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铸“利剑”何惧险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6厂职工徐立平

2016-08-02撰文田鹏摄影田鹏

陕西画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利剑刀具

撰文/田鹏 摄影/田鹏

为铸“利剑”何惧险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6厂职工徐立平

撰文/田鹏 摄影/田鹏

大国工匠徐立平

与工友探讨技术难题

一份执着换来一份精准

链接: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就是对火箭发动机里的燃料药面进行精细的修理、开槽、挖药、修补等。目前,火药整形无法完全用机械来代替手工操作,整形工每天用刀具在药面上修修铲铲,就是“在炸药堆里”工作,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这个工作需要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艺、极度的细心,更需要强大的胆识和奉献意识。徐立平在这最危险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9年。

29年来,徐立平一直行走在危险边缘,甘于奉献和寂寞。有人问徐立平图什么,他说,我是一个党员,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每当看到飞船上天、火箭上天,心中的自豪感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觉得值!

时间倒转到1987年,19岁的徐立平干上了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工作至今,徐立平用坏了30多把刀具,手越来越有感觉,药面整度也越来越高。到后来,徐立平摸一次,就能雕刻出设计要求的药面。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的最大误差,徐立平雕刻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怎样更好地改进刀具,提高整形效率,确保安全性,是徐立平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经过不断努力和改进,徐立平根据整形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设计、制作和改进了各种整形、挖药刀具30多种。这些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2005年以来,尽管不能完全替代手工操作,工厂也一直在努力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数控技术,目的是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和人机“面对面”操作危险系数。工厂引进了国内最大的立式整形机,然而,要将如此先进技术应用于药面整形,并没有可借鉴的经验,熟悉和使用过程远比想象艰难得多。徐立平从设备安装之初便参与其中,他根据自己的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改装吸屑装置、加装连锁装置等20余项改造建议,并编写了整形机整形程序,使设备性能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经过不懈努力,徐立平逐步摸索出适用于各种燃速推进剂的整形参数,并针对特殊型面设计了专用整形刀具,在他带领下实现的数控整形机在推进剂药面整形工序的成功应用,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他还不断总结,编写了10余种工艺规程和标准,确保了规范操作。

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观看九三阅兵式的电视屏幕前激动落泪,因为这些守护着共和国的“利剑”上,凝结着他作为一名普通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强国梦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编辑/郑飞

猜你喜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利剑刀具
向网络暴力亮出法律利剑
汽车零部件加工智能化刀具管理研究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发布
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升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携约170余项高新科技成果亮相珠海航展
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取得新进展
数控刀具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开发研究
有我在,平安在
利剑能否终止美股十年牛市
环保督察,利剑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