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杜拉斯《情人》中的象征意象

2016-08-15姬徐田子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渡河情人

姬徐田子

内容摘要:在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出版34年后,玛格丽特·杜拉斯于1984年发表了《情人》,而这部小说成为了她一生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极为大胆地袒露了她青春时期的一些往事。在某种程度上,杜拉斯的这部作品其实就是在回忆中剖析自己的过去。那些零散的记忆片段拼凑成的画面在小说中一点一点地清晰起来。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很多象征意象的写作手法,本文主要分析其中两个:“呢帽”和“渡河”,从而探讨它们在文中的意义。

关键词:《情人》 象征意象 呢帽 渡河

一、“呢帽”与成长

小说中女主角的软呢帽是她奇异服装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实这是一个男人的帽子,“在那个时期,在殖民地,女人、少女都不戴这种男式呢帽。”因此,女主角因为这个帽子而变得与众不同。再加上她身上其它不符合她年龄的衣服(哥哥的皮带,妈妈的裙衫),就使她显得更加奇怪了。然而,这样的装扮又好像就是她的风格,因为她自己也很喜欢她的新样子:“我本意就是这样。只有这双鞋,我觉得合意,就是现在,也是这样,我愿意穿这样的鞋,这种高跟鞋还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穿,它好看,美丽,以前我穿那种平跟白帆布跑鞋、运动鞋,和这双高跟鞋相比都显得相形见绌,不好看。”像很多青少年一样,她试图通过自己的选择来使自己变得独一无二。戴上这个玫瑰木色的呢帽后,她就完全不一样了,她感到自己变成熟了。我们可以把这个帽子看成是女主角“一夜长大”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象征。

这个帽子同时又是女主角盲目崇拜喜爱的东西,它激起了她的欲望,让她可以抓住周围人的目光。这个帽子所具有的朦胧吸引力,既纯真又有一种撩人的魅力,所以很快,它就会给姑娘带来一场相遇。事实上,她与中国情人的相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奇怪穿着。当中国人第一次看到她时,就是被姑娘身上男式的帽子和金色的鞋子吸引到的。

这样的穿着是姑娘的母亲为她搭配好的,也是经过姑娘自己同意的。因为在她的家里,生活已经很艰苦,母亲不得不给她买这样的帽子,给她穿这样的鞋子和一条几乎透明的,母亲穿过的真丝裙衫。她生命里的这个新的阶段同样标志着她开始获得自由了,她可以摆脱这个家的束缚了。从这一刻起,她要为家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了,没人再来反对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这个玫瑰木色的呢帽,既是一种美丽的代名词又是一种决心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它帮助女主角跨越了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或者说它和“渡河”是有相同的意义的。

二、“渡河”与人生

事实上,“渡河”是女主角,也可以说是作者生命中一个极为关键的事件。它相当于生命中两种状态或者两个阶段之间的一个“通道”,一个“过渡”。玛格丽特·杜拉斯将这条重要的河流所体现出来的启发性的观点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湄公河被描绘成一条凶猛的大河,好像什么都无法阻止它奔流不息地投入海洋的怀抱,“激流是那样凶猛有力,可以把一切冲走,甚至一些岩石、一座大教堂、一座城市都可以冲走。”这种可怕的景象很快引起了姑娘的恐惧感,“我总是害怕,怕钢缆断开,我们都被冲到大海里去。我怕在可怕的湍流之中看着我生命最后一刻到来。”这条通往人生另一个阶段的“通道”,表面看上去没什么,然而对于两个情人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甚至是一生的。他们将会慢慢地被这河水巨大的浪潮淹没。在每一次渡河之后,一些东西就会消逝了,就好像为了支付渡河的费用而必须花费了。我们像是亲眼目睹了杜拉斯青春逝去的样子,看着她是怎样穿着奇怪的衣裳忽地一下子就长成了大人。

一切都各就各位,似乎已经给两个情人准备好了可怕悲伤的未来,因为湄公河并没有把他们带向更好的生活,而是把他们的感情带向了虚无和不了了之。“湄公河和它的支流就在这里汹涌流过,注入海洋,这一片汪洋大水就在这里流入海洋深陷之处消失不见。”

三、结论

我们可以在杜拉斯很多作品中看到大量的象征意象,然而在《情人》这部小说中,这些象征意象却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它们用不同的方法影响着小说的发展和主题的诠释。“呢帽”和“渡河”这两个意象组成了小姑娘生命中变化阶段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她成长的补充内容,对其以后的人生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

猜你喜欢

渡河情人
关于“小船渡河”中最短位移下的时间问题
西红柿:我的完美情人
“鸟人”
众猴渡河
善为『竹筏』巧『渡河』——谈过渡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四渡河大桥:划过天际的最美“彩虹”
情人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