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要点分析

2016-08-01谭娇娟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

谭娇娟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经济形式和政府职能的不断变化,政府赋予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与角色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对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要求从管理型到服务型,从编制管理到运营服务,如果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工作状态,通过管理会计从流程和工作内容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服务质量,运营模式,从预算、成本、效率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准,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并有可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被取代。每个事业单位体系都有其长期管理和工作习惯形成的特点,国家所推出的政策和方案都是一些方向和指导上的建议,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发展的好,必须要重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尤其要通过管理会计对数据和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加强单位在业务、流程管理上的效能建设工作,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和方向上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阐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体系构建,讨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要点。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管理体系

一、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构建管理会计的工作模式,加强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能够在现阶段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结合单位的有效数据信息更为务实的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和所涉工作流程的资源整合,提高和重视管理会计的体系建设,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更有效率的利用相关信息协助单位决策者做出更有利的发展和战略规划,并结合管理会计的发展规划和运营报告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方向和推动做到更好的控制和评价。这也在另外一个层面提高了我国财政支付和管理的效率,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管理会计在预算、决算、绩效、成本、运营等多个财务管理环节上的整合、分析与评价工作,能从基础上提高我国财政的治理能力。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非常明显的公益性,一般都是依靠上级单位或者国家财政部门的拨款方式来获得运营和管理资金,而国家针对这种拨款的预算设计方案和依据主要依靠上年或者单位时间内的决算数据、次年的发展规划和成本测算,人员与业务信息来完成预算方案。并且国家对这种拨款的审查力度不是非常的严格,财政部门由于专业知识结构的限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专向监管缺乏足够的力度和监管,这就产生了很多专向资金被过度使用的情况发生。由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过程中的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并且由于分工不明确,不能责任到人,使得年年终时对会计账目不能进行完善的清理和结算,导致大量坏账的产生。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通过对业务流程、工作内容等复合型信息的整合,使行政事业单位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规划和控制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了解单位当前运营状况和发展方向现状并协助单位决策者做出各种专业决策的复合型人才,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对单位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工作现状,通过计算机记录的信息,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进行加工,并借助于财务报表为主要内容对经济信息进行评估、报告的工作人员。管理会计不同于一般的财务工作人员,他可以协助单位决策者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控制,保证单位工作面所涉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信息是有限的,单位的利益相关者无法通过专业的财务报告获取单位的全部信息,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认为财务报告所披露的有用信息,都集中在财务预测、风险信息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这部分内容占到财务专业报告的一半以上,而且这种信息披露方式的公开性比较强,换句话说,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不同程度的受到会计标准在披露信息,公开质量、作用数量等方面的制约,同时也收到单位内部很多运营因素,管理因素的影响,对于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及指导性,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指导权重上,其有用信息的效率提取就非常重要,因此管理会计在对于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筛选等问题上,针对单位的管理和发展方向选取不同口径进行描述,就更显其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事业单位的利益相关者是依靠管理会计系统来获取符合大多数利益的有效信息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工作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供会计管理的高度,并增加会计参与管理的有效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体系要点分析

(一)加强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视

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开展集中学习;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交互工具,如微信、短信、QQ等新媒体扩大管理会计的社会影响,宣传管理会计的理念、框架、工作方式和内容,传播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和没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单位运营与管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并对其中的差异化分析进行追踪和调研,积极创新管理会计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模式,以便跟踪服务。

(二)营造管理会计发展的文化和应用环境

企业由于涉及到明显的逐利与运营要求,因此更为推崇管理会计的分析结果与战略参考,希望能通过管理会计的综合性分析报告对企业决策和战略提供帮助,为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市场需求分析,运营流程优化等方面不断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结构。相对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管理会计的难度较大,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使用财政预算基金,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服务能力上,以及在新业务的拓展和挖掘上,行政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特别急迫的需求。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者能否为管理会计提供一个参与民主决策的环境,决定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运营中的权重。在目前国家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如何通过高效率的运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务实的政策服务和行政许可,转变发展观念,弥补管理短板,让管理会计真正成为行政事业单位、间接成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者,进而优化国家各个产业的升级转型,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必须要加大管理会计在公共管理业务中的作用,依靠管理会计统筹信息数据的管理决策建议,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能,提供公共服务部门的治理效率。

(三)确保管理会计的工作环境和话语权

管理会计不仅仅需要站在业务高度,而且还要站在战略高度,对本单位进行业务透视,只有定位清晰才能准确把控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与工作内容。如果管理会计不参与管理与战略的制定,就不能够从数据和信息的整合与关联中发现单位长远的目标,也无从实现优化管理的价值。因此管理会计必须参加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计划、工作计划、绩效方案的研究和制定,深入业务部门了解业务模式,流程与工作内容,才能渗透到日常管理,培养宏观视角,及时根据业务数据的有效信息,协助行政事业单位决策者尽可能做出正确而战略决策。

四、结语

管理是人类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学习和套用。由于管理会计不是一个专业的财务人员,他还需要熟悉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内容与流程。正如专家所说,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是政府和企业的财务会计在逻辑上的延伸,同时管理会计又是传统财务会计与其他领域的技术和发展的结合,是传统财务会计和管理咨询二者的混合物。专业的管理会计需要专业的会计知识,同时还需要专业的管理知识,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人才的培养与转变,需要较长的时间,合理的环境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延伸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培养体系将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瑶瑶.管理型会计人才是怎样炼成的[N].中国会计报,2013-10-18.

[2]王泽彩,程瑜.绩效是改进预算制度的内在要求[N].中国管理会计网,2015-1-26.

[3]从推进国家治理的高度推动管理会计发展[N].中国会计报,2014-11-28.

[4]赵息,李亚光,齐建民.基于集成创新理论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J].天津大学学报,2012(3).

[5]田俊丽.管理会计工具在 A 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6]巩传宝.论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J].财经纵横,2013(8).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