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水”与日本“汤”(二)

2016-08-02水谷勇气

美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姓氏名称河流

水谷勇气

水文化可以以河流、海洋、湖泊、沼泽、湿地、地下水、冰雪等各种水体为载体。对于人类历史最重要的文化,就是以河流为载体的河流文化。中国拥有两大代表性的江河,即长江和黄河。虽然在日本没有与之规模相当的河流,但是与中国具有的同一特点是,也拥有着数量极多的河流。中日两国都有着本国特色的河流文化(川文化),其中表示河流的汉字有“川”“河”“江”等。

“川”是属于水部的象形字,像一条弯弯的河流,两边是岸。先民视野中的河流几乎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说文·川部》:“川,贯穿通流水也。”本义为河流,水道。后期,其意义引申诸多:1.河流的源头,2.河神,3.山原间平坦的陆地,4.四川的简称,5.大面积长久的结冰,6.穿通,穿过,7.姓。可以单用,也可以作偏旁。现在在中国用的“川”字的主要的意义是“四川”那样用作地名等等,虽然并非完全地失去河流的意义,但是一般已不用作河流的名称。一般用于河流的名称的是“河”字或“江”字。中国的“川”字的意义已经经过了这些演变,有了和古代不同的意义。在日本却用“川”字来表示河流的名称,“河”字、“江”字在日本一般多用于地名或人的姓名,日本一直采用上古汉字传入到日本时的“川”字的表示河流的意义。

此外,日语中有“川の神(川之神)”这个说法,原来这个词指的是在河流中存在的神,但,这个说法还能指水之神或井之神等。可以说是日语中的“川”字不仅指河流,而且通过与别的词组合成,还指泉或井等等水集聚的地方。因此,现在中日“川”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日本的“川”字能用在更多具象事物的表示上。

其次,在日本有许多与“川”字组合成姓的人。比如:“川瀬”“川上”“川野”“川乱”“川永”等,这些姓氏分布在日本的各个地区。一般叫与“川”字有关的姓氏的人,其祖先大多是与河流有关的人物,比如,祖先在治水工程中立了很大的功绩而被某个土地的贵族献给其姓的。大多是在把一个汉字加在“川”字后边的姓氏,加上的字有的与时间有关、与空间有关或与动作有关,有许多表示河流的状态的姓氏。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姓氏与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日本人的生活中也融入了河流文化,体现出来了日本人与自然共存的特性。日本人对自然的认识大多在日本汉字“川”字中凝结。

“河”字是属于水部的形声字,从水何声。《说文·水部》:“河,水。出敦煌寒外昆仑山,发原往海。从水,可声。”本义为黄河,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黄河周围的土地上,诞生了华夏文明。现在中国大约有三亿人生活在那里。宋·曾巩《本朝政要策·黄河》:“河自西出而南,又东折,然后北往于海。”现今引申为1.河流,2.银河,3.古州名,4.姓。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水部。“河”字亦有会意的特点,水,按照自然规律,流向可以流去的地方形成“河”。一般多用作中国北方的河流的名称,比如黄河、渭河、淮河等等。日本的“河”字也是河流的意义,而且读音也和“川”字一样(かわ),不过一般不作河流的名称。而且,日语中的“河”字指的大多是中国等外国的河流。这因为日本是个国土不大的岛国,而且有许多山脉,许多河流从山上的水源开始流下,从河流的水源到海洋的距离较短,所以日本河流一般又短又小,没有像中国那样的大河流。但可作姓、地名。另外共通的意义是“银河”,日本也有“银河”一词,其词义和中国是完全相同的,中国与日本都把银河看做一种天上的大河流。

“江”字是属于水部的形声字,从水工声。《说文·水部》:“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岷山,入海。从水,工声。”本义为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一般多用于中国南方的河流的名称,比如长江、湘江、丽江等等。现今其意义引申为1.大河,2.星名,3.周代诸侯国名,4.古州名,5.姓。如今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水部。凡从江取义的字皆与大江等义有关。水力可以做工。水千年万载,做工不止,可以凿透山岭,穿出干道,奔腾而下,形成“江”。在日本一般不用“江”字来表示日本的河流,与“河”字一样指中国的、特别指中国南方的大河流。其原因也与不使用“河”字的原因一样,日本没有值得用“江”字来表示的大河流。日语中的主要的意义是作人名、地名和时代的名称(江户时代)。

这里要关注的是日语中的“川”字。因为日本的“川”字蕴含着的文化意义极为丰富。对于日本人来说河流是个矛盾的存在,它既给人们带来了恩惠,也带来了灾害,人们不能只收到其恩惠,对其带来灾害也要进行治理和防护,在治理水灾害的过程中,人们凭借着团结的精神和力量,在此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日本人特有的许多习惯或惯例等,比如,特定的时间内要结束工作,不该去某些特定的场所等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避免发生各种问题。人们都按照这些日渐养成的习惯、惯例来生活,这个严格地遵守规定的生活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日本人的性格,现在的日本人的做事守时的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人们一起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等的性格特点是从这里产生的。

其次,日本的河流产生了一些精神文化因素,日本人认为水流能祓禊。自古以来,日本人就把水看作很圣洁的东西,他们认为用水能冲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污秽。日本神话中的伊邪那歧从黄泉之国回到现世后的祓禊,是日本最初的祓禊,其地点就是河流。到了现在,仍然有在河流进行祓禊的习惯,比如,“水垢離”“千垢離”(为向神佛祈愿,浇冷水消除身体上的污秽)等。祭祀之前或人们与神物等接触时,特别重视进行祓禊。对日本人来说,河流是个冲洗身心污秽的神圣的地方,这也是日本河流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河流又是一个与死后之国有关的地方。日本人从河流中看出“死”这个概念。在江户时代,人们的自杀方法大多是入水自杀。这个事实反映的是人死掉时想要冲洗自己污秽,从而转生到来世。在日本死后之国的表示词汇中也存在河流,比如,“三途の川(冥河,中文中居然用“河”字)”、“賽の河原(冥河河滩)”等所说的都是死后之国、以及“黄泉之国”中存在的河流。

从这些实事可以看出日本特有的,与中国人不同的,日本人对“川”字有独特的思维或信仰情感。日本人按照自己创造或延续的各种习惯或惯例来避免或减少各种问题或灾害的发生,象征着日本人与自然共存的特征,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于日本人来说,河流是清洗身体和心灵的神圣的存在的同时,也当作是人类死亡后生命的归属地的一种存在。

中日都有“川”“河”和“江”这三个汉字,但是其意义和用法有一些区别。最大的区别是现在一般中国多用“河”和“江”来表示南北河流的名称,日本一般多用“川”来表示日本河流的名称。古代中国的“川”字就是中国河流的总称,“河”字和“江”字只表示黄河和长江,后来引申为南北河流的意义了。随着“河”字、“江”字的发展,“川”字慢慢地不用于河流的意义了。在日本却多用“川”字。因为日本是一直采用传入汉字时的古代的意义的。而且因为日本是个比较小的岛国,所以在日本一般没有南北这种区别,河流也没有南北的区别,也没有那么大的河流,因此,不需要用“河”字、“江”字来区别日本的河流。日本的河流文化规模与中国相比较起来没有那么大。曾有人说“日本的河流就像瀑布一样。”日本拥有许多作为脊骨的山地的细长列岛,日本的河流是从那些山脉部分向日本海或太平洋流下的,从水源地到河口的距离很短,水流比较湍急,就像瀑布一样了。日本在与河流相关词汇和文化方面,受到中国的影响非常大。中国的表示河流的词汇比日本更为丰富,中国人对河流文化的研究更为深远。虽然日本在河流规模上与中国相比较小,但是日本人的生活与河流文化还是密切相关的,从日本人的姓氏中存在很多与“川”字相关的姓氏这一点可以看出。

猜你喜欢

姓氏名称河流
姓氏从何而来
河流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静静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