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仙人洞村:恢复传统文化的真意

2016-08-12

中国国家旅游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态村仙人洞神灵

仙人洞村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聚居地,也是生态村的第二个试点。村子位于“世界最大岩溶湿地”普者黑境内,本身就是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的一部分,风光极美。

生态项目团队进入村子时,村民还以打鱼为生。团队对村寨进行了规划,设计了中心场地、入口,并对民居进行测绘。村中保留土基墙、青瓦的木头房,每间有三隔,耳房是一间凌空而架的小阁楼,是姑娘们的“花房”。

仙人洞的撒尼人性情开朗活泼,夜晚无事总爱一拨一拨凑在谁家唱歌跳舞。爱热闹的天性,使当地人对旅游开发的变化适应得很好,现在的歌舞表演基于唱跳的既有传统,村寨表演队也有根据原来的唱跳小团队来划分。

建设生态村,仙人洞的毕摩想恢复祭祀。彝族祭祀的神灵名目很多,祭祀要到相应神灵所在的地方去,包括山林间、住宅边、居室内。“文革”时期神灵祭祀处尽皆被毁,如今连毕摩都不知道他们的水神、山神、牛神、火神、石神长什么样。毕摩提出让项目组给他们画一画,而项目组也不知道这些神确切应该长什么样,只好参考彝族神话和史诗试着画出来,不想毕摩和村民都很满意,认真地按照过去的时间开始祭祀项目组所绘的神灵,即使开发旅游之后,也坚守着禁止外人进入祭祀场地的传统。尹绍亭说:“这件‘假戏真做的事让我们感到很有趣。它的载体是不是本来的,是创造的,但意义却恢复了。”

仙人洞村自己举办赛装节,周围不同民族的寨子都来参赛。“有一次,和我们同去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服饰专家,平时也在巴黎的秀场上当评审,到了赛装节,一时兴起说也来当个评审。就这样,彝族、苗族、壮族的队伍,在仙人洞大广场走了一场国际时装秀,这场秀的最佳服饰奖评给了仙人洞村的老年组,在巴黎见惯最时髦衣饰的评委说,他们的服装都是手工制作,传统才是时髦。”

在生态村的5个试点中,因为自身的特点,仙人洞村得以兼顾文化传承与旅游,至今发展情况不错。月湖村和南碱村也都保留了自身的文化特质。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村民们在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依然说本民族的语言,穿本民族的服饰,遵守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按本民族的规矩办事,沿袭着本民族的生活方式。

云南生态村的建设已有十几年,其间也有很多让人“恼火”的事。现在乡村保护与建设十分流行,作为“过来人”,尹绍亭认为,乡建应该注意年轻人的文化传承,提高文化自觉;同时不要过度强调旅游,最好协调各方意见形成一个整合平台。

猜你喜欢

生态村仙人洞神灵
仙人洞村
《庐山仙人洞》粉彩瓷瓶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霞溪村水土保持生态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国外生态村生态理念实践及启示
游仙人洞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半山有洞曰来仙
鹰潭市审计局成立了“文明生态村”帮建工作组
神灵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