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行为理论视阈下艾丽斯.沃克_紫色中男权话语的显现

2016-08-01胡慧珍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艾伯特索菲亚

胡慧珍

摘 要:享誉美国文学史的黑人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为后世黑人女性文学的研究和创作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美国社会男性大沙文主义下的黑人女性身体兼心灵创伤颇深,充斥并游离在男权社会中的黑人女性长期受到压迫进而致使不同局面出现。《紫颜色》作为其代表作,文中所刻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话语之中流露出的男权思想笼罩了整个故事。本文将选取艾伯特和索菲亚之间的对话,以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来解释《紫颜色》中的语言哲学,进而来探究黑人女性屈服与反抗的内在本质。由此显示了言语行为理论的价值。

关键词:《紫颜色》;言语行为理论;话语;艾伯特;索菲亚

作为黑人女性和女权主义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紫色》一书长久以来是一众国内外学者探索分析的对象。而研究的重点纷纷落到了本书中黑人女性的命运之上,西丽、南蒂、夏葛和索菲亚这四位黑人女性代表以她们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行动使得本书意义深刻,影响深远。另外一些学者则把对人物和情节的探索聚焦在生态学、殖民主义和叙事策略上。到目前为止,将言语行为理论与书中话语相结合的研究少之又少,具体的话语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本篇文章将节选书中艾伯特和索菲亚的话语进行分析以期找出潜藏于表面之外的意义, 更进一步发现父权社会下男性女性的真实思想。

一、话语的艺术

对生物学家来说,不管发出信号的个人能否自由控制发出的信号,只要能够影响别人的行为,任何肢体或行为特征均被视为沟通(迈克尔. 托马塞洛, 2010)。语言这一门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更是沟通的主力。无可置疑,话语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当代社会拥有充分理解话语的能力是一门特殊技能。多数时候,话语中除表意外还具有深意。只有充分理解别人的语言,语者的信息才能完全显露出来并呈递给听者。同时,内涵意也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语言或行为。这与约翰.奥斯汀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1613)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观点契合。在此理论中,语言的首要功能是完成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不仅能显示出语言和经验世界的联系及意义,也能体现出一系列的识别活。(Austin J L,1962)

二、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由语用学家引入语言学,它不仅是哲学的一大重要部分,而且也是语用学三大基础理论之一。此理论由牛津学派哲学家约翰.郎肖.奥斯汀提出,这是语言应用研究的首个重要理论。约翰.奥斯汀曾提及句子并不总是仅终止于说话,而是做事。 (Austin J L,1962)

根据约翰.奥斯汀的新模型,当语者表达时大多数情况下三种行为同时进行: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是对单词、短语、词组的表达,这是一种通过句法和语音表达表意的行为。而言外行为指的是语者的意图。这种行为表现出来即意在说明一些事情。最后,言后行为指的是表达之后所产生的结果的表现。它是话语造成的结果也是由话语所带来的行为和语言的改变。

提及话语,整个言语行为和言语环境都应被考虑在内。一个完整的言语环境指的是为完成言语行为的全部环境因素。(严辰松、高航,2005)言语行为理论将话语视为行为,它强调语境和语者意图。(涂纪亮,1988) 下文将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分析《紫色》中索菲亚与艾伯特之间典型性的父权话语,以期体现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价值。

三、沉默的女性, 反抗的女性--《紫色》

《紫色》由著名黑人女性作家和女权主义者艾丽斯.沃克(1944) 所作。她关注黑人女性身份问题,她的一系列作品通过描写女性自由和种族平等的奋斗之路体现出其强烈的使命感,因而获得了主流世界的认可。

《紫色》一书是艾丽斯.沃克影响力最大的作品。书中所描写的女性西丽、南蒂、索菲亚或夏葛无论过程如何都最终走向了为自己维权的道路。起点不同,终点重合。主人公西丽由最初的沉默女性到结局独立迷人的女性,索菲亚这个一直处于反抗中的女性,夏葛这个有着自己个性并赢得男性仰慕的女性,她们的共识是黑人女性的崛起。沉默忍耐并不能成为无言的答案,作为社会的一部分,黑人女性必须为自己发声。

四、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分析《紫色》中的话语

(一) 勇敢的索菲亚VS 男权主义者艾伯特

丑陋但善良,口无遮拦但毫不掩饰,受尽苦难但异于常人的勇敢,索菲亚是本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人物之一。通常,或是人们本能地认为黑人女性在男性大沙文主义社会中仅仅充当了女里和工具的角色。黑人社会中女性的全部价值体现在生育后代,完成所有家务和农活,服务并满足男性的所有要求。然而,索菲亚在这些同类的个体中与众不同,独树一帜。

艾伯特在本书中是所体现的男权的核心。他蔑视除夏葛以外所有的黑人女性,对于女性毫无人情味可言。在某种程度上,女性的自由思想和独特之处在他这里受到压制。然而,艾伯特本身对于诸如夏葛一类拥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女性非常崇敬。这也许看起来自相矛盾,但对女性的贬低在当时的黑人社会是共性更是通病。

以下我将选取索菲亚和艾伯特之间的话语作为基本语料,以探索黑人女性屈服与反抗的内在本质。这两个人物角色性格特点大相径庭,作为极少敢于挑战父权的女性,索菲亚为自己赢得大批拥护者。尽管生活并不善待她,她始终在为自己做着无畏的反抗,正如她本人所说,“all my life, I fight against my father, I fight against my bother. And now, I have to fight against my husband.” 对于这位从不放弃自己的权利并尝试用反抗为自己赢得理想生活的女性,索菲亚令人无比钦佩。然而作为本书男权的代表人物,艾伯特将女性视为没有灵魂的动物。哈波虽然与其父大不相同,但耳濡目染之下,他的行为和思想悄然改变,这是无法逃离那个社会的必然结果。尽管如此,她对索菲亚的爱多年以来从未改变。索菲亚、艾伯特和哈波之间的话语充分显现出了三人不同的个性和目的。

(二)索菲亚与艾伯特典型话语的分析

Harpo, Alberts son, was in love with a girl called Sofia. Now, she was a big girl. Mister said he wanted to have a look at her. The day finally came when Harpo and Sofia were marching towards the white house, like going to war.

--Harpo: “ Pop, this here is Sofia. Sofia is a beautiful name, huh? Sofia, Sofia, Sofia!”

--Sofia: (smile) “Harpo.”

--Harpo: “ Us gonna get married.”

--Albert ( Harpos father) : “Looks like you got yourself in trouble.”

--Sofia: “ I aint in no trouble. Big, though.

--Albert: “ whos the daddy?”

--Sofia: “Harpo.” (pride)

--Albert: “How does he know that?”

--Sofia: “ He knows because he is the only one.”

--Albert: “ Young women no good these days. Got their legs open for every Tom, Dick and Harpo. Then, Sofia was so angry that she quarreled with Albert.

介于索菲亚、艾伯特和哈波的三人间话语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在玩弄语言游戏。很明显,艾伯特的话语中潜藏着深意。对于索菲亚是哈波的女友一事他心知肚明,但是艾伯特转而提出两个问题“whos the daddy?”,“How does he know that?” 实际上,这些是无需被提问者明确回答的自带答案的问题,提出问题伴随着他的特殊目的。

这两个问题的言内行为即问题的表层含义是艾伯特想对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索菲亚提问。他想知道哈波是否是孩子的父亲。也许这种提问出于他对儿子的担心,所以他用糟糕的语气质问女孩。也许他只是认为女孩配不上他的儿子,他想要通过羞辱索菲亚来给她一个教训。然而,他的所有话语均蒙上了一层特殊意图的面纱。问题的言外行为体现了他对索菲亚的轻视和讽刺。他清楚地知道事情的真相,而这种不确定表现出对索菲亚的质疑。也许他认为索菲亚不在合法婚姻内的怀孕行为是下贱的。所有的迹象都说明了他不愿意接受索菲亚作他的儿媳。言后行为则指的是索菲亚的反映和答案。她的脸上浮现出带点厌恶的自豪感,她告诉艾伯特毫无疑问的答案-哈波。真正使她骄傲的是与哈波的爱,而现在孩子正是他俩爱情的结晶。因此,索菲亚并未感觉到一丝耻辱或尴尬。这也许看起来有些无知或头脑简单,但至少索菲亚拥有追逐作为一名普通女性应有的权利。黑人女性的卑微在她身上丝毫没有展露出来。

“Looks like you got yourself in trouble”和“Young women no good these days . Got their legs open for every Tom, Dick and Harpo” 这两个出自艾伯特的陈述句表现出其对索菲亚的厌恶与鄙视。前一句的言内之意是在他看来索菲亚遇到了大麻烦-未出世的孩子。然而, 这些话语并非表意般简单。它的言外之意是索菲亚使得自己怀孕太过愚蠢。作为一名未婚女孩与其他男性发生关系是可耻的。而这句话的言后行为指向了索菲亚的答案。她并不认为自己有任何问题,只是有了和爱人的孩子。也许她的回答是对艾伯特的反驳,毕竟她是一名骄傲的女性。后一句较之前一句更具讽刺性。艾伯特表面意指社会风尚不好,女孩不懂保护自己并做出愚蠢肮脏的事。实则是说索菲亚是一个淫荡的女性,孩子也许除哈波之外另有其人,这也是它的言外行为。最终,索菲亚和艾伯特之间的争吵是这些话语的言后行为。她不能忍受来自于陌生男性无端的侮辱,这次争吵也是所有黑人女性心之所向。

(三) 屈服与反抗的本质

三人间的话语暗含了黑人女性在社会中低下的地位,她们被男性及整个社会所蔑视。在这样一个男权至高无上的社会,黑人女性创伤颇深,无权只得屈从。在艾伯特的价值观里,女性是卑贱的,不值得任何新人与尊敬。因此,索菲亚在他看来就是一名言谈粗俗的黑人女性。他的话语讽刺性极强惹得索菲亚怒火冲天。她定明白艾伯特的话里有话,毕竟她是拥有特殊智慧的女性。索菲亚如此勇敢地与艾伯特争吵,而这种行为对于哈波来说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在这毫无生机的社会中,这种女性意识难能可贵!

即使社会习惯性地认可女性的低下,但黑人女性屈服与反抗的本质应从新的角度来审视。屈从不等同于懦弱或胆怯,而是自我保护的另一种方式。只有按照男性的意愿,她们才能尽可能避免被打过上相对安静的生活。但总会有部分特别女性不甘过被压迫忧郁的生活。她们用自身思想和行动反抗男性权威以挣脱特定的社会体制。通过这种方式,她们为周边女性做出榜样并从思想上影响大众。她们的发声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全体黑人女性。

五、黑人女性失语

在男权社会中,语言本身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并总是使女性保持沉默,即所谓的女性失语。( 康正果,1994) 大多数时候, 黑人女性无权反驳男性只能服从。极少数黑人女性能如索菲亚般勇敢。在那个悲惨的世界里,她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相反,男性主宰一切。严苛或挖苦地斥责女性实则常态。有时,男性的话语如毒蛇的牙齿或是青蛙的唾液,恶心又有毒。通常,黑人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话语拥有深层含义,引人深思,以此来触摸真实的社会。同时, 我们应该挣脱精神状态的内在性,直面经验和话语。 (米哈伊尔. 苏波特尼克, 2002) 因此, 每个社会因素的本质可以获得崭新的意义。

六、结论

在某些场合或情境中,话语表意之外隐含深意。充分理解话语的原意和引申义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准确获得被传递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映才能与不同个体建立良好关系。

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分析不同材料中的话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索菲亚和艾伯特之间的语言进行分析,使得《紫色》中话语的深层含义被揭露出来,社会的原面貌-男权的权威性下黑人女性的屈服与反抗的本质展露无余。这恰恰是言语行为理论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Austin J. L. Sense and Sensibilia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2] 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3] 康正果. 女权主义与文学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 迈克尔. 托马塞洛. 人类沟通的起源 [M]. 商务印书馆,2010.

[5] 米哈伊尔. 苏波特尼克. 言语行为哲学 [M].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6] 涂纪亮. 英美语言哲学概论 [M]. 人民出版社,1988.

[7] 严辰松,高航. 语用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言语行为理论艾伯特索菲亚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美剧中拒绝策略的研究
艾伯特·赫希曼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述评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研究
危险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