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创新 勇担使命 努力跑出新区发展加速度

2016-08-06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新区建设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去年5月25—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舟山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舟山开发开放不仅具有区域性的战略意义,而且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国家战略为己任,以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舟山群岛新区跨越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契机,负重奋进、创新突破,努力跑出发展加速度,树立新区新形象。2015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4.76亿元,增长18.1%,实现财政总收入159.59亿元,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4.4万元和2.6万元,分别增长8.1%、8.9%。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名列全省首位。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8%和10.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

一、全力实施国家战略,当好开发开放排头兵

国家级新区承担实施国家战略服务的重要使命。我们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认真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找准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与实施国家战略的契合点,发挥新区先行先试的作用,努力在实施国家战略中发展自己。

(一)加快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调研时,把舟山比作长江巨龙的“龙眼”,要求舟山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为长江经济带建设起画龙点睛的战略支撑作用。今年4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明确要打造国际一流的江海联运综合枢纽港、航运服务基地和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加工交易基地。一年多来,我们边谋边干,加快核心港区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梳理了50个“十三五”期间江海联运重大项目,总投资3020亿元,加快建设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二阶段、万向石油转运二期、舟山港外钓岛原油码头等项目,积极谋划小洋山北侧集装箱内支线泊位等项目,着力推进一批特别紧迫、具备较强操作性、契合市场需求的重点港口项目,中国首批可接靠40万吨级矿石船的7个泊位中,舟山布局3个。加快构建江海联运服务支撑平台,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成为唯一由国家授牌的交易中心,去年现货贸易额超400亿元。

(二)大力推进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建设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民营绿色石化项目,肩负着建设国际一流石化基地的历史使命。项目位于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规划总面积41平方公里,规划炼油4000万吨/年。该项目于去年6月启动场地工程以来,我们在坚持“生态环保、技术先进、国际一流、民营控股”的前提下,按照“十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倾全市之力抓好规划、建设等各项工作。目前,基地总体规划编制进展良好,4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基地总规评估咨询会,5月22日基地规划环评通过环保部审查。基地两次环评信息公示均顺利完成,受到中央和省委网信办、维稳办的充分认可。以荣盛集团等三家民营企业为主注册成立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初期注册资金10亿元,将分期增资至200亿元。征地拆迁攻坚战取得突破,鱼山整岛搬迁涉及土地10173亩,1370户群众、3400余人,目前签约率达到98.9%,搬拆群众都迁居到岱山县城,得到很好的安置。

(三)积极谋划申报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

在国务院批复的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三步走“加快建设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条件成熟时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港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今年1月8日,浙江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要求设立舟山自贸试验区的请示,目前我们正积极与相关部委对接沟通,已经完成了第一轮19个国家部委意见对接工作。与此同时,我们以保税燃料油供应为突破口推进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积极创新口岸通关和监管模式,探索重点项目关检保障机制,成功实行“区内结算”和“先进区、后报关”等创新制度,开展关检联合“三个一”试点,推出“两单一证”等20余项监管便利化措施。去年保税燃油直供量达94.2万吨,增长42%,跃居全国港区第二位。我们把舟山综合保税区作为试验田,积极探索自由贸易政策,围绕自贸试验区强化招商引资,省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建设全面启动,“海外仓”项目常态化运作,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挂牌成立。

二、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海洋经济发展

国家级新区必须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把握经濟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加大传统产业的去产能力度,全力以赴推进优势领域、新兴领域重大产业项目的谋划、推进和招引,新区海洋经济进一步扩量提质。

(一)全力以赴优化产业结构

我们按照供给侧改革要求,积极推动资本、劳动力和资源向符合新区发展方向的产业转移,立足舟山资源特色优势,聚焦港贸物流、临港装备、绿色石化、海洋旅游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现代航空、海洋数据及应用、现代渔业等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抓好国家船舶与海工装备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近年来共削减船舶产能107万载重吨,8家重点船企的订单和完工量占全市九成以上,造船三大指标占全国比重均超过10%。今年1—5月,船舶修造业增长23.3%,整体形势好于全国。打造我国海洋旅游重要目的地,突出“佛”“海”主题,成功举办2015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并成为永久会址,观音文化园开工建设,国际邮轮码头建成开港,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接近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2亿元。舟山港综合保税区2014年封关运作以来,引进企业2811家,总注册资金333亿元。

(二)不遗余力扩大有效投资

我们着眼提高投资有效性,保持有效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投资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着力推动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今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5亿元,同比增长15%;计划引进市外资金500亿元以上。先后确定了两批共26个“三重”项目(即重大在建、重大在谈、重大谋划项目),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主通道、观音文化园、现代航空产业园、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新奥能源LNG接收及加注站等一批重大项目。今年以来,中澳自贸协定的示范项目——中澳现代产业园区,在两国总理见证下签约落户舟山。又与中交建集团签约合作开发小干岛,计划投资500亿元整体打造舟山千岛中央商务区,建设独具海岛特色的开放街区和国际社区。

(三)务求实效创新加快项目推进机制

我们着力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大力实施“项目中心制”,对已经确定的26个“三重”项目实施“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责任领导、一个指挥部、一个支撑平台、一个政策体系”,明确市级领导牵头,加强项目“贴身”服务,确保干一项成一项。深入开展“比学赶超”活动,每两个月到县(区)、功能区或“三重”项目现场举行一次现场会,每次现场会确定一个主题,让各地各部门参会人员进行现场观摩和点评,当场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问题。通过“比学赶超”,各县(区)、功能区每月开工一批项目,促进各地各部门比特色、比亮点、比干劲、比贡献,从而传导压力、倒逼实绩、共享经验,营造互学互促、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新区跨越发展动力

国家级新区新在先行先试,特在改革创新。舟山是以整个地级市建市设立新区,这既有可以集中全市之力建新区的优势,也存在着经济社会管理面宽、事务性工作多、难以集中精力抓开发建设、协调困难等不足。为此,我们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优化新区行政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一)创新党工委管委会运作机制,提高决策效率

我们在巩固2013年新区行政体制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在不涉及大的体制调整的前提下,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着力在“决策扁平高效、执行坚决有力、督查精准到位”三个关键环节上创新突破。在决策环节,建立“两会议三小组”决策机制。“两会议”是新区发展联席会议、市党政联席会议;“三小组”是财经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和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新区发展联席会议,在“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制度框架下运作,对新区重大事项实行科学高效决策。市党政联席会议,统筹研究市委、市政府的重大议题,减少决策程序和环节。在“三小组”的基础上,目前我们正着手探索建立改革发展、规划建设、财政金融、决策咨询、招商引资五个专业委员会,加大对新区重大事项的统筹谋划和推进力度。在执行环节,建立“项目中心制”“县(区)和功能区核心制”和要素保障机制。突出县(区)、功能区的主平台作用,研究出台功能区和“三重”项目工作组绩效考核激励办法,探索“专项考核+综合考核”模式,增加个性化指标的考核权重。强化部门与区块捆绑考核,推动行政和要素资源向区块倾斜。实行经济功能区管理体制一体化,出台海洋产业集聚区共建共享办法。组建新区招商局,强化招商资源和招商力量统筹配置。在督查环节,我们建立以督考为中心,容错、比选、问责、舆论监督“五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组建四个常态化的巡查督导工作组,对新区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开展巡查督导,并建立重要事项督办单制度。

(二)创新行政审批机制,打造“三最”城市

我们突破常规的简政放权思路,全力打造“全省审批环节最少、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城市”。建立分层分类审批协调机制,“三重”项目由领衔领导负总责,其它年度重点项目由分管副市长协调推进;市内即可审批的项目,由市审招委协调,审批代办机构负责全程服务。探索实行“容缺预审”机制,在项目基本审批条件具备、申报材料主件齐全,但其他条件和非关键性申报材料暂缺时,相关部门可先予以受理审批。积极打造政务服务平台,整合打造“四张清单一张网”,加快建设政务服务网和政务云平台;成立新区社会公共服务与监督中心,以“12345”热线电话整合各类咨询投诉渠道,实现大平台、大服务、大监管、全覆盖的社会公共服务格局。

(三)创新投融资机制,做好资金保障

资金是新区开发建设的关键要素,离开资金,再好的规划也只能停留在纸上。我们积极打造投融资平台,成立海投、交投、城投和普陀山发展集团四大国资平台,成立了总规模100亿的江海联运产业投资基金、50亿元的新区投资基金等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超短融、公司债、私募债等途径募集新区建设资金。我们积极探索创新PPP等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中的作用,出台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设施建设及运营领域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岛屿整体开发、污水处理等13个领域。

四、补短板、求突破,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发展氛围

国家级新区是干部激情干事、开拓创新的大平台。针对新区存在的发展短板,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补短板工作的部署,部署开展“树标杆、补短板、求突破、走前列”大行动,推动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抓好工作落实。

(一)找准短板、精准发力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全面动员,聚焦理念、项目、机制、效率、要素、干劲等六方面短板,部署应对举措。会上还播放了《新区跨越,短板何在》视频,现场曝光22个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倒逼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树立“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拿出“拎着乌纱帽干事”的狠劲,自加压力,奋起直追,甩开膀子大干真干。

(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

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制订了全市今年重点目标任务、各地各部门年度重点突破工作、大行动动员大会曝光问题整改三张清单,在市级媒体和市行政中心公布,每月通报进度。同时,我们发挥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采用“项目清单+媒体监督”的方式,强化跟踪问责。各市级媒体已刊登和播放曝光问题追踪报道43期、《新区聚焦》15期、《电视问政》3期。通过监督问责,一些影响新区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群众反映干部的精气神上来了、工作实了,新闻报道比以前好看了。

(三)比选考核、能上能下

我们坚持重基层、凭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开展领导干部项目一线比选和适岗比选工作,推出一批副县处级、市属重点国企副职及乡镇党政正职岗位从全市“80后”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拔。选派87名退出一线岗位的领导干部到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和企业、社区(村)建功立业。制定出台机关工作人员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和作风效能问责制度,既鼓励担当有为、大胆开拓,又坚决反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确保干部队伍始终充满激情、斗志昂扬。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绿色石化基地建设,积极争取设立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力以赴抓好重大項目的谋划、推进和招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海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完善新区行政管理高效运行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跑出加速度,实现新区发展的新提升、新跨越。

猜你喜欢

新区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