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如何将“脱欧”经济损失最小化?

2016-08-11张纲纲

南风窗 2016年15期
关键词:脱欧欧派英国政府

张纲纲

英国要想继续留在欧洲单一市场,保留金融护照权,就必须恪守欧盟的四大基石,即允许人员,货物,服务和资本在欧盟与英国之间自由流动。

6月23日,英国通过全民公投,选择脱离欧盟,举世震惊。脱欧,归根结底是笔“经济账”,但对不同的利益人群,比如政客、金融业者、普通工薪族而言,这笔“账”却是不同的。

股市大跌,英镑跳水,首相辞职,工党内讧,公投所引发的一连串反应,让人目瞪口呆。许多人惊奇地发现,虽然自己投了脱欧的票,但当脱欧真正变成事实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却发现不但心里没有准备好,而自己经济利益的蛋糕也可能越来越小。

脱欧后,不管是脱欧派,还是留欧派,不管大家之前的政见是多么的不同,但大家目前在一件事上却是高度的一致:那就是大家都对英国经济的未来感到迷茫。那么,英国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才能将“脱欧”的经济损失最小化?

脱欧派“算错”经济账

脱欧派在公投之前拉选票的时候,一直强调英国政府每年向欧盟上缴的财政收入,比从欧盟得到的要多得多。因此,如果英国退出欧盟,英国就会节省一大部分财政收入,而用在英国老百姓所关心的医疗、教育等方面。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以2016年欧盟制定的财政预算为例,2016年英国需要上交给欧盟的财政收入为194亿欧元,而英国从欧盟所收到的财政拨款大约为70亿欧元。这样一来,英国政府贡献的比获得的要多124亿欧元。表面上来看,英国似乎确实是吃亏了。对于这一点,很具有煽动性,脱欧派在进行宣传的时候,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

可是,脱欧派把一个关键的问题忽略掉了,那就是英国政府每年在同欧盟国家的贸易中所获取的税收收入是多少。实际上,英国政府每年因为欧盟这个统一市场而增加的财政收入,远远高于它向欧盟所上缴的份额。否则,亏本的生意谁做?

也正因为此,脱欧后预计英国政府财政收入下降的幅度,要远远高于因为脱欧所节省下来的那部分。两相比较,英国的财政收入在脱欧后反而会大不如以前。无怪乎6月28日,财政大臣奥斯本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时说,脱欧后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会下降,因此提高税率,削减财政开支是必须的。看来,对于英国的老百姓来讲,苦日子还在后头。

对于欧盟而言,因为英国的退出所留下来的预算黑洞,也需要得到及时填补。一个自然的办法,就是在剩下的27个成员国之间分摊。但是,欧盟的许多成员国,像希腊,西班牙等,面对本身应该上缴的那部分就已经捉襟见肘,哪还有能力承担更多的部分?所以,现实来看,英国脱欧所留下来的预算亏空,很有可能会在德、法、意等几个欧盟大国之间分摊。对于各自国内早就对承担过多而不满的脱欧势力而言,这势必又会落人以口舌,一场口水仗看来是难免的。

欧盟“制裁”英国不合算

英国脱欧公投尘埃落定之后,一些英国人担心,在今后与欧盟的双边贸易中,欧盟会针对英国,制定一些报复性措施。而英国以一国之力面对欧盟27国的报复时,将会毫无还手之力。这种担心不是没有什么根据的。欧盟内的许多成员国,对这次英国脱欧感到恼火。特别是那些原东欧阵营的成员国,更是放言英国将会为此付出代价。所以,真的到了双方坐下来谈判的时候,千万别指望人家会一团和气。

但是,也没有必要恐慌。

欧盟是英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向欧盟的出口几乎占到英国总出口的一半,为英国贡献了超过14%的GDP。因此,欧盟市场对英国的出口和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英国的出口、乃至经济增长,对欧盟有巨大的依赖性。正是这种依赖性,决定了英国即使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也不能轻易放弃欧盟这个巨大的市场。

那么,英国对于欧盟,其重要程度又如何呢?如果把欧盟市场作为一个整体,从欧盟到英国的出口占到欧盟总出口的18%。很显然,这个比例要远远低于从英国到欧盟的出口占英国总出口的比重。于是,一些人就认为,与英国出口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比起来,英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性要轻得多。因此,即使对英国进行贸易惩罚,自己吃亏也不会太严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但事实并不竟然。撇开欧盟不论,如果单看英国与欧盟内的一些主要国家的双边贸易,这些主要欧盟国家实际上更加依赖英国市场。2014年,英国向法国的出口占到英国全年出口的6.4%,而法国对英国的出口占到法国全年出口的7.0%。所以,与英国对法国市场的依赖比起来,法国更加依赖于英国市场。同样的情形,出现在像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欧盟主要国家身上。最为突出的是冰岛。英国2014年对冰岛的出口占到全年总出口的6.2%,而冰岛对英国的出口却占到了冰岛全年总出口的14.8%。这么来看,谁更需要谁呢?!

因此,保持良好的双边贸易关系,对英国、对欧盟都是有现实好处的。任何想对英国进行贸易报复的企图,必定不会得逞,而且会反噬其身。正是基于这层考虑,英国的老百姓对此不用太过担心。虽说脱欧对贸易的影响难以避免,但这种影响应该会在可控的范围内。

伦敦最担心金融机构外迁

金融服务业在英国的经济中占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2013年,英国对欧盟的金融服务业的出口达到创记录的194亿英镑,而欧盟各国对英国的金融服务业的出口仅为33亿英镑。两相抵消,光金融服务业一项就给英国带来161亿英镑的贸易顺差。

但金融业对于英国经济的重要性,还远不止于此。 因为金融服务业的发达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英国成为欧盟外的金融机构进入欧盟的首选地,伦敦也迅速成为欧洲、乃至全球的金融中心。伦敦金融业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而这其中近半数来自欧盟其他国家。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涌入,在进一步推动伦敦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伦敦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因为金融业,伦敦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而英国这次的脱欧公投,对于伦敦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来自欧盟以外的金融机构,之所以选择伦敦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桥头堡,除了伦敦在语言,法律、会计等配套设施上的优势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伦敦所享有的“金融护照权”。在金融护照权的允许下,来自欧盟以外的金融机构,只要在伦敦或英国其他地方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就享有在整个欧盟地区从事金融业的权利,而不需要到欧盟各个国家再分别设立当地的分支机构,从而大大减少了运营成本。

而英国脱离欧盟之后,这种特殊的金融护照权就自动失效。如果英国在与欧盟的脱欧谈判中,不能保留金融护照权,那么那些欧盟外的金融机构就必须在欧盟内寻找新的地方落脚。目前来看,爱尔兰的都柏林,德国的法兰克福和法国的巴黎是比较热门的候选地。

真的到了那一步,这对英国,特别是伦敦经济的打击,将会是不可估量的。公投结果出来后,虽然大多数金融机构还在持观望的态度,但是有些金融机构,像汇丰、摩根士丹利等立即宣布将会考虑把伦敦的一部分工作移到其他地方。一旦最后伦敦确认了将会失去金融护照权,那么将会有一大批外资金融机构效仿。到时候,伦敦将会掀起一股资本、工作岗位和人员外逃的狂潮,伦敦也将会一蹶不振。

也正因为此,保住伦敦的金融护照权,必须是英国和欧盟进行脱欧谈判时的重中之重。

如何将“脱欧”损失最小化?

按照《里斯本条约》的规定,英国必须在启动《第50宪章》后,才能开始与欧盟展开退出欧盟的谈判。虽然欧盟高层有不少人希望英国立即启动该机制,但是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明确指出,英国必须在弄清楚自己想要与欧盟保持什么样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之后,才会启动《第50宪章》。在此之前,英国绝不会贸然行动。

那么,英国到底想与欧盟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呢?换句话说,脱欧后英国面对欧盟会选择什么样的合作模式呢?目前来看,英国国内无论是脱欧派,还是留欧派,工党还是保守党,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英国必须继续留在欧盟这个单一市场内,伦敦必须继续享有金融护照权。现在的问题是,在不是欧盟成员的前提下,英国怎么能保证做到这两点?

现成的模式有两个:一个是挪威模式,另一个是瑞士模式。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但是挪威加入了欧洲经济区 (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作为欧洲经济区的成员,挪威与欧盟成员国一样,享受零关税,零贸易壁垒的待遇,同时还享有金融护照权。但这不是免费的,挪威政府得向欧盟缴纳一笔可观的费用。与此同时,挪威必须允许欧盟人员在欧盟与挪威之间自由流动。而且在这种模式下,欧盟制定的各项政策,不管对挪威是否有利,挪威毫无申辩的权力,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

而另外一种模式就是瑞士模式。瑞士也不是欧盟成员国,但是通过与欧盟展开一系列的双边贸易谈判,得以加入欧洲自贸区 (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EFTA),在欧盟市场享受欧盟成员国的待遇。但是,瑞士也必须允许欧盟成员在欧盟和瑞士之间自由流动。而且,瑞士模式下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丧失金融护照权。这是为什么瑞士的银行,为了在欧盟内做生意,却要跑到英国设立分支机构的主要原因。

对于英国而言,哪一种模式更适合呢?英国想要继续待在欧盟这个单一市场上,同时保留金融护照权。对于这两点,挪威模式可以满足。但是,英国又想在人员流动和移民上作出限制,这一点挪威模式提供不了。而且,在挪威模式下,英国政府对欧盟的各项政策毫无发言权,只有被动接受的份。这一点,对于那些想摆脱欧盟控制的英国人来讲,根本就行不通。况且,挪威模式下,英国需要向欧盟缴纳的费用和现在差不多,在这方面没有大的节省。

如果英国采用瑞士模式,英国对于欧盟所制定的相关政策就有一定的发言权,而且向欧盟上缴的费用也比在挪威模式下少一些。但是,瑞士模式下的最大缺陷是丧失金融护照权。这一点在英国国会根本就不可能通过。

有鉴于此,英国保守党政府内一些人提出了“挪威+”模式,也就是在挪威模式的基础上,英国政府能够对人员流动和外来移民做出控制。这种想法听起来虽好,但却显得比较天真幼稚了。针对这一点,欧盟27国的领导人6月29日在第一次没有英国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一次紧急峰会。

会上,27国领导人一致同意,英国要想继续留在欧洲单一市场,保留金融护照权,就必须恪守欧盟的四大基石,即允许人员、货物、服务和资本在欧盟与英国之间自由流动。在这个问题上,英国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这中间没有第三条道路。

所以,英国到底最后会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与欧盟共处,现在还很不明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英国肯定会继续与欧盟保持紧密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因为这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

猜你喜欢

脱欧欧派英国政府
英国政府拨款3 200万英镑用于抽水蓄能项目
欧派家居
脱欧后英国经济何处去?英国政府寄希望于人工智能
英国政府整顿尖锐款“指尖陀螺”,eBay表示会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