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观察

2016-08-08腾建民袁天懿周勇吴永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氨磺低剂量总分

腾建民 袁天懿 周勇 吴永忠

不同剂量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观察

腾建民 袁天懿 周勇 吴永忠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氨磺必利片100~300mg/d(低剂量组),400~800mg/d(中等剂量组)和900~1200mg/d(高剂量组)口服治疗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 和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在治疗后各周末,3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中等剂量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PANSS阴性症状分与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末,中等剂量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明显低于高剂量组(P<0.01);3组间不良反应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锥体外系反应、月经改变或泌乳方面(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 3组不同剂量的氨磺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疗效,但中等剂量氨磺必利组在3组中的优势更为明显。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氨磺必利 不同剂量

氨磺必利又名阿米舒必利,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系苯甲酰胺类衍生物[1],其不仅能改善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还能有效缓解阴性症状[2,3]。研究报道[4],中等剂量(400~800mg/d)的氨磺必利在治疗急性进展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方面更具有优势。作者以此为基础,选取不同剂量范围的氨磺必利用于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嘉兴市康慈医院及海盐县康宁医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入组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同时符合Andreasen提出的Ⅱ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PANSS总分>60分,阴性因子分>30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前17项<8分。(2)年龄18~55岁,性别不限。(3)2周内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病程>1个月。(4)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并经以上两所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1)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以及合并其他精神疾病。(2)既往有类似药物过敏史者。(3)有药物、酒精依赖或滥用史。(4)妊娠或哺乳妇女。按入院顺序采用区组随机化程序将患者分配至氨磺必利低、中、高剂量3组,每组各 30例,疗程为8周,其中氨磺必利低剂量组1例退出,高剂量组3例退出,共完成 86例。低剂量组男 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8±10.1)岁。平均病程(11.3±5.2)年。中等剂量组男18例,女 12例;平均年龄 (39.6±9.8)岁。平均病程(10.9±4.9)年。高剂量组男 15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1±10.3)岁。平均病程(11.1±5.1)年。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3组均单用氨磺必利(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治疗,起始剂量为100mg/d,1~2次/d,根据病情<3周可递增至目标剂量范围,低剂量组:100~300mg/d;中等剂量组: 400~800mg/d;高剂量组:900~1200mg/d。12周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锥体外系反应给予苯海索、东莨菪碱、普萘洛尔对症处理,失眠患者可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但不能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心境稳定剂。

1.3 疗效评定及不良反应评定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并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三组治疗前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三组治疗后组间副反应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总体比较 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s)

表1 三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s)

治疗前?总分 93.71±7.74 94.17±7.58 93.15±7.71 0.125 0.882阳性症状分 21.14±3.31 21.20±3.13 20.07±2.97 0.207 0.813阴性症状分 34.46±3.56 34.87±3.17 34.04±3.22 0.444 0.643精神病理分 38.11±3.81 38.10±3.36 38.41±3.86 0.063 0.939治疗后4周总分 87.46±9.59 77.80±8.81 82.04±7.29 9.092 <0.001阳性症状分 19.86±3.61 16.87±3.72 17.15±3.58 5.828 0.004阴性症状分 32.21±4.20 29.47±3.98 30.89±3.95 3.348 0.040精神病理分 35.39±3.88 31.47±3.25 34.01±3.43 9.292 <0.001治疗后8周总分 80.02±9.77 66.67±8.79 70.93±7.06 17.850 <0.001阳性症状分 18.43±4.43 12.17±3.28 12.48±2.94 27.045 <0.001阴性症状分 28.89±4.05 26.27±3.65 28.01±3.40 3.774 0.027精神病理分 32.75±3.92 28.30±3.35 30.37±3.67 10.774 <0.001治疗后12周总分 72.41±7.99 56.03±9.17 61.88±6.80 28.295 <0.001阳性症状分 17.04±4.50 9.60±2.27 10.11±2.61 45.816 <0.001阴性症状分 26.46±3.40 21.40±4.54 25.37±2.94 14.974 <0.001精神病理分 29.25±3.43 25.03±3.79 26.70±3.28 10.513 <0.001

2.2 三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2。

3  讨论

国外研究报道[6],不同剂量的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各项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本资料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不同剂量组氨磺必利在治疗后各周末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有明显降低,提示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均有效。中等剂量组在治疗后各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低于低剂量组,而在治疗后12周末,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明显低于高剂量组,但其他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中等剂量的氨磺必利疗效更佳。从治疗后4周末开始,低剂量组PANSS阴性症状分即有明显下降,提示低剂量氨磺必利即能有效的改善阴性症状,与林涌超等报道一致[7],而低、高剂量组各周阴性症状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又提示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的改善并不一定存在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低剂量时,氨磺必利对突触前D2/D3受体亲和力较强,消除突触前抑制,使前额叶皮质和边缘系统DA释放增加,从而起到改善阴性症状的作用[8];高剂量时,较多的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情感迟钝、活动的减少、兴趣减退、修饰和卫生问题等,而产生继发阴性症状。

国外有文献证实[9],氨磺必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本资料结果显示,低剂量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其安全性最高,与Murphy BP等报道一致[10];3组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锥体外系反应、月经改变或泌乳方面,而副反应发生率随着药物剂量递增而呈现增高趋势,可能存在剂量依赖性,国内也有类似报道[8]。

综合以上分析,不同剂量的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疗效,但3组间存在着差异,综合整体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因素,中等剂量氨磺必利优势更为明显。

1 黄素培,张瑞岭. 氨磺必利药理学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8): 679~682.

2 谢少烽.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精神医学杂志,2012, 25(4): 300~302.

3 Ahn YM, Lee KY, Kim CE, et al.The acute and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amisulprid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results of a 12-month open-label p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Hum Psychopharmacol,2011,26(8): 568~577.

4 Muller MJ, Wetzel H, Eich FX, et al.Dose-related effects of amisulpride on five dimensions of psychopatholog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schizophrenia.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02, 22(6):554~560.

5 Andreasen NC,Olsen S.Negative vs positive schizophrenia:definition and validition.Arch Gen Psychiatry.1982,39:789.

6 Lee SJ, Lee JH, Jung SW, et al. A 6-week, randomized, multicentre,open-label study comparing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amisulpride at a starting dose of 400 mg/day versus 800 mg/da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schizophrenia. Clin Drug Investig, 2012, 32(11):735~745.

7 林涌超,欧文前,李凌恩,等. 氨磺必利与氯氮平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8): 705~708.

8 陈妍,陈美娟. 氨磺必利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1): 83~85.

9 Kotan Z, Ertepe B, Akkaya C, et al.Metabolic, endocrinologic and cardiac effects of amisulpride: a 24-week follow-up study. Ther Adv Psychopharmacol, 2011, 1(6): 189~196.

10 Murphy BP, Stuart AH, Wade D, et al. Efficacy of amisulpride in treating primary negative symptoms in first-episode psychosis: a pilot study. Hum Psychopharmacol, 2006, 21(8): 511~517.

314311 浙江省海盐县康宁医院 精神科(腾建民 吴永忠)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康慈医院 精神科 (袁天懿 周勇)

表2 三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n(%)]

副反应低剂量组(n=29)中等剂量组(n=30)高剂量组(n=27)χ2P值总不良反应数6(20.7)14(46.7)17(63.0)10.308 0.006肌强直2(6.9)6(20.0)10(37.0)8.068 0.018震颤2(6.9)5(16.7)10(37.0)8.328 0.016静坐不能3(10.3)7(23.3)14(48.1)10.600 0.005月经改变或泌乳0(0)3(10.0)7(25.9)11.416 0.003

猜你喜欢

氨磺低剂量总分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分析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