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东北特钢“逼债”要有市场眼光

2016-08-11蔡恩泽

上海企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特钢刚性恐慌

蔡恩泽

连日来,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已发酵为一个公共事件,一些投资者试图通过“闹”的方式来实现刚性兑付,其实是缺乏市场眼光。

首先,东北特钢债券违约是因连续投资,导致债务负担一直较重,偿债指标较差。中债资信分析报告显示,从2008年起,东北特钢大连基地搬迁改造,导致公司债务负担大幅上升,资产负债率从2007年的65.85%持续加重至2010年的87.35%。其后,东北特钢又新增大型材厂的投资,积累债务较重。债券违约之外,近年来,因为拖欠贷款,东北特钢先后九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双重打压之下,东北特钢背负沉重的违约负面包袱。这让投资人心生后顾之忧,实属情有可原。但是,也应看到东北特钢旗下上市公司抚顺特钢的业绩风采,在钢铁行业整体形势不佳的情势下,抚顺特钢却保持了良好业绩。根据上市公司年报,2015年抚顺特钢利润总额达到2.13亿,较2014年增长30%。这证明东北特钢的市场前景还是可观的。

其次,刚性兑付只治“标”不治“本”,且有一定的负作用。在债券违约时,刚性兑付虽然能够暂时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也能够缓解一时的社会矛盾和维稳压力,但是,对一个市场前景十分可观的负债企业采取极端的逼债手段,釜底抽薪,其实是被眼前的刚性兑付利益蒙蔽了长远的理性投资眼光,急功近利,丧失了对真正市场风险的判断能力。在目前投资渠道比较狭窄的资本市场中,像东北特钢这样能为火箭和潜艇提供优质钢材的有潜质的企业需要投资者把目光放远一点,不能一违约就感觉天要塌下来了。只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都能宽容一点,给债券违约企业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其赢利前景还是很乐观的。这需要投资者三思而为。

再次,刚性兑付并没有彻底根除矛盾和压力,而是将这种矛盾和压力转移、蓄积到别处。刚性兑付掩盖了市场有效的风险区分,使合理的风险溢价被株连,抬高了无风险收益率的水平,制造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使评级低但收益率高的债券大行其道,使评级高但收益率低的债券举步维艰,进而积累更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若错过对东北特钢的长远收益,按照当下这种势利短视的眼光,刚性兑付收回的投资总有一天还会在其他地方赔进去。

也许有人会说,“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既然是搞投资,就要有长远眼光,要钟爱自己投资的产品。既然是投资,就要耐得住寂寞。就像买股票一样,有时候被套牢了,但只要沉住气,待到市场放晴再出手,就能守得云开日出,赚个盆满钵盈。

事实上,近两年,虽然中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频繁发生,但债券持有人的实际损失率仍然相对较低。据统计,自2014年超日债开始,我国公募债领域发生的违约事件,多数通过展期、债务重组、承销商兜底等方式完成兑付,债券持有人的实际损失率并不高。

即便是实际收益损失一点,但因为债券的利率比较高,扣除损失部分,实际上还是比将钱投放到其他金融机构要多赚一点。

目前国际上对违约债券采取的处置无非是这样几种:一是适度延期,争取最小的处置成本而获得最大的回收率将是首选;二有风险缓释措施的,通过处置抵押物或者由第三方代偿也是较好的选择;三是债务重组,通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可以降低损失,但可能耗费较高的时间成本;四是破产清算,这样做简单易行,在国外债券违约处置中使用的比例也较高,但破产清算对投资来说,损失比较大。

处置违约债券,恐慌心理比起违约本身来说更可怕。作为虚拟经济,资本市场的隐匿性决定其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恐慌源,一不小心就会踩响恐慌的地雷,爆炸声和火药味迅速蔓延,市场倾刻间留下一地鸡毛。

恐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恐慌心理会让情绪极端化,人为地制造紧张空气,放大市场负面效应,堵塞了本可救助的市场通道,从而堕落为市场的无形杀手。

其实,有多少恐慌实际上是自己吓自己,就像在黑夜中走过一片坟场一样,心中有鬼。在恐慌心理作用下,人们的思维违反常识和常规,思路被“绑架”,大脑一片空白,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跟风走,随大流。人在猛然失去理智的时候,跟随别人的行为成为一种自我强制性行为。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违约事件不仅有利于推动信用债投资回归风险定价本源,实现风险收益的匹配,而且在中长期内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

因此,退一步海阔天空,倘若投资者放宽眼量,对东北特钢这样仍有市场潜力的企业“放一马”,不去火上浇油逼债,让其喘一口气,缓一下神,也许要不了多长时间,随着东北特钢盈利能力的增强,投资人的利益一定会得到更多回报。

猜你喜欢

特钢刚性恐慌
股价创历史新高!中国特钢行业王者“中信特钢”登陆A股
无电之夜
东北特钢再曝14亿中票违约10只债券违约涉本金71.7亿
陶瓷压机机械结构刚性对能耗影响的研究
技术创新能力刚性陷阱与超越路径分析
恐慌星期六Miya
因为恐慌,所以占有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