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

2016-08-13皇甫娟

电影文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功夫熊猫视听语言动画电影

皇甫娟

[摘要]从2008年《功夫熊猫1》上映至今,功夫熊猫系列已经陆续推出了三部作品,这只圆滚滚的大熊猫陪伴影迷度过了八个年头。从《功夫熊猫1》开始,该系列就建立了广泛的观影群体,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影迷的口碑。在系列动画电影的制作上,好莱坞无疑走在了全球的前列。其成功经验无疑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功夫熊猫》系列则是一个良好的范本。文章从自我追寻的主题、草根英雄的冒险、华丽的中国元素三方面,分析《功夫熊猫》系列的视听语言。

[关键词]《功夫熊猫》;梦工厂;动画电影;视听语言

从2008年《功夫熊猫1》上映至今,功夫熊猫系列已经陆续推出了三部作品,这只圆滚滚的大熊猫陪伴影迷度过了八个年头。从《功夫熊猫1》开始,该系列就建立了广泛的观影群体,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影迷的口碑。《功夫熊猫》的视觉语言堪称华丽,从热闹的打斗场面到安静的禅修之境,动静之间彰显了导演对视觉语言的掌控;而在听觉语言上,《功夫熊猫》也十分丰富,从幽默的对白到精益求精的声响效果,以及对中国传统五声调式音乐的运用等,都为影片的听觉语言加了分。

在系列动画电影的制作上,好莱坞无疑走在了全球的前列。从《玩具总动员》《怪物史莱克》到《冰川时代》等,好莱坞不断用自己成熟的制作系统,反复榨取着成功之作的市场价值。梦工厂作为好莱坞顶尖电影制作公司之一,其在动画电影领域的成功,无疑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具有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系列,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文章从自我追寻的主题、草根英雄的冒险、华丽的中国元素三方面,分析《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

一、自我追寻的主题

贯穿《功夫熊猫》系列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对自我的追寻。追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动力,更是一个终极性的文化命题。人类追寻精神通过艺术审美途径被转译为中外文学中一个基本的母题模式。《功夫熊猫》虽然将背景设定在中国古代,但其对自我追寻的主题,却具有跨越时代的普世性。

在《功夫熊猫》中,主人公阿宝始终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Who am I”。从《功夫熊猫1》中阿宝被设定为面条店老板的儿子,他就开始了艰难的追寻过程。在被选为神龙大侠之初,不仅师父和悍娇虎等师兄弟不认同阿宝,阿宝自己也不认同自我,这就造成了他的内心形成了强烈的身份迷失。与之类似的,在《功夫熊猫2》中,阿宝在看到沈王爷翎羽上的图案时,同样对内心的自我认同产生了动摇。而阿宝追寻自我的过程,也正是一次次突破心理障碍,并不断打败强敌来实现的。从打败大龙拯救和平谷开始,阿宝对神龙大侠的身份开始产生认同。而在打败沈王爷带给中原大地和平后,师父和五侠都看到了阿宝的潜能,对其神龙大侠的身份坚信不疑,阿宝也认同了这一身份。所以在《功夫熊猫3》出场时,阿宝是受人爱戴的神龙大侠,而浣熊师父则要让他产生另一重身份认同,即阿宝是功夫的传承者,要将功夫广泛传播、发扬光大。阿宝显然不适应自己变成师父的角色,他对悍娇虎等深谙武学之道的盖世五侠的训练一塌糊涂,让他尝试教别人功夫,更是无从提起。但在天煞就要进攻的逼迫下,阿宝作为师父的潜能也被激发出来。他训练熊猫村的大小熊猫,因材施教,正如浣熊用包子训练自己一样。而他的这些徒弟,也在其与天煞的战斗中,成为扭转局势的力量。《功夫熊猫3》结尾熊猫村众人在广场的演武场面,说明功夫已经深入人心,阿宝作为师父无疑是合格的。阿宝在系列电影中,也从一只不会功夫的熊猫,逐渐成长为功夫高手甚至是一代宗师。

在亲情层面,阿宝对身份的追寻也从未停止。在《功夫熊猫1》中,阿宝是面条店老板鸭子的儿子。鸭子爸爸告诉阿宝他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阿宝对此也从未怀疑。阿宝虽然不喜欢鸭子爸爸给他安排的贩卖面条的工作,但内心深处对这个爸爸的认同却从未动摇。而在《功夫熊猫2》中,沈王爷军队的孔雀徽章使阿宝的儿时记忆涌上心头,一个与自己长相相似的母亲形象开始频繁出现,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鸭子爸爸的儿子。而鸭子爸爸也非常坦诚,告诉了阿宝他的身世。阿宝虽然意识到自己是被鸭子爸爸收养的,但他对爸爸的情感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分毫,而他内心中也开始有了隐隐的期待,那就是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而《功夫熊猫3》则顺着这个思路下来,让阿宝与李山相认。李山为了让儿子躲避天煞的追捕,欺骗他说自己会气功,并带领阿宝回到隐秘的熊猫村。但真相被戳破后,阿宝对父亲产生了严重的不满,这使他对难得找回的亲情产生了怀疑。但李山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坚定地留下来与阿宝并肩作战,阿宝在生父李山和养父鸭子身上,得到了双倍的亲情,这也使他追寻亲情的旅程,得到了完美的结局。

在两性关系上,《功夫熊猫》系列涉及不多,片中的女性角色也较少。不过,影片还是设置了阿宝与悍娇虎之间的暧昧关系。熊猫与老虎在现实中是不能交配的,而熊猫的温顺与老虎的凶悍之间也天然具有一种反差感,悍娇虎对阿宝的感情经历了一条从厌恶到喜欢的发展之路,其温柔的一面才渐渐流露。电影中不仅阿宝在成长,悍娇虎也在渐渐成熟。在《功夫熊猫3》中,新的女性角色熊猫美美加入,这个女性对阿宝有很大兴趣,其一出场就上演了“调戏”阿宝的桥段。但可以看出,电影主创们令美美成为第三者加入到阿宝与悍娇虎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令剧情的发展走向变得具有多种可能性。

二、草根英雄的冒险好莱坞是一个造梦的工厂,其生产的人物中,英雄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类。英雄是一种立足现实又指向未来的愿望理想和行动力量的化身,人们心中永远葆有英雄崇拜的情怀,也正因为如此,英雄叙事仍然是后现代消费时代电影影像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母题。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美国队长……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出现在电影中,闪耀着英雄主义的光辉,投射出美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功夫熊猫》中塑造的阿宝,可归入草根英雄的行列。之所以说他是草根英雄,是因为阿宝并非出身名门,而鸭子爸爸对他的期望也只是执掌面条店,继续这份能够糊口的小本生意。然而阿宝却并不安分,他有着自己的功夫梦。在误打误撞飞入神龙大侠海选现场后,乌龟大师发现了阿宝身上的潜力,他的英雄之旅也由此开始。

阿宝与好莱坞经典的超级英雄有着很大的差别,甚至可以将其归人“反英雄”的行列。反英雄(anti-hero)是与英雄对立的一个概念,作者通过这类人物的命运变化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证伪。英雄是完美的,“反英雄”人物身上则有许多缺点,但他们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英雄的完全对立面。从《全民英雄》,到《守望者》《海扁王》……美国英雄影片通过塑造不完美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来唤起观众的新鲜感。阿宝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好莱坞反英雄的队伍,他形体肥胖,动作缓慢,一心烦就只靠吃东西来发泄,但这些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英雄。他具有博爱之心,而且顽强不屈服,遇到再强的对手也全然不畏惧。对待将自己的家庭拆散的沈王爷,他仍然可以做到平心静气;在强大如天煞者面前,阿宝选择舍己相杀的手法来将天煞带回灵界。系列电影将阿宝塑造成为“反英雄”人物,使其具有更加人性化的一面。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中折射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等都具有鲜明的美国特色,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缩影。反英雄对英雄的解构,体现了美国文化从精英向大众层面的过渡。

此外,在阿宝的身上,个人英雄主义并不十分突出。阿宝每一次的成功,往往都得益于团队的帮助。虽然阿宝扮演了终结者的角色,完成最后一击,但此前的过程中,团队的作用更大。盖世五侠是阿宝最得力的帮手,无论是帮忙潜入,还是收拾小喽啰,都不在话下。在对战大龙、沈王爷等对手时,他们也可以帮助阿宝争取时间。阿宝的成长还离不开引路人的帮助,其中最重要的要数乌龟大师和浣熊师父。乌龟大师看到了阿宝的潜力,选他为神龙大侠,并给其指点。如,乌龟大师在桃树下对阿宝说:“Quit,dont quit.Noodles,dont noodles.You are too concerned withwhat was and what will be.Theres a saying.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is a mystery,but today is agift.”乌龟大师的话点醒了灰心丧气的阿宝,使阿宝重获前进的动力。而浣熊师父则言传身教,教会了阿宝功夫的秘诀,从“灵犀一指”到“内心平和”,浣熊师父把自己知道的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阿宝。羊仙姑也是阿宝的引路人之一,她利用针灸救治了阿宝,并提示阿宝正视自己的过去。与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孤胆英雄不同,阿宝的身上往往集合了族群、团队的智慧,他的胜利也是团队式的胜利,而非个人主义的胜利。

三、华丽的中国元素

在进入全球化的当今时代,莱坞电影对中国元素的运用越来越丰富,手法越来越娴熟,态度越来越诚恳,“中国元素热”在好莱坞愈演愈烈。这既可以看作是好莱坞用东方元素、异域特色来吸引本地观众的策略,也可以看成是好莱坞对新兴市场的讨好行为。《功夫熊猫》系列对中国元素的运用,达到了“华丽”的程度,除了故事内核仍旧是好莱坞模式,其言说的方式,完全是东方化的。

中国元素可以说渗透在影片每一个角落。从人物的服装,到居住的房屋,吃的包子、豆腐等食物,处处都是中国元素的展现。并且,这种展现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深入到了文化的层面。如,《功夫熊猫1》中,父亲告诉阿宝,祖传靓汤的秘方“the seeret ingredient is nothing”,也就是没有秘方。并且,父亲告诉阿宝,“To make something special,you just have to believe its special”,这与神龙秘笈是空白卷轴如出一辙,真正的秘密就在于相信自己。阿宝在领悟到这个秘密后,利用借力打力、无招胜有招,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大龙,拯救了和平谷的百姓。而在《功夫熊猫2》中,阿宝所领悟到的武功绝学就是“内心平和”,这种源自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物干扰,与中国道家追求的空灵之境一脉相传。而在《功夫熊猫3》中,中国武术中的气功,成为贯穿影片叙事的灵魂。拥有强大的气使天煞可以从灵界穿越回凡间,也使他拥有了非凡的力量。气功即使在中国,也是处于玄之又玄的层面,但其在民间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号召力。而好莱坞将气功文化直接拿来,并充分发挥,使其成为类似西方的魔法一样的强大力量。

在《功夫熊猫3》中,观众还可以看到中国的玉文化。天煞在吸收一众功夫高手的气之后,这些大师就变成了挂在天煞腰间的玉佩。中国人认为,玉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佩戴玉有助于延年益寿,同时,玉也是等级的象征,还具有宗教的象征意义。天煞在吸收高手之气后,这些高手幻化的玉佩还可以受他控制,成为玉石傀儡,这进一步增加了阿宝击败他的难度。此外,天煞把其他的高手变成的玉佩都挂在腰间,而独有乌龟大师的玉佩一直悬在颈上,这也显示出乌龟大师的等级最高。此外,书法、山水画等元素,也被《功夫熊猫》系列充分发掘。如,在《功夫熊猫3》中,卷轴中乌龟大师对天煞的讲述中,画面以水墨形式呈现,且图上皆配有题字、印章,可谓书不离画、画不离书。飘逸的书法配合水墨画卷,其美妙程度令人叹服。由此可见,《功夫熊猫》系列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已经远非流于表面,而是达到了深入文化层面的程度。

国产动画电影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它承载了我国几代动画人的心血与雄心。但在现代动画领域,我国动画电影界的优秀作品屈指可数,而成为系列的更是少之又少。反观好莱坞,利用其成熟的运作体系,在不断地推出优秀系列动画。对《功夫熊猫》系列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解码好莱坞的成功模式,从而为中国电影界吸收先进经验,推动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功夫熊猫视听语言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