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媒体营销在电影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2016-08-01郭培宇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7期

郭培宇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影作品中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应用进行剖析得出结论,希望其中的一些论点能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使得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在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挖掘电影市场核心价值,关注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通过营销策略创新打造影视文化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营销;电影作品;营销应用

一、中国电影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现状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在社会化媒体大背景下迅速发展,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应用也为电影产品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但随着社会化媒体营销方式在电影产品中使用,其所蕴藏的一些优劣也逐步呈现出来。

(一)中国电影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发展现状

中国电影市场在近几年里快速增长,市场不断拓展,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艺恩咨询《2014-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看,中国电影在票房和规模产值、国产片贡献度、最具价值类型、制片机构致胜途径、全球电影票房增长重心上呈现出上升趋势。

(二)社会化媒体运用手法越来越成熟

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微信、微博获取最新电影资讯,在如今的电影院随处可见各种自动取票机,这些社会化媒体通讯平台的普及和兴起也从侧面反映出各电影商越来越娴熟的运用营销手段,用户们也渐渐适应这样一种购票模式,大大丰富了传统电影院购票的单一模式,随着各种社交平台APP的推广,许多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移动设备参与到电影中。

二、中国电影社会化媒体营销存在的问题

中国电影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之路尚早,但却发展迅速。中国电影借助社会化媒体平台不断开拓电影营销方式,大幅度提升了电影市场的整体收益,由于电影市场急剧膨胀而引发的弊端也随之而来。

(一)媒体营销薄弱以及口碑水军化

相对于国外有类似戛纳、好莱坞等知名影城出品的电影作品无不尽其所能的进行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在电影上映前,大批水军在社会化媒体平台发布影片高评为其造势,误导观众的消费走向,抬高电影的附加价值,虽然这种方式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消费者观影后产生强大差异,难免产生不满情绪。

(二)后营销意识缺失

在社会化媒体的大背景下,电影后产品也逐步吸引着广大影迷,他们带着对电影本身的无形情感转移到有型的电影后产品上,且与之相关法规的不完善使整个营销环境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以至于出现大量电影后产品复制品,如果没有法律法规严加约束,将会导致电影后产品的“山寨”泛滥,正版产品无法正常流通,使电影方利益受损,不利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良好发展。因此,合理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拓宽中国电影后产品市场已成为我国电影营销的有效途径。

(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在文化领域我国制定了两部法律:《文物保护法》和《著作权法》,在文化行政管理方面,国务院发布了《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但在现有文化立法中,文化管理方面的立法数量居多,而公共文化事务和规范文化行为方面的立法还很欠缺,在当今互联网盛行的大背景下,这些法律法规不具有针对性,没有明确的相关文献对社会化媒体营销在电影市场的合法化规范。

三、中国电影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发展对策

(一)多元化渠道加强社会化媒体营销意识

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一部部电影皆是有备而来,五花八门的新型营销方式层出不穷,在社会化媒体大环境下,广大电影方欲借助该平台绞尽脑汁地来吸引消费群体。从移动媒体营销、合作化营销、广告植入营销到明星效应营销,创意满满,为中国的电影营销平添了几分生机。社会化媒体平台已日益成为了大众获取电影资讯的主流渠道之一,它打破了电影院传统营销的界限,观影者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在各大APP软件进行购票,并参与影片的整个交流过程,为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便利与实惠。在电影行业中,大明星、大制作总是备受关注的所在,其在观众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容小觑。往往,一个观众选择看一部电影的第一直观选择就是看演员是否大牌,题材、故事、艺术性等等都在其次。这也充分带动了一部电影的票房。

(二)强化技术素养

社会化媒体的多元化发展需要专业技术支撑,为保障电影市场的高效有序发展,强化技术素养势在必行。有效的技能培训也能快速的帮助其素养的形成,如今很多电影人都不是专业的科班出身,甚至有很多都是从歌手转演员,演员转导演,作曲转监制等,没有过硬的电影技术素养,这样产出的电影作品的质量可想而知,除去自身的技能补充外,影像技术的研发应用也是一部优秀电影的有力推手,纵观国外好莱坞大片,都是自带超炫特效,给整个影片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观影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电影相关产品营销

优秀的电影所产生的附件产品也具有相当份量的价值,它会将观众对电影的特殊情感转移到实体的后产品中。电影市场在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后产品营销体系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相辅相成,各自发挥其优势,促进双方良性发展,提高后产品市场开发,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积极推动像电影的主题曲、拍摄场景的参观旅游的后续营销;还要促进影迷对电影相关产品的吸引力这一系列的社会化媒体营销运作也给电影产业带来更为可观的收益。

四、结束语

中国电影社会化媒体营销市场前景广阔,只有充分利用好了现有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资源,挖掘出了电影市场潜力,开发出了消费者对电影社会化媒体营销市场,加速了电影产业的行动步伐,培养了电影方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意识,才能进一步中国电影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社会化媒体下消费者变化对品牌营销的冲击[N].企业家日报,2015.

[2]王祎,大数据时代电视剧制播模式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2014.

[3]杨光琼,“后电影”产品的开发与营销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付红安,大数据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

[5]庞胜楠,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互动研究——以微博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