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治疗

2016-08-13申翠红河南省许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许昌461000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鸡仔雏鸡鸡群

申翠红(河南省许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0)

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治疗

申翠红
(河南省许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0)

鸡支原体病也被称作慢性呼吸道病,是通过禽败血支原体引发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此病特点为病势发展慢,时间长等,临床上的特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通过大肠杆菌产生的多发病往往被称为鸡大肠杆菌病,如脐炎、气囊炎等。在肉鸡养殖中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极为普遍,这种病症产生将大大提升病死率,甚至可达到70%左右,为此,必须重视两者混合感染治疗方式的选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肉鸡死亡率,才能降低对养鸡业的影响。

鸡支原体;大肠杆菌;治疗方式

1 材料与方式

1.1病例分析

某养殖场引进AA肉雏鸡20 000只,2日龄雏鸡死亡数量为60只,腹水、黑脐为解剖检验结果,尿酸盐沉积现象在少数雏鸡内脏存在。本养殖场选取的开口药主要成分为庆大霉素,用药4 d后,鸡群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且有效控制了其死亡率。但在10日龄ND-IB二联苗点眼免疫后呼噜、甩鼻、拉稀等病症在鸡群内大量出现,3 d后死亡率骤增,鸡群状态急剧下降。

1.2剖检变化

早期死亡病例:内脏实质器官充血、淤血、肝肿大现象极为明显;

大量死亡阶段病例:气管内可渗出黏液性物质、心包膜厚度增加、肝脏肿大易碎(其上包裹一层灰白色纤维素膜)等。

1.3实验室诊断

1.3.1采集病料与抹片镜检无菌病料可选用典型病状的病、死鸡气管、气囊渗出物、鼻甲骨等,实施涂片,染色及镜检需通过化学固定后再选取革兰氏染液等操作。

1.3.2分离鉴定、纯培养病原体病料以典型症状鸡只心血、肝脏为主,通过无菌作业方式在肉汤培养基、SS培养基等方法上进行接种,随后把它倒扣到恒温箱(37℃)内进行24 h培养,之后通过无菌方式进行相关病料选取,如病死鸡气管等,在PPLO肉汤培养基等方法上直接接种,观测工具以解剖显微镜为主,选取此工具能够有效降低观测遍数,如菌落无法生存,则可去除。利用以上培养基进行疑似菌落的选取,随后进行革兰氏染色等。

1.3.3生化试验由纯培养基内进行单个疑似菌落的选取,随后将其向生化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如乳糖、麦芽糖等。培养需恒温进行,温度为37℃,时间为48 h。

1.3.4致病性试验选取3周龄健康鸡仔15只,进行2组划分,12只为试验组,3只为对照组,要求将0.1、0.5、1 ml细菌肉汤培养液分别注射到实验组鸡仔鸡肉内,且0.2 ml注射到腹腔内。对照组无需任何注射。

1.3.5血清学诊断首先,抗原。通过浓缩、染色等方式,将MG S6株牛心汤培养基物进行蓝色菌体悬浮液制作。其次,抗原在使用前10 min才能由冰箱内取出,确保抗原温度与室温相符后,可进行均匀振荡,随后在玻璃板上滴2滴抗原液,并在鸡翼位置采血,只需1滴即可,随后与抗原均匀混合并在平板内放置,除此之外,还需进行对照作业,如通过1滴抗原+1滴阳性血清进行分析。

3.构建资金计划管理责任体系。通过年度资金和月度资金计划,明晰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在资金管理上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向,规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时间,建立考核方案,并将考核结果融入到年度考核结果中。

1.4药敏实验

采取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红霉素等,药敏试验可通过常规纸片法进行。

1.5防治

1.5.1病发后的有效处理一是隔离,对病鸡与可能是病鸡的鸡仔进行隔离,如鸡舍封锁等,且做好消毒工作;二是强化饲养管理,对鸡舍环境及时改善,要求对粪便等进行迅速清理,做好通风工作,减少有害气体威胁,且对病原体达到稀释作用;三是环境、饮水消毒工作需全面控制,以此有效控制病情。

1.5.2治疗方案与用药根据上述分析,在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情况下,可选取赛福康、感康、妙富等药物添加到饮水内,每天仅需1次,5 d连用。

2 结果及分析

2.1初步诊断

按照流行病学原理分析,该养殖场肉鸡病症诊断为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2.2实验室诊断结果

2.2.2分离鉴定及纯培养细菌结果具有如表1所示。

表1  各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

由上表1得出,鉴别培养基内菌落特征等同于大肠杆菌菌落特点,鸡血清培养基内菌落特征等同于鸡支原体菌落特点。

2.2.3生化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得知分离纯培养取得的细菌与大肠杆菌生化培养特征相符,由此得出此细菌为大肠杆菌。

2.2.4动物回归试验其结果分析,24~72 h之间试验组12只鸡仔呈现出发病状态,其中72~96 h之间为7只,对照组3只鸡仔呈现出健康状态。由此可见,致病菌株得到了分离。

2.2.5平板凝集试验结果蓝色凝块可在2 min后出现,其反应呈现为阳性,则说明此鸡群呈现出鸡支原体病症。

2.2.6药敏试验结果通过药敏试验及药物治疗,肉鸡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2.3防治措施

鸡支原体病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病症,其传播方式可分为水平、卵垂直两种,为此在雏鸡选择时,要求其生产种鸡应具备较低支原体阳性特征,由本质方面避免支原体感染雏鸡问题产生。

鸡舍环境清理工作需在引进鸡仔前进行,防疫、隔离、消毒工作在雏鸡环节极为重要。每周可选取质量不错的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次数一般为2到3次,以此将粉尘内的支原体等有害物质含量有效降低,降低对雏鸡呼吸道的伤害。但消毒作业不得在疫苗免疫几天进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一步普及科学养鸡知识的过程中,人们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传染性疾病愈加重视,但在防治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时往往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现象。进而治疗难度增大,尤其是两者混合感染情况下,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疗极为关键。为此,本文以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分析、探究,得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为降低发病率、降低死亡率提供了可靠依据。

[1]殷小毛,金宏,张永良,等.鸡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01)

(编辑:晏兵兵)

S858.31

B

1006-799X(2016)09-0110-02

申翠红(1978-),女,河南许昌人,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鸡仔雏鸡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老母鸡
SPF鸡如何定期监测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我家的那些鸡
我家的那些鸡
优选雏鸡四法
小鸡仔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