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坚,用细节感动中国

2016-08-10洪作立

藏天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摄影家纪实贵阳

文/洪作立



林坚,用细节感动中国

LINJIANYONGXIJIEGANDONGZHONGGUO

文/洪作立

几十年过去了,内心并未平复,常有的悸动来源哪儿呢?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即众生,众生即我。因而无论有意无意,有心无心,我所关注的就是大众,就是人,就是人的环境,环境即社会。

机器是冰冷的,我的心却时时被浑身流动的血泵动着,温热着,只要我思,只要我在,血液的执着就是我的执着。

——林坚

摄于2013年

林坚,生于成都,现居贵阳,摄影创始于1984年,1987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89-2000年当选贵州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2000-2010年当选为贵州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1989-2010年当选为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五、六、七、八届常委。

现任贵州省企业家摄影协会执行主席,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四川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主要成就:

1986年:作品《大江的儿子》入选第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

1987年:作品《石板寨》荣获第四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铜牌;

1988年:作品《炊》入选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作品《村寨》在第十三届亚太地区摄影大赛中获“亚洲文化中心奖”;

2007年:荣获中国青年摄影发展历史成就大奖;

2010年:系列纪实作品“魅力非洲”入展北京国际摄影周;

2013年:黑&白•“极端美丽下的极端贫穷”系列纪实作品荣获台北摄影节最佳纪实摄影奖;

2013年:人民摄影报授予“人民摄影家”称号;

2014年:出版系列摄影画册《黑&白》、《焚城之殇》;

2015年:荣获文化部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办的最高摄影奖项“金路奖”;

2015年:作品《矿•野》荣获第六届大理国际影会最高奖项“金翅鸟主席奖”,全套1/6套作品分别被世界华人最大的摄影作品收藏家,世界四大图片社之一SIPA最大股东靳宏伟先生及加拿大华人收藏家J em m y Shi以总价12万美金收藏;

2015年:荣获“2015中国摄影人物”;

2016年:在贵州遵义成立林坚个人摄影艺术典藏馆。

林坚绝对是一个为摄影而生的60后。

林坚,打破摄影作品收藏记录,凭借作品《矿野》震撼2015年八月大理国际影会,一举荣获金翅鸟摄影大奖主席奖,并且,更让人赞叹其作品被高价收藏。

《矿野》这组作品,是林坚90年代在贵阳拍摄的矿工专题纪实摄影作品。而且是小煤窑影像。张张图片都会让你心里震颤,泪流满面。都会让你的思索和感悟飘向远方。诚然,这组图片反映那个年代最底层劳动者的苦难和艰辛,但是,折射是他们更渴望世人尊重。就是这组图片在展出第二天便被著名世界摄影收藏家靳宏伟及加拿大华人收藏家Jemmy shi收藏。

2014年金秋,林坚又一次让贵州摄影界震撼,他的摄影作品《极端美丽下的极端贫穷》和系列单幅摄影作品,以对大地、自然、人类有着对上帝般的虔诚和人文关怀,每幅作品让人心灵极为震颤,美得极致的视觉,在数千名职业摄影人,在数万张精美摄影作品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金路奖”,这也是历届贵州参赛摄影家首次获得此殊荣,为此,中国著名纪实摄影家黑明先生特别为林坚挥笔:近年来,林坚放眼世界,关注贵州,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贵州文化、经济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巨变,无论是发表在国内外各种媒体的数百幅作品,还是先后出版的《极端美丽下的极端贫穷》和《焚城之殇》,无不体现了一个摄影家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也证明了一个摄影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果把摄影说成电影,那么可以说金路奖就相当于电影界的华表奖,因为,金路奖,是由文化部中国艺术家摄影学会主办的最高摄影奖项,是全国性摄影专业奖项。此届金路奖只有区区10名。而林坚,就在其中。

三十多年前,林坚用80元在旧摊摊上寻觅的海鸥照相机,就以一幅黑白色彩的摄影作品《石板寨》震惊贵州摄影界,征服世界,就是这幅镜头对准古老的布依山寨层层的石板的作品,在世界五大洲44个国家2270名作者选送的11300幅作品中,荣获第四届国际影展铜牌奖,开创了贵州摄影作品在国际影展中获奖先河。那时,林坚才二十四岁,那时,他还是贵阳近郊工厂的极为普通的工人。

三十多年后,时光轮回。林坚俨然已成为贵州最具魅力,最为摄影疯狂的摄影家。

在一个秋日暖阳的下午,笔者见到即将赴京走红地毯领奖的林坚。还是不高的身材,还是不善言谈,从谈吐至外貌依然无从看出摄影家,只从眼神中流露出对摄影的热爱和一路追随。

摄于1990年

摄于1990年

摄于1990年

摄于2013年

一个人的苦难有时会造就一个人的辉煌。获奖作品《极端美丽下的极端贫穷》就是林坚在2013年孤身一人,漂洋过海闯入马来西亚群岛的边缘地带——仙本那拍摄的一组图片。镜头全是记录了那些美丽而又苦难的灵魂,美的是因为四边全是海,苦难是因为人们没有未来。就是那些被世界遗忘的人们,漂泊者的无助,裸露孩子们期盼的眼神,触动林坚心底的沉重流年。

摄于2013年

摄于2013年

摄于2013年

一九七九年,16岁的林坚初中毕业就走进了座落于贵阳市郊的工厂。从此,一个非常瘦小的学徒,每天穿行在机器、厂房、上下班的人流中。他又黑又小,如果不说话,还以为是刚果或是几内亚来的。

七八年,是一个让人充满激情浪漫的年代。但因为林坚的单薄瘦小,让他无法感受到生活的浪漫,工作的激情。更因为老天掉下的横祸,一次打架斗殴,让他身陷囹圄,跌入人生最低谷。

有人说,一个男人没有当过兵或者没有坐过牢,就不算完整的男人。但就是这次苦难成就了后来在贵州摄影界乃至中国摄影界具有一席地位的林坚,好像是老天注定,神来之笔。后来林坚多次捧着沉甸甸的奖项都非常感慨没有那一次刻骨铭心的苦难,就不会爱上摄影。所以林坚的作品更多的是关注人性与生命,尤其后来作品更是记录平民百姓,还有自热本身。

八十年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林坚以一个月18元微薄的工资,省吃俭用用80元在旧摊摊上淘得一台旧海鸥相机,洗印药水还有相纸,把灯泡用纸蒙上,用黑布把小屋裹得严严实实,一晚上一晚上洗印,于是一张张图片让同行惊讶,让专家老师认可,让百姓称赞。

摄于1989年

摄于1986年

凭借一幅幅作品获奖,贵州在当时小有名气的杂志《贵州商品》杂志社亲睐上了他,彻底改变了自己今后的人生轨迹。从此他告别了繁重的工作和灰色的厂房,当上了美术摄影编辑。

就是这次机遇,又恰逢90年代下海浪潮风生水起,林坚创办了贵州省第一家广告公司。凭着过人的摄影功底和天赋,他让人们知道了什么是广告,让摄影融入了广告之中。这时候的林总,总是骑着在贵阳独一无二的边三轮去接洽业务,又去乡野拍摄,90年他的一个好朋友落难,他骑着边三轮,拉上诗人陈绍陟,从贵阳一路风尘跑到花溪法院开庭探望。没有这种人性关怀,侠肝义胆,林坚的摄影作品不能那么深邃,他只有具备了这种天生赋予的悲天悯人的情感,习惯底层生活的视觉才能抓住人性的瞬间。好的摄影家不一定每天都是挂着相机四处招摇,生活本身就是艺术。

生意的兴隆,公司的壮大,商业的喧嚣,没有泯灭林坚心底对摄影的热爱和使命。2003年也是秋天,林坚又让贵州摄影界刮目相看,他精心策划了贵州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并成功举办2003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协会发展战略高层峰会,同时,又举行了全国首届摄影西部采风活动。林坚用摄影又一次点燃了贵州摄影之火,也点燃了自己与生俱来的摄影之情。

摄于1985年

其实,在他经商过程中,他常常一个人默默地行走在山野之间,用相机定格许多精彩的瞬间,尤其他在90年代拍摄贵阳近郊的小私人煤窑那一组组让人看后能落泪的相片,淋漓尽致的反应了处于受压抑状态下的人物形象。

2000年以后林坚的摄影思路与概念一改常态,没有风花雪月,没有华丽旖旎,更多把镜头对准平民、小人物。用纪实的叙事手段记录煤矿工人、捡垃圾的妇女儿童、背篼、农民工。更为让人赞叹的是2014年8月云南昭通地震时,他毅然前往灾区第一线,用手机纪实灾区的影像。同样,四川雅安和汶川大地震他都是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拍摄,再次证明作为一名真正的摄影家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好的摄影家总是把镜头伸向远方,林坚的视线总是与他天性的敏感相连,2014年1月11日凌晨的一场大火让天下最美的古城云南的香格里拉独克宗千年古城毁于一旦。林坚迅速启程,奔赴古城,用手机记录了古城的残垣断壁,还有废墟上无家可归的行者、流浪狗和吉他手。

于是,一本纪实古城消失地平线的摄影集《焚城之殇》出版,走进人们的视觉撞击人们的心灵,唤醒悲鸣,开创用手机记录拍摄的先河。在经历社会的今天,林坚可谓是为摄影而生,为摄影而存,几乎大半时间都奔波于拍摄之中,2014年,他又再一次让贵州摄影界新添一族,发起成立贵州省企业家摄影协会,让更多的企业家感受镜头里的美丽。

2016年,林坚又是大手笔,在贵阳花溪党武乡葵花村,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再次发起成立贵州省企业家摄影协会俱乐部,一个属于摄影人自己的拍摄基地,一个天下最纯美的古村秘境。

摄于1988年

猜你喜欢

摄影家纪实贵阳
砚边纪实
找朋友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贵阳分店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