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政工作机制

2016-08-15洪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应思政

洪涛

面对当今社会的教育现状,高校中的思政课也受这一现状的影响,处于一种困境,那么我们教师应如何面对这一现状,又如何对高校思政课进行改革呢?这两个问题成了目前很多教师关注的热点。如今,现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被推出,教师们才对如何改革思政课教学有所想法和方向。要想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正确的教学思想去进行教学改革。

一、以人为本对于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所谓思政课的以人为本,实际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用德育作为培育主体的方式,这种做法是最恰当的,也是最有效的。在传统的思政教学中,许多教师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例如:一些教师在上思政课时,仅仅将课本上的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社会价值理念灌输给学生,将传统的品德思想教授给学生,而没有去真正地“育人”,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就是错误的,且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不会起到帮助作用,反而会另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厌烦,得不偿失。那么,思政课到底该怎么上?其实很简单,教师在上思政课时,只需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并深刻理解这一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在我们人类社会,人就是中心,以人为本本来就是社会的原则。所以在高校中,以学生为本是教学的基本原则,高校的所有设备设施,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都应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中心去进行教学建设。高校的思政课的教学要以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去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得与学生发展的需要相关,符合学生内在外在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可以正确地去引导大学生去健康地发展,并可以判断分析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尺度。所以教师应该时刻记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上能够围绕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去教授思政知识,才能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做到最佳。

三、如何在思政教学中以人为本?

我们教师都应了解以人为本在思政教学中的重要性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在思政教学中进行以人为本呢?其实要想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重点在于要确立学生为教学中的主体,思政课的改革必须要建立在此基础上,但如果想落实这一改革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需联系学生的实际学情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关注学生,课堂做到贴近学生。现在的大学生都有自主选择意识,他们并非像小学生那样,他们关注生活中,社会上所发生的时事热点,所以教师应将时事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首先要做到贴近学生,教师才能收到学生的认可,学生课堂上才会跟着教师后面去学习知识,这样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升。

(二)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

大学生面对如今传统的教学教材已经觉得枯燥无味,上课时没有积极性,不会主动地去认真听课,所以教师应采用方式改变这种现象。由于大学生对社会时事热点较为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教材上的基本理论与生活中的发生的实时案例相结合,贴近生活去讲解知识点,从而可以使传统枯燥无味的教材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也会因此感兴趣,教师才可以更好地进行育人的教学计划。

(三)创新自己的教学形式

教师要避免总是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去对学生进行教学。若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就需要教师自己去设计丰富多趣的教学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兴趣,学生有了热情才能更好地去进行教学。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有趣特别的教学模式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可以去自主探索,创新一些有趣且不脱离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例如:实践式教学,研究性教学,讲座式教学,讨论性教学等,都可以在以学生为本的核心基础上去实施。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出来,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使学生学习的本质状态发生了改变,学生才真正地变为主体,变为学习上的主人。从而,教师也就达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

总而言之,高校思政课上的教学,必须要注重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学生才能真正在思政课上学到如何去做人,如何分辨社会价值观的好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现思政课真正的价值所在,而不是觉得枯燥无味,毫无意义。我国高校思政教师倘若都可以做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去进行教学,并可以做到持之以恒,那么我国的大学生将来都应该可以成为社会上有价值的人,成为可以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栋梁。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应思政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