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常天气的农业应对措施

2016-08-03赵龙捷覃艳秋广西融水县气象局柳州545300广西柳江县气象局柳州545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农业研究

赵龙捷,覃艳秋(.广西融水县气象局,柳州 545300;.广西柳江县气象局,柳州 54500)



异常天气的农业应对措施

赵龙捷1,覃艳秋2
(1.广西融水县气象局,柳州 545300;2.广西柳江县气象局,柳州 545100)

摘 要: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也是农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我国因受异常天气影响,农业产量遭受到打击。文章从旱灾的形成,雪灾、洪灾的破坏性,霜灾的影响及其他异常天气灾害统计等方面入手,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业 异常天气 研究 应对措施

1 旱灾的形成与应对措施

旱灾多数发生于我国东北地区、山东、青海、内蒙、藏地高原等,跨幅之大,影响恶劣。旱灾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降雨量不足,造成气候干燥,土地缺乏水分滋养,因而令农业收成严重受损。

旱灾需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并防止日光的暴晒,及害虫对农作物的啃噬和侵害。具体应对方案如下。

(1)建立高产田地,平整土壤,令水分维持充足。改造土地质量,舒松土壤,改良其蓄水性,配合科学施肥。

(2)注意季节耕作,讲究技巧性。利用区域条件,采取人工、科技、畜牧相配合等耕作方法。

(3)建立农作房,保护幼苗、蔬菜、粮食等敏感性农作物。防止沙尘、烈日、风暴的侵蚀和破坏。

(4)建立绿化带,栽植绿化林,防止沙尘天气,调节气候和地理环境。

(5)节能开源,合理灌溉,开辟沟渠,建造多重水管道。提前做好蓄水工作,配合季节性浇灌农作物。

(6)增设大型水库。在雨季时积蓄水量,保障日常供应,同时防患未然。

2 雪灾、洪灾的破坏性与应对措施

雪灾、洪灾的破坏性同样大,招致的经济损失远大于旱灾。发生的领域,位于东北地区,以及我国的西北地区,如陕西、甘肃、长江、黄河一带。雪灾能令农作物萎缩,生长不良,收成受损,但局面相对容易控制。洪灾属重大的自然灾害,其严重性能破坏森林、山坡、冲毁房屋、农作物,并令农作物腐蚀、发霉或变质。情况严重的能诱发病毒,散发瘟疫。局面一旦造成,将难以控制。雪灾多发生于东北,洪灾则多发于沿河领域和山区。

引发洪灾的时段,在我国南方多发生于2~4月份,而北方在6~9月份。当进入春耕和秋作时分,受气候风影响而出现冷热交替状况,台风逐渐入侵内陆,并向内地移动,气压与风向结合凝聚,带来连绵不绝的降雨量,易诱发洪灾。

2.1 雪灾的应对措施

(1)加强保温防护。建立室内棚,维持室内温度,清理棚顶积雪,配合化学施肥,促进光合作用。科学的室内灯光,建议采用40W日光灯,3根合并,悬于幼苗上方40 cm处。或以800W高压汞灯,悬于幼苗上方80 cm处。

(2)雪灾发生时,避免室内作业,蔬果类属敏感农作物(如白菜、西红柿等),禁止采摘、松动,以防引发细菌,加剧病变。冻伤的根部,要及时剪除和修理,防止交叉感染。此外,可合理施肥,如磷酸二氢钾溶液、尿素、叶面肥,并配合消菌药物,减少农作物的冻伤和霉变。

2.2 洪灾的应对措施

(1)注意农田结构。粘土和坚实犁底的夹层由于不易透气,易积蓄水,令植物根部受损,引发霉变。如高梁、稻谷、花生、玉米的根部极敏感脆弱,洪灾发生时,都极易受到损害。

(2)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砍伐。尤其是山区,禁止大量砍伐树木,一是防止水土流失;二是有利于巩固山坡、堤坝,增强抵抗洪荒的防御能力。

(3)增设高地和堤坝。堆积高原农田,形成高位中心状态。此外,建设堤坝,防洪排泄,减少雨水量的冲压,疏导沟渠和积地水,减少湿害和微生物的增长。

(4)限制土地开发。大量建造房屋、滥用土地、开采丛林,都会减少土壤的稳定性,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因而,杜绝一切任意妄为的开采活动,保护农业产链的良好发展。

(5)普及洪灾的危害性和破坏性知识。政府应大力引导,加强防范,带领群众积极参与环保。尤其是山区偏远地区,更应该注重环保意识,减少污染,保护大自然,加强堤坝的巡防和修建工作。当洪灾发生时,应引领广大群众积极抗洪防灾。

3 霜冻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霜冻的形成,通常发生在季节交换时段。由于土壤表面因气温突然下降,从而使地下植物的组织架构受冻,诱发生长危机。霜冻的特征表现为:空气湿冻,地表面结有白色晶状。

霜冻并非在寒冷地区才有,在南方部分地区,也时有发生。虽然,气温没有达到零度,但也可能造成霜冻,危害农作物,破坏农业经济收益。通常,在低温条件下的4~5℃,农作物的表面会出现霜冻,此时空气、地表却十分干燥,最低气温与地面最低温度的落差甚至能在7~10℃之间。

表1 柳州2015年6月13日洪灾数据统计

霜冻的发生时间一般在春、秋、冬3季。地区多分布在北方,以长城以北一带为主。此外,海拔越高的地区,情况也越严重。通常形成的时间,由4月开始,大约至5月下旬结束。而在秋天,始于9~10月份左右。

霜冻同样多发生于我国北部,而华南地区少有霜冻出现。霜冻的防护工作雷同雪灾:首先,应建立室内棚,维护幼苗生长;其次,结合光合作用,人工操作方法和配合科学施肥方法。

4 其他异常天气的灾害统计与应对措施

4.1 冰雹、风暴、低温及其他气候因素的影响和统计(表1)

近年来,自然灾害引发的一系列事故,造成的伤亡、经济损失难以估算。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在国内外常有发生。

2003年,由香港低温引发的变异流感,SARS病毒广泛流入国内,引发多起死亡病例,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人心恐慌;2004年,印度的海啸,造成难以统计的死亡、失踪人数;2008年,“5.12”中国四川地震,及同年发生的雪灾、冰雹,造成我国19个省份和地区受低温影响,农作物收益受损;2010年,甘肃玉树的大地震等等不计其数。

数据是2015年6月13日广西柳州洪灾受灾情况,各个县之间的相关统计数据。

4.2 灾害形成后的补救措施和应对策略

天气引发的灾难已造成,除了检讨防范工作外,对不到位的政策、防护措施、规划进行反省。另外,应果断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灾难范围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首先,应第一时间应派出救援队、医疗专家赶到现场,安排受伤人员撤离,并进行辅导、安抚和送院治疗等工作。第二,清理现场。喷杀消毒剂,防止病毒的滋生。统计死伤人数,确保数据的真实性。第三,对受天气灾害影响的地区,如因雪灾、洪灾、冰雹等因素,而毁坏的农作物,马上搬运清除,防止感染良好的农作物。对经济受损的农民群众进行精神安抚,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发放求助资金,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第四,成立求助站。发放日常用品、物资、药品,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减少病患和精神创伤的发生。

5 我国异常天气发生的自然灾害范围

2015年的上半年,我国综合统计的自然灾害具体有如下特征。

(1)旱灾区域相对集中,受影响面积广,且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及华北等地区。在春季,国内整体的农作物受旱灾影响面积共有0.11亿hm2以上,与平均时期数据相比,超出0.06亿hm2。严重地区有: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区。主产区受旱高达0.1亿hm2。进入5月之后,国内的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市和地区,因分耕地不足,出现无法播种,田地无法正常发育,农作物无法顺利生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洪灾的泛滥。由于大江、大河水害,祸及国内共有24个省、市及地区,其中,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受灾情况突出。

(3)热带风暴的影响,虽然损失微少,但同样也发生于广东、福建、台湾、广西等沿海地区,造成对农作物的破坏。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我国的气候异常灾害,主要表现为旱灾、洪灾、台风天气。据统计,旱灾、洪灾、台风天气等3种气候,其危害性和影响性概率也是造成我国农业经济受创,农民收益减少的主要祸端,而发生领域较大,时间性不一,且毫无前奏和预报,是目前我国首要解决和缓解的重要自然因素。

参考文献

[1] 崔静,王秀清,辛贤.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02):46~49

[2] 周曙东,朱红根.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产量的经济影响及其适应策略.资源与环境.2015,(10):13~15

[3] 宋恭晶,关勤,林淑敏.浅谈设施农业应对灾害性天气的主要技术措施.浅谈设施农业应对灾害性天气的主要技术措施.2012,(05):75~81

[4] 王航.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07):23~26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农业研究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