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P系统的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

2016-08-11潘秀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实时性信息管理系统

潘秀芹

(中石化催化剂(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2400)

ERP系统的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

潘秀芹

(中石化催化剂(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2400)

ERP作为一种企业资源计划,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性与实时性。ERP在我国石油、化工、冶金、煤炭、制药等各行业均已大规模实施。ERP系统的实施,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ERP系统的发展趋势在于不断与其他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关键词]ERP;信息管理系统;集成性;实时性

企业资源计划理论(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的形成经历了5个阶段,它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提出的订货点法,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为物质需求计划,经过闭环式物料需求计划和20世纪80年代的制造资源计划,到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成熟。在Gartner Group公司提出并定义ERP之后,SAP公司创造性地将ERP和BPR(业务流程重组)两个本来没有关联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了“IT+管理”的世界奇迹。现在的ERP,可以这样定义: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克服企业中的官僚制约,使各业务流程无缝平滑地衔接,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业务的精确度,提高盈利能力。

1 ERP在我国企业实施现状

国际上知名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大部分都实施了ERP系统,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等3家公司是我国石油化工类企业的代表,这些公司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都采用了由德国研发的ERP系统,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国内实施ERP系统较早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2001年9月26日该企业制定了《中国石化ERP系统总体规划》,截至目前ERP系统已在中国石化全行业推广应用。2004年11月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ERP项目组,2007年底开始在地区公司推行ERP,截至2011年底,已有130多家单位采用了ERP信息系统。而用友ERP-NC在过去数年中,已成功帮助中国500家大中型企业集团解决了在财务集中、资金集中、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人力资源、集团分销、集中采购等方面的集团管理问题,其范围包括石油化工(神华集团)、航空工业(中国航空集团)、农业(中谷粮油集团)、铁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海洋(中国远洋运输)、电子(海尔集团)、广电(广东广电)、广东物资集团、上海烟草集团等不同行业的500家高端用户。我国哈药集团、华东制药、成都恩威、中美史克、云南白药、山东鲁抗、新华制药、紫竹药业、恒瑞医药、宛西制药、华药倍达及正大制药等30家重点医药企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ERP。然而,我国目前实施ERP的企业中,成功者仅占15%左右。

2 ERP系统的特点及作用

2.1ERP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信息系统

ERP最大的特点是集成性与实时性。ERP基于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ERP系统示意如图1所示。ERP的集成性表现在它不仅可以将企业内部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成起来,而且可以将企业外部供货商、市场及客户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成起来,即ERP是一个信息高度集成的管理系统。ERP的实时性表现在ERP系统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从而具有极强的数据交换和通信能力,实现了企业信息的实时在线管理。

图1 ERP系统示意图

2.2ERP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ERP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化工企业管理中,除了在质量控制、降低成本、服务企业自身和客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外,ERP的实施,还具有以下重要作用。一是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流程性。由于ERP强调对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控制,因此可以避免信息管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二是实现信息共享。在ERP系统下,原始数据只需输入一次,只要赋予相应的权限,就可以实现多部门共享,既减轻了信息录入的压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在流程确定后,信息一旦录入,就不能任意改动,录入的数据相同,就产生相同的报表,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四是提高了管理的预测性。ERP系统中各分模块之间相互融合,有利于决策者就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提前作出分析和预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 ERP发展趋势

ERP发展至今,在技术上日趋成熟,在使用上日趋广泛。然而,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没有止境,ERP技术的发展也是这样,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ERP技术也将进入ERP Ⅱ时代,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与SOA进一步结合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并与契约联系起来。其中接口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其结果是使构建在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使用一种统一、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由于SOA与平台没有关联,极好地处理了系统的互操作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具有极强的松耦合性,主要用于分布式软件的开发上,已成为企业应用架构的主要处理模式。王光琼 等在SOA模式下开发了一个ERP系统,该系统利用LINQ(语言集成查询)实现数据持久层的工作,利用WCF(Windows 通讯开发平台)编写数据交互层以及服务接口的定义,并发布服务内容,使用X509证书成为数据安全传输的保障。面向客户的Web端、利用MVC2实现业务处理以及前台表示层的展示,并利用AJAX技术帮助前台实现更友好、更亲切的用户体验。在给出SOA整体构架解决方案的同时,给出该解决方案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该系统采用C/S模式结构,通过SOA进行构架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SOA架构的ERP系统整体架构图

3.2与客户及市场的关系进一步融合

ERP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更注重面向顾客和市场,ERP与 SCM(客户的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的融合已成为ERP发展重要趋势。尽管ERP与CRM、SCM在关注对象、系统使用者、系统设计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但是三者还是存在着一些共通点。首先,三者都以企业的经营为中心,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其次,ERP与CRM、SCM的使用者范围存在重叠部分,从理论上讲企业所有员工的日常业务都要用到ERP,而CRM、SCM系统的使用者则更多的是销售部、市场部以及售后服务部,三者存在重叠。再次,ERP与CRM、SCM 三个系统所使用的技术相差并不是很大,具备集成的可能性。ERP通过与CRM及SCM系统的融合,通过市场预测、生产调度及知识的订单处理等方式,使企业与顾客及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融洽,企业满足顾客与市场的能力更强,实现企业生产、市场销售及售后全流程服务的一体化和个性化。郭梦霞分析了电子商务背景下的ERP与SCM、CRM三者之间的集成关系,研究了ERP与SCM、CRM三者进行整合的范围与操作模式,提出的ERP、CRM、SCM集成系统如图3所示。

图3 ERP、CRM、SCM的集成系统

3.3与电子商务进一步整合

ERP系统的核心是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而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如何加速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企业各种对外的业务活动也已经延伸到了Internet上。新一代的ERP系统应当支持Internet上的信息获取及网上交易的实现。作为ERP互联网技术阶段的产物电子商务ERP具有应用层面上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为电子商务的运行提供了即时传递信息的平台,它为公司建立了所有产品的信息库,包括产品的库存和价格信息等,使公司可以迅速查找和提供产品情况;另一方面电子商务ERP又具有外部沟通交互能力。把从网上获得的信息和企业内部信息很好地结合,共享数据,减少资源的浪费。因此,电子商务ERP是开拓企业市场的有效渠道及管理核心。张福安认为,电子商务与ERP的有效整合由CRM 和SCM来实现的,整合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由图4可见,电子商务与ERP整合,可以实现从客户到供应商的完全贯通,实现企业内部管理流程与外部市场交易的一体化。

图4 ERP与电子商务整合系统

3.4与RFID进一步融合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其原理是借助射频信号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对象转化为信息环境下的识别对象。RFID具有扫描速度快、体积小、形状多、抗污染能力强、耐久性强、可重复使用、穿透能力强、无屏障阅读、数据记忆容量大及安全性高等优点。

翟欣玥 等针对RFID工具与ERP系统的集成问题,在深入分析RFID中间件不足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ERP系统与RFID系统间业务集成中间件的框架。在此框架下,可以实现与ERP系统利用业务单据进行数据交互;业务中间件可以独立完成业务操作,实现单据的审核并具有自动生成功能,替代对ERP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变更的需求;通过RFID工具与ERP系统的业务集成,可以灵活应对业务需求变更以及ERP系统或者硬件设备的更新。该业务集成中间件已经得到应用。该集成系统的框架如图5所示。

图5 RFID应用系统与ERP系统集成框架

4 结 语

ERP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和有力工具。正如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ERP技术也一定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会加快与其他先进技术的融合步伐。因此,在实施过程中,ERP也是一个持续改进的信息化项目,必须根据企业的需要逐步推进,从多方位、多角度不断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索世文.ERP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5).

[2]黄骁俭.重新定义ERP[J].中国石油企业,2002(11).

[3]麦舒敏.ERP信息系统在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5(10).

[4]蒋春竹.中国石油股份实施ERP的思考——基于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的实践[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5]田立功.ERP系统在我国医药企业的应用进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4(8).

[6]韩志国.推动中国石化ERP发展的策略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2002(3).

[7]王旭.浅析ERP系统在石化企业的应用[J].炼油与化工,2011(2). [8]高源平,袁松范.ERP在医药企业的作用[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03(3).

[9]张春蕾.ERP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3(20).

[10]李洪志.ERP软件系统的发展及特点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4).

[11]王光琼,杜天行,未永庆,等.基于SOA构架的ERP系统关键技术探析[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16).

[12]郭梦霞.电子商务环境下ERP与SCM、CRM集成探究[J].电子测试,2014(3).

[13]张福安.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应用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z1).

[14]翟欣玥,李敏波,李华.RFID应用系统与ERP系统间的业务集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8).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33

F270.7

A

1673-0194(2016)14-0051-03

2016-06-20

猜你喜欢

实时性信息管理系统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基于规则实时性的端云动态分配方法研究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虚拟局域网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仿真
航空电子AFDX与AVB传输实时性抗干扰对比
一种车载Profibus总线系统的实时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