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亦腾:穿越虚实之间

2016-08-02卫丽红

互联网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传感器动作

□ 文/卫丽红



诺亦腾:穿越虚实之间

□ 文/卫丽红

▲ 诺亦腾联合创始人兼CTO戴若犁

▲ 诺亦腾联合创始人 李龙威

▲ 诺亦腾品牌副总裁、科幻作家 陈楸帆

凭借指数级成长的计算能力,虚拟现实中的场景逐渐走向现实,而动作捕捉成为虚拟与现实交互的利器。诺亦腾成为“中国创造”典范,以前沿技术重塑着人们的感知世界和生活体验。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虚实边界将趋于模糊,穿越虚实,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化身”获得第二生命,开启超现实的神奇体验。

从阿凡达到永生

在电影《阿凡达》(Avatar)中,来自地球的前海军陆战队员杰克·萨利借助“化身”阿凡达,可以在无比瑰丽的潘多拉星球自由活动,并成为这个星球的领袖。在著名科幻作家、诺亦腾副总裁陈楸帆的眼中,阿凡达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化身”,而且未来人人都会有一个数字化身,可以在不同的虚拟平台自由生活。这个化身是人类的第二生命,它甚至是永生的。

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也描绘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虚拟现实空间“超元域”。当人们戴上眼镜后,就可以通过各自“化身”(Avatar,用户虚拟现实形象)相互交往,共同度过闲暇时光和支配自己的收入。1993年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小说中写到的场景,如今正逐步走向现实。

诺亦腾的产品演示让人耳目一新。当体验者穿上一件满布传感器的衣服,就可以走进场景中互动,触碰其中任何东西(因为物体上也有定位追踪),比如坐到椅子上、拿起苹果、砍倒一个迎面扑来的恐龙等。如果只戴上一个有传感器的手套,手就进入VR场景中,可以任意抓取物体或操控播放界面。诺亦腾的动作捕捉技术成为VR输入交互的工具,可以将现实的动作同步捕捉记录到虚拟世界,成为好莱坞和中国电影的特效制作利器,不仅助力《权力的游戏》登顶艾美奖最佳特效奖,还帮助《寻龙诀》完成60分钟预演,打造出了引人入胜的美妙世界。

诺亦腾CTO、联合创始人戴若犁博士说:“我们的核心价值在于掌握一套精度与效率均领先世界的核心算法(包括动作捕捉、姿态判断、空间追踪等),以数字化形式测量并记录人体3D动作,使‘动作’成为可记录、可传播、可利用与分享的信息形式。随时、随地、随体(运动物体)进行惯性动作捕捉。”这家成立于2012年年底的公司,从事动作捕捉相关技术开发及应用,名字 Noitom (诺亦腾)来自于 Motion(运动)的倒拼,希望成为动捕行业的颠覆者。阿凡达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化身”,未来人人都会有一个数字化身,可以在不同的虚拟平台自由生活。他是人类的第二生命,甚至是可以永生的。

基于传感器的动捕创新

诺亦腾的创始人是留美归国博士刘昊扬。他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之后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学位。他选修了计算机、数学、力学等交叉学科课程,这种多学科融合背景为创业奠定了基础。刘昊扬博士在美国曾创立了一家公司,研发工业级传感器应用,包括使用传感器为桥梁和建筑做安全测试,检测分析各项数据,自动生成安全维护方案。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这家公司卖给了政府。

2009年,刘昊扬动了回国创业的念头。他在一家咖啡馆遇到创业合伙人戴若犁。戴博士曾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力学专业、香港中文大学机器人学专业,并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机器人学博士学位,当时他刚刚推辞了一家大学科研机构的邀请。同样有着多学科的背景,类似的学科背景,同样对传感器和智能硬件感兴趣,两人第一次见面就聊到深夜,并决定并肩创业。

由于自己的学科背景,加之创业初期恰恰又是靠传感器测试桥梁和建筑的安全性,发挥自身优势,刘昊扬便在传感器上做起了文章。而且,当时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传感器技术出现更迭,体型变小、精度变高、成本降低,让他看到传感器从工业级应用拓展到商业级,甚至进入民间家用市场的契机,他希望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动作捕捉,并在影视、动画、体育、医学等领域拓展更多创新的应用。

考虑到当时美国的产业格局较为成熟,而中国动作捕捉技术和产业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并且背靠着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同时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包括近几年中国政府推出的“双创”战略,这些都是刘昊扬回国创业的有利条件。

创业之初,创始人团队就将创业思路定在“依靠惯性传感器捕捉动作”。这种技术相对于光学动作捕捉,具有“无需借助深度摄像头、不怕遮挡、无场地限制、无光照影响、携带方便”的优点,主要通过佩戴在肢体上的传感器进行动作感知,以无线来数据传输,将动作实时、同步到3D 软件中。过去,在一些好莱坞大片的拍摄中才会使用光学动作捕捉技术,而这需要专门的场地、多台价格昂贵的红外光学摄影机、动辄上千万元的光学动作捕捉设备。由于创业前期没有风险资本的支持,刘昊扬只能自费研发,项目进展非常缓慢,同时还要面对很多市场的不确定性,非常焦虑。

好在团队靠谱,从最开始的3个人到2011年时大约10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大多是博士,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善于研发并掌控核心技术。这也让刘昊扬坚定地、扎实地走核心技术创新创业路线。

图1 诺亦腾技术应用领域

“中国创造”典范

从成立至今,诺亦腾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9年至2012年底,开发和实验阶段。诺亦腾技术团队在香港和深圳进行前期技术研发和原型机开发,为系列产品的出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2012年年底公司成立到014年众筹成功,创业思路验证阶段。诺亦腾成立之后,正式开始了动捕技术的研发并推出系列应用:Perception是基于惯性传感器的全身动作捕捉系统,包含面向高端客户的Perception Legacy与面向个人开发者的Perception Neuron两款产品;mySwing(挥杆宝)是基于惯性原理动作捕捉的高精度高尔夫训练系统。2013年5月,mySwing首次被CNN以“中国创造”典型案例报道,诺亦腾逐渐走进大众视野。mySwing可与智能终端匹配使用,高精准捕获高尔夫挥杆数据,获得了美国专业教练和球员的认可,也成为创业思路验证的标志性事件。为了扩大用户群和占领新兴市场先机,Perception euron于2014年登陆国际众筹网站icktarter,35天成功筹集57万美元,创造了中国科技团队在该平台的最高记录,《权力的游戏》也采用了该产品作为特效支持。诺亦腾成为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业公司。

第三阶段,2014年众筹成功后至今,多元化应用阶段。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引爆虚拟现实热潮,也引发社会和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也给了诺亦腾以多元化发展的契机。目前上海子公司主要从事影视特效、虚拟拍摄技术的研发,推出升级版的动作捕捉产品和虚拟拍摄系统,并进行VR内容方面的尝试;美国子公司主要从事体育、医疗相关项目,主要在美国与PGA(美国高尔夫职业球员协会)合作,今年在顶级教练圈推广mySwing系统,明年还将向个人专业选手推广;虚拟现实领域研发推出了Project Alice,用于商用虚拟现实交互解决,未来将会与不同领域结合落地,推出更多产品和应用。

目前,诺亦腾的动作捕捉技术已经应用于影视与游戏制作、体育训练、医疗诊断、虚拟现实及机器人等诸多领域,其融合了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人体动力学、计算机图形学等多种学科技术,获得了全球业界的认可,也是“中国创造”的典范。诺亦腾的动作捕捉技术已经应用于影视与游戏制作、体育训练、医疗诊断、虚拟现实及机器人等诸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制造”的典范。

科技照进现实

作为创造者,行走在科技的前沿,注定没有多少现成经验可以参考,同时诺亦腾面临着快速成长,只能依靠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

技术方面,仍有很多“坑”和“坎”有待跨越,还需时日投入和积累。比如,在全身动作捕捉系统中,需要把17或31个节点的九轴传感器参数实时传送到hub中,从hub再传送到主机,再通过软件界面将各个分散的数据整合成符合人体动力学模型的人体骨骼数据,其中涉及到很多跨学科知识和细微的算法调整。另外,在虚拟现实领域,头显的视野、分辨率、定位追踪系统、延时、刷新率等要素都影响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感知与交互。

商业方面,面临着不同阶段发展方向的战略抉择。目前诺亦腾的产品和服务主要面向垂直领域的企业级市场,因为预计面向个人的应用市场在3-5年内仍然不会成熟,而企业希望以合理的成本打造更为优秀的硬件和内容体验,包括在泛娱乐、体育、商业零售等领域。因此,诺亦腾在商业方面阶段性地优先发展企业级市场,之后再向个人市场延展和渗透,这也更符合技术的生命周期和发展曲线。

管理方面,随着团队快速发展,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员工达二三百人,也面临着架构梳理、人才评估和激励、效率提升、目标分解、任务考核等诸多问题。这是一个国际化的精英团队,主要由海归、名校的博士和硕士组成,其中65%为研发人员。一位来自瑞士的同事Tobias Baumann,从网上看到诺亦腾的动作捕捉产品后,在几封邮件和一个电话之后,就处理掉瑞士的房子,来到北京成为诺亦腾游戏开发部总监。他患有小儿麻痹症,天生腿脚不方便,但梦想着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虚拟现实让他有了实现愿望的工具,这也成为他改变命运的契机。

通过不懈努力,诺亦腾获得了市场和资本的认同,目前已经是全世界用户量最大的动作捕捉系统提供者,继去年11月获得奥飞动漫领投B轮2000万美元投资之后,B+轮融资也即将完成。除了资金的支持,投资者在行业资源、生态链上的互补性也是重要考量,包括B轮投资方奥飞动漫、A轮投方君联资本等。

作为著名的科幻作家,曾在谷歌、百度等公司工作,写过《荒潮》、《丽江的鱼儿们》、《鼠年》等作品并多次获得大奖的陈楸帆表示,自己从小就看科幻小说,也写科幻小说,当前赶上了“双创”的历史机遇,很希望自己的职业方向也是面向未来科技核心的。所以,他加入了这家具有核心技术壁垒的创业公司,感到这几年的成长很快、收获很大,一年做了之前几年做的事。

图2 诺亦腾动捕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陈楸帆也认为:“当前行业发展仍有痛点,并且源于产业链和生态,可能是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比如,在主机端,PU和GPU浮点计算能力再提升,游戏才能更逼真,体验才会更好。在输出端,头戴显示器分辨率不足,重量较大,还需有线传输(5G应用后才能实现内容无线传输),移动端芯片和传感器能力不够,这些都影响体验。在内容方面,缺乏好的内容和好的内容制作团队。但是VR市场很可能在一个杀手级应用或作品出现之后被引爆,比如电影《阿凡达》是3D电影的引爆点,它让每个人都想去体验。由于虚拟现实体验严重依赖硬件,而整体设备目前售价在万元上下,影响了其广泛普及,所以,小范围内的虚拟现实爆发很可能发生在今明两年,而大众级市场普及可能还要3-5年。”

生活在虚拟的“别处”

未来人们戴上虚拟设备,就会进入一个虚拟的“别处”,目前这在影视和游戏作品中已经率先被感知,未来动捕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想象空间。

目前诺亦腾产品主要面向企业级市场,包括影视公司、线下虚拟现实体验店、学校、汽车4S店、售楼中心(样板间)等。比如,线下体验店,诺亦腾可能与院线和著名IP合作,将IP内容以动捕技术虚拟化,让消费者深度体验,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

其中,陈楸帆非常看好虚拟现实在体育、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应用。在体育方面,ySwing在高尔夫球运动中被教练们采用,未来其他竞技类项目,如棒球、网球、滑雪等都可以模式复制;跑步、瑜伽等休闲类项目,也可以通过类似方法进行模拟训练和数据记录;同时,也可以作为社交健身APP,成为软硬结合的运动数据入口。教育方面,通过VR技术可以改变人们学习知识的方式,实现沉浸式多人互动,这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更容易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当然,动捕技术较多的应用,还是在影视方面。作为业界领先者,诺亦腾希望未来可以建立起动作捕捉行业生产的标准、流程和生态,帮助中国影视行业,包括新兴的网络视频行业,提升数字化、工业化生产水平,为用户带来更优秀、更高级的体验。当然,完整的动作捕捉行业生态还包括动捕演员、培训机构、服务机构(技术和数据等方面)等,产业生态还需完善。诺亦腾作为设备技术提供商,也计划与业内的其它领域寻求合作,为更多有动捕需求的影视公司服务,将虚拟现实的体验和标准不断向前推进。

在陈楸帆的设想中,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数字化身,人们可以自由穿越数字世界,那里会有一个或多个大的虚拟平台(类似目前多人同时在线的社区或游戏)。这些数字化身形象可以变更,动作可与本人实时同步,并可以拓展更多有趣的场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都可以实现。人类不再局限于物理性和生物性的存在,而是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变成任何想做的人、做任何想做的事。这一天,不会太远。应该很快。

责任编辑:卫丽红

weilihong@ccidmedia.com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传感器动作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跟踪导练(三)2
动作描写要具体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