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跑运动员年度训练安排的研究

2016-08-06刘桦玮高婧张歆朱青燕山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耐力负荷年度

刘桦玮 高婧 张歆 朱青(燕山大学体育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对中跑运动员年度训练安排的研究

刘桦玮 高婧 张歆 朱青
(燕山大学体育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期望通过对中距离跑选手的年度周期安排,对其训练的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和恢复期中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负荷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我国优秀中跑选手年度周期安排的规律和特点,为从事这一项目的运动员提供参考。

中距离跑 年度训练周期 训练安排

按照田径径赛项目分类,中距离跑主要是包括800m和1500m。在年度训练中只要整个运动训练过程的时间长短特征符合一个年度时间特征就是一个年度周期。中距离跑比赛主要受其技能状态、体能状态和心理状态的综合影响,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技能状态在全年的训练中基本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而此时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受体能状态的影响较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文是以我国优秀中跑选手年度周期训练安排为研究对象。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跟踪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距离跑运动员年度周期安排的基本理论

2.1.1 有关训练周期安排的基本原理 训练战略的制定,并确定各年度训练过程中的训练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选择某一年度周期的结构问题,换言之,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解决关键训练任务的方法,这体现在训练过程分期的不同特点之上。在年度周期训练安排上,短周期形式要好于长周期形式。在年度负荷安排上,对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增加负荷强度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但低强度的负荷有助于运动员机体的调整与恢复。

2.1.2 我国中距离跑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安排

对于我国中距离跑项目来说,通常情况下都是安排双周期年度结构形式。

表1 中距离跑运动员年度周期结构中的各训练中周期

中距离跑运动员的年度双周期训练结构是由第一准备期+比赛期(冬季)+过渡期+第二准备期+主要比赛期+过渡期构成,每一个时期又由各自的中周期构成,每一个中周期在年度训练中都起着不同的作用。

2.2 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一般准备期周训练安排

我国优秀中跑选手在比赛年度训练一般准备期中,所有的训练安排都是围绕着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改进技术、培养意志品质,为竞赛时期的训练和提高专项成绩打好基础,该阶段的运动量较大,强度适中,训练期长。时间主要是在进入冬训之前,目的是为以后的专门准备期做准备,为后期的训练,强度做储蓄。

2.3 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基本周训练安排

运动员通过改变负荷来引起身体的新的适应,并获得竞技能力的提高是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在基本周的主要目的。基本训练周又分为加量周和加强度周两种类型。在需要给运动员机体以强烈刺激的同时,还应组织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强化训练周。

表2所示为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的基本周大体训练框架,基本周的主要训练目标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改进技术,培养意志品质,为竞赛时期训练和提高专项成绩打好基础,该阶段的运动量较大,强度由小到大,负荷适中,训练期长。

2.4 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强化周训练安排

比赛前的一个专门准备周叫强化周。在强化周中一般不做专门的准备,只是在平时训练的基础上做出调整,在平时训练和比赛前一段时间安排一个两周的训练强化。强化周与基本训练周的主要区别在于训练内容更加的专业化,更具有针对性,采用的方式更加接近比赛的强度,准备和组织模拟比赛的特点形式。

2.5 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测试或比赛周训练安排

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在进行负荷训练后所需要的恢复时间也不一样,那就需要把耐力训练、无氧代谢训练、高强度的专项训练放在比赛前的3~5d中进行,在比赛的前1~3d一般进行低强度和具有恢复性的有氧代谢训练,让运动员各方面最佳的状态处于比赛日的最高点,让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达到最理想的竞技状态,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5]。

3 结语

(1)在一般年度周期上耐力项目运动员可安排年度双周期结构形式,全运会年因有一个单独的赛前时间段,因而可安排三周期的训练结构形式。

表2 我国优秀中距离跑运动员基本周训练框架

(2)在比赛前进行强化训练针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专项耐力和力量耐力的安排不一样,有明确的标准。

(3)优秀运动选手训练时采用的训练手段多以复合形式出现,特别重视专项成绩的发展和间歇跑的能力提高。

[1]张宗伟.“训练周期”理论发展的思考[J].运动期刊,2011(7):26-27.

[2]B.C.鲁宾.奥运会训练周期及年度训练周期理论与实践[M].詹建国,译.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60.

[3]张宏磊,刘建立.运动训练“平台”现象与超量恢复理论的再审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88-90.

[4]陈小强.高中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浅谈[J].教师,2009 (4):99-100.

[5]陈兴胜.青少年中长跑科学化训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2-178.

[6]袁运平.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G822

A

2095-2813(2016)03(b)-002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025

猜你喜欢

耐力负荷年度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年度新锐之星
年度创意之星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生如夏花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年度仿古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