acupuncture points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s follow:the acupoints amount of Bladdermeridian was the most and acupoints of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were selected most frequently;most of acupointswere along low limbs around the knee joint.Conclusion:The principle of selecting points about knee osteoarthriti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is along meridians and local point selection.And the role is to nourish the liver and kidney Qi,dispellingwind-cold damp pathogen and activatingmeridians to stop pain.

knee osteoarthritis;acupuncture;characteristics of selected points;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R274.9

A

1671-0258(2016)06-0054-03

邱桥,在读硕士,E-mail:349690492@qq.com

田岳凤,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tyfsx@163.com

猜你喜欢

选穴膝骨性腧穴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选穴规律研究
膝骨性关节炎的自我康复
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