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密孟府档案 弘扬母教文化

2016-08-15罗国燕边茂春

山东档案 2016年3期
关键词:邹城市孟母教子

文·罗国燕 边茂春

解密孟府档案 弘扬母教文化

文·罗国燕 边茂春

走进孟府赐书楼——档案室,翻阅孟府档案,就会看到各类公文函件、府务记录、地亩地租清册、封赠圣旨、族谱家志,史料古籍。涉及皇帝嘉封、政务管理、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以及地方政府和家族管理,是当时社会历史的缩影。较为珍贵的是清雍正时期的《三迁志》、清同治时期编修的《孟子世家谱》,清光绪年间的《重纂三迁志》以及清代颁封孟府的敕命文书等,这些资料作为国内仅存的孟氏宗族私家原始真实的历史档案,成为研究孟子、孟氏家族,儒家文化,母教文化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孟母教子的影响颇为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载有“断机喻学”“杀豚不欺子”“不敢去妇”等故事;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载有孟母“三迁教子”“去齐就礼”等故事,并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谈孟母离不开母教文化。作为孟子的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邹城市,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十年举办了中华母亲文化节,极大的弘扬了以孟母为代表的母教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孟母(公元前392~公元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邹国人。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孩子成长的外部环境到学习的内部规律,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孟母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她的教子方法至今有着楷模作用,仅从档案资料中列举几例:

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释文)孟子的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仉氏不再结婚。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宰杀猪羊的事。孟子妈妈知道了,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断杼教子: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译文)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买肉啖子: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买肉啖子: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译文)孟母对于孩子品格的成长同样十分看重,她的“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至今让后人赞叹。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以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孟母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孟庙的启圣寝殿是供奉孟子母亲仉氏的殿堂。殿的西侧是民国十四年毕庶澄所立《母教一人》石碑。“母教一人”既称赞孟母是倡导母教的第一位母亲,也表彰孟母是母教中做的最好的一位母亲,在孟子的身上处处可以感受到母爱的光辉。后人把孟母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孟母位居“贤良三母”之首。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屡加封谥,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孟母被追封为“邾国宣献夫人”,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

孟母去世后,与孟子的父亲合葬于邹城北25里的马鞍山麓,后人认为孟子成名,是孟母三迁教子之功,故林地称“孟母林”。孟母林东向与孟子林遥遥相望,占地578亩,山上山下遍植桧柏,古木葱郁、浓荫蔽地,墓冢累累,已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孟子故里邹城市,至今仍保留着马鞍山孟母墓、凫村孟子故居(建国后划归曲阜)、孟庙内孟母殿、庙户营三迁祠等祭祀孟母的宣传母教文化地方。

走出孟府档案室,我在想:孟母不只是注意儿子的起居冷暖,更不厌其烦地以“言教”和“身教”来完善儿子的人格。重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环境。做事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做人是要诚实,所谓"言必行,行必果”。“礼让为先”“以天下为己任”等等。天下谁人无母亲?天下谁人不受母爱?天下谁人不爱母?母爱,爱母,是人之天性,是爱心的起点和基石,是实现中国梦的初始源泉。这对于承传中华美德,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对于提高人母的素质、对于家庭的和谐、对于培育全社会的爱心,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准都具有现实意义。回眸中华民族的历史,孟子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中华贤母形象,是教育子女的母亲典范,孟母堪可作为中华母亲的形象代表,用以彰显母亲的伟大和伟大的母爱,激励一代代母亲,激发作为人子的爱心、孝德。 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有着历代相传的孟子生日纪念,而且在明万历本《三迁志》等文献中有相应的依据。邹城每年在孟子生日举行的中华母亲文化节,让我们有了一个母教文化交流的平台,我们纪念孟母并让母教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邹城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邹城市档案学会)

猜你喜欢

邹城市孟母教子
铁匠教子
《颜氏家训·教子篇》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
孟母断机
山东省邹城市飞行画室学生作品展示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
教子无方
新孟母三
孟母断机子虚
孟母教子
“不靠谱”的教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