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介石宋美龄六进衡山

2016-08-01金振林

同舟共进 2016年8期
关键词:南岳宋美龄抗战

蒋介石宋美龄伉俪对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像对庐山牯岭一样,情有独钟。1932年到1944年间,他们六登南岳,除第一次纯属闲情逸致、游山玩水外,其余五次都衔命而来,成功而归。

初登南岳,“入山静养”

1932年对于蒋介石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年初前后,他便遭到党内军内各派势力的集中讨伐。打冲锋讨蒋的是孙中山嫡子孙科,外号“孙太子”,当年他40岁,比蒋小4岁。孙科气势汹汹地说:“反蒋未免投鼠忌器,但我说蒋介石这个鼠子,不比普通的鼠子,简直是一个疫鼠,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将他铲除。虽将金杯玉盘掷破,亦不顾惜,即使毁了一层的家私,亦不嫌麻烦。务要将这个疫鼠,根本消灭。”

1931年12月15日,国民党中常会作出决议:“准许”蒋介石辞去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及陆海空军总司令本兼各职。蒋无官一身轻,坦言:“全会既开,弟责即完,故须还乡归田,还我自由。此去须入山静养,望勿有函电来往,即有函电,弟也不拆阅也。”

好不容易赶走了这个“疫鼠”,可孙科接任行政院长后捉襟见肘:蒋的小舅子、老财长宋子文交职时,带走了财政部的重要档案,部内科长以上的职员一律发薪三月暂时离职,财政部成了一个空壳,每月收入仅六百万元,而军费一项就要一千八百万,蒋授意军政部长何应钦天天向孙科要钱。在外交上,孙科用陈友仁代替顾维钧任外交部长,要张学良保卫锦州,建议同日本断交,而长江中的日舰,扬言一有事态就向南京开炮,孙科处在朝不保夕的危城之中。

1932年1月2日,国民党举行紧急会议,决定邀蒋共商大计,孙科还给蒋打了一份电报:“新政府虽已产生,以先生及展堂(胡汉民)、季新(汪精卫)两兄均不来京,党国失却重心……国事不易收拾,先生平昔爱党爱国,想不忍袖手而坐视也,务望莅京坐镇,则中枢有主,人心自安。”发完电报,孙科悄悄坐上火车离开南京去上海,从1931年12月29日至1932年1月2日,他当了4天行政院长,是国民党最短命的一届“政府”。

蒋一生有两大特点,一是喜结金兰,党国要人、上海滩的流氓大亨,大多是他的拜把兄弟;二是化敌为友,化腐朽为神奇,中原大战以来,各路军阀都归顺他的麾下。经过近一年对党内军内的整肃,对朱毛红军的一剿再剿,到了金秋十月,他自认已稳坐钓鱼船,突然想起要去南岳衡山进香朝圣。1932年11月2日,阴历十月初五,蒋夫妇由陈诚和28军军长刘建绪与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陪同,自长沙第一次来南岳。金秋十月是湖南一年中最佳的节气,蒋介石选在十月进山,再好不过了。

穿过南岳大庙,来到山脚,十来顶轿子在此恭候,不久来到半山亭。蒋下了轿,对汗流浃背的轿夫们说了句“辛苦啦”,又对何键感慨地说:“五岳独秀,满目青山,名不虚传啊!”何介绍道:“古人有‘卅里长松迎客来,又说‘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中途多佛屋,从大庙到半山亭十五里,从半山亭径南天门、上封寺到海拔1270米的祝融峰,又是十五里,所以这半山亭名符其实,委员长,你看看玄都观门前的石刻。”

蒋对这副楹联石刻甚感兴趣,反复念了两遍: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嗯,写得好,有哲理!” 蒋赞不绝口。

何键对西南边的绿荫深处一指:“那里是磨镜台,那高耸的山峰叫天柱峰,我给它题了四个字:南天柱石。” 蒋仔细观赏那如席的四个大字,点头称赞:“很好,有气魄,我看,芸樵兄就是湖南的南天柱石呀!”

后蒋宋在明月松间照的半山亭,赵恒惕的小别墅下榻。

来者不善,“湖南王”坐失兵权

蒋宋二进南岳时恰逢1937年5月,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不过,蒋的兴致可没5年前那么好,因为去年(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让蒋威信扫地,在周恩来斡旋下,达成国共第二次合作。蒋因夜半逃生,伤了筋骨,虽着戎装,但手杖不再是摆设,而真成了他的“一条腿”。

宋美龄劝蒋:“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应该去南岳还愿。”蒋听夫人言,在众人的护拥下到南岳大庙祭祀,当地名绅康和声还宣读了以蒋名义书写的祭文。

陪祭的何键则诚惶诚恐地发现,此次委员长的莅临与5年前的“两家亲”截然不同,蒋面色严肃,少有笑容。

蒋来者不善,在白龙沄下的圣经学校召集军事会议,除了陈诚、邓文仪外,出席的几乎都是湘军头目,看那阵势,蒋是有备而来。果不其然,他在会上训示:“我们此次军事会议,一是要做好和日本侵华军作战的准备,二是要服从大局,听从中央调动。”

何听出了不祥之兆,连忙举手请求“讲几句话”,而蒋大手一挥,阻止了何发言,并以委员长的名义宣布:“中央决定,免去何键湖南省主席兼第四路军总司令职务,所部调往外省。”为了做到恩威并施,又任命了一批高级将领,凡湘军中的师长(包括何键女婿李觉)统统升为军长。

原来,蒋看中南岳,拟估为未来的最高统帅部,何不是嫡亲,何况曾有多次反蒋记录,这个“南天柱石”湖南王必须下台。不久,何调任无实权的内政部长,兼军委会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由蒋的黄埔系亲信张治中接任湖南省主席,刘建绪提升为第4路军总司令兼福建省主席。

宣布任命后,蒋心情舒畅,大声讲:“诸位辛苦了,明日游山同乐,芸樵兄已为大家准备了四十五乘竹轿!”满面土色的何键只好强颜欢笑。

次日,蒋宋与文武官员浩浩荡荡地上祝融峰,一路上参观了半山亭、南天门、上封寺,下山时又去了秀丽的藏经殿,蒋宋在谷底“同根生”树下合影留念。路过天柱峰时,又仔细观赏了何键题写的“南天柱石”四个大字,不禁揶揄道:“芸樵兄,南天柱石,名不虚传啊!”何哭笑不得。

此后,何一路走下坡,抗战胜利后因病辞职,在南岳颐养天年。1949年春,解放军逼近长沙,据说他带着小老婆迁居香港,后来,小老婆跟他的侍卫长跑了。1950年到台湾,被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56年4月25日因脑溢血卒于台北,终年70岁。

国共二次合作的基石

1938年10月24日晚,狂风大作,在电闪雷鸣中只见一架小型飞机在暴风雨中颠簸,机长是美国机师李奥那——原本是张学良的机师,他驾驶专机,不断向衡阳机场喊话:“衡阳,我是一号,请求降落!”衡阳回答:“机场能见度仅五米,请返航原地。”

侍卫官林蔚走近蒋介石:“委座,衡阳不能降落,你看……”蒋神态自若,两手抓着手杖柄,头戴灰色博士帽,身穿灰呢长衫,火冒三丈地说:“去衡阳!我没有走回头路的习惯,大不了就是一个死么!”林蔚只好找宋美龄求助,宋劝慰道:“何必谈死,抗战刚开始哩,返航吧!”不久,小飞机又飞回武汉上空,此刻已是午夜时分。

武汉卫戍司令兼第九战区司令官陈诚忙迎上去:“委员长,辛苦了。”晚10时,他欢送委座,现在又欢迎委座了。

“辞修,我让你当俄国名将库图佐夫,你进行得怎样?”陈诚回道:“委座,你在飞机上一定看到武汉三镇成火海,比1812年库图佐夫火烧莫斯科更为壮烈!”

“我要你在明天部队撤离前,把所有战略设备全部破坏,你遵命了么?”

陈回答:“已经烧了两天两夜,25日可以全部撤离。”蒋放心了:“好好,就要学人家库图佐夫,把拿破仑五十万大军饿死、冻死、困死在莫斯科,焦土抗战是我们的不二法门。”

蒋命令,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他训话:“日寇总司令部第188号命令,要把我逐出中原,只要攻占了汉口、广州,就可以统治中国——梦想!”

周恩来发言说:“日寇强调,‘首先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武汉是绝对必要的,中共认为在不利情况下可转移作战区。”

陈诚说:“我们布置了50个军,总计129个师约110万兵力,与敌展开了4个月的决战,重创日军。”

蒋说:“看来武汉是守不住的,我们要以时间换空间,我认为只要守住湖南这个战略要地,北上可直取武汉,东出赣浙能保住东南半壁江山,西屏川黔又把守着战时首都重庆的大门,南护两广更能阻止日军打通南北交通线,从而达到持久抗战的目的。我决定:最高统帅部建在南岳衡山。”此刻,林蔚走到蒋身边:“委员长,中国航空公司的专机到了。”

蒋看看手表:“嗯,天快亮了,我们又要飞啦,大家好自为之吧!”

10月25日凌晨4时,陈诚一行又去送行,飞机在黎明前降落衡阳机场。

武汉烧了两昼夜,但日军进城后,水电设施完好无损,蒋得悉后,骂陈诚:“辞修真是个既不奉命又不受命的蠢人!”

1938年11月25日上午7时30分,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在圣经学校大会堂开幕,蒋登台演讲:“今天会议是在南岳,就是衡州所属。衡州这个地方,就是70年前曾文正公(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在湘阴附近第一次交战大败后练兵的地方,我们回忆当年曾胡中兴的史迹,观察目前抗战的形势,足以证明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转败为胜的时候了。”

会议的主题既然是“检讨第一期抗战得失”,长沙大火当然是不能回避的重要内容,湖南省主席张治中诚恳检讨:“发生‘文夕大火,将几千年古城长沙荒唐付之一炬,现在检查这惨痛的浩劫,使我无地自容,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罪名……”其实,始作俑者是蒋,他用手往下招了两下,示意张坐下:“就检查到此好了。”

在第二期抗战的方略中,蒋强调“为了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必须实行政治重于军事,民众重于士兵,游击战重于正规战。”他举起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挥了挥:“中共毛泽东的这本小书,我看了,大家也应该翻一翻。”台下,周恩来和叶剑英相视而笑。台下众将领窃窃私议,会场气氛热烈异常。

蒋用手压一压,台下静了下来:“最后,我宣布,国共两党合作,共同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地点就定在南岳,这个训练班是抗战胜利的基石。我来当这个班主任,白崇禧和陈诚任副主任,汤恩伯任教育长,叶剑英任副教育长,周恩来为国际问题讲师。诸位有没有意见?没意见,散会,明天大会组织大家登祝融峰。不过,没有经会议批准的,不准坐轿子,只准骑马。”一脸严肃的蒋也来了一点幽默。

台下一片嬉笑声。此次会议的最大战果是建立了国共合作机制,为全面胜利打下了基础。

磨砖成镜,“以行动实现理想”

1939年10月28日上午,蒋宋由重庆飞桂林,下午乘火车到衡阳,于29日晨转乘汽车至南岳圣经学校,四进衡山。下午,蒋召开二次南岳军事会议,11月5日闭幕,因长沙会战从9月18日开始大获全胜,使会议充满喜庆气氛。会议期间,宋去衡阳、邵阳慰问伤兵。

早在1937年,宋就组建了全国性的劳军组织——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是年10月23日,宋乘车前往上海前线途中,突遭日本飞机扫射炮击,汽车冲进一条水沟,宋当即受伤昏迷,醒来后虽走路困难,但仍继续赶往前线,直到慰问结束后,才发现摔断了肋骨。不久,华北、华东大片国土沦丧,房屋学校毁于炮火,无数儿童无家可归,四处流浪。宋美龄与邓颖超等人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抗战时期收容和救助了近3万名难童。此外,宋还不断出入保育院、妇女干训班、伤兵医院、寒衣缝制所和疏散女工的收容所,筹办了27个妇女识字班。基于她在抗战中的贡献,美国《时代》周刊将她和蒋一起评为年度世界风云人物。

1941年10月4日,蒋宋从重庆飞桂林,6日下午乘火车五到南岳,住磨镜台何键一号别墅。10月14日,赣州行政专员蒋经国来南岳看望父亲。宋美龄携款30万,去衡阳慰劳伤病员。10月16日,第三次南岳军事会议召开;1944年2月5日,蒋宋从重庆飞桂林,2月10日至14日,蒋在南岳召开第四次军事会议,2月15日中午离开南岳,这是蒋宋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进衡山。这里的国民党军委最高统帅部,1944年9月4日被日军占领,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于10月9日薄暮时分启程,于子夜11时抵圣经学校迎宾馆。从此,这儿成了冈村宁次的统帅部。

宋美龄在1932年第一次游南岳时,就喜欢上了风景独秀、环境幽静的磨镜台。晨钟暮鼓之际,蒋宋喜欢在七祖怀让和尚用砖头磨镜的巨石“祖源”附近徘徊,聆听磨镜台的传说。1943年2月28日,宋应美国总统罗斯福二次邀请访美,身着紫色天鹅绒旗袍,落落大方,气质典雅端庄,人称“东方维纳斯”。

想不到在美国参议院的即兴演说中,她还引用了七祖怀让和尚欲磨砖成镜,挑战不可能的哲理故事。(详见金振林《黄维垂暮之年吐心曲》,《同舟共进》2014年第4期)演说结尾,宋美龄说道:“诸位友人,余因此感觉吾人不但应有理想,并应宣布此种理想,而且以行动实现此种理想。愿更进一言:吾人之诸领袖,倘无吾人全体积极协助,不能实现此种共同理想。此磨镜台故事之教训,乃诸君与余所宜深切领会者也!”

演说多次赢得雷鸣般的掌声,最后,议员们全体起立,鼓掌时间达数分钟。她的演说有25万人听到了,国会议员们众口一词地要求政府加速援华,美国民众纷纷慷慨解囊援助中国抗战,成百上千封信件寄到白宫,收件人都是宋美龄。第二天,罗斯福夫妇与宋美龄共同接受170多名记者的采访,宋口才一流,应对得体,不失时机地把一些问题转给罗斯福,使罗斯福表态要以“上帝允许的速度”向中国运送军火。

宋美龄访美之行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真谛,获得了美国和西方国家从道义到物质的巨大支持。她在美国刮起了一阵“宋美龄旋风”,不辱使命,应验了《时代》周刊发行人亨利·卢斯劝蒋让宋访问时的预言:“你让她去一次,比30个师都有用。”

(此文在写作中参考了《南岳志》《抗战中的南岳》等书籍,特此鸣谢。)

(作者系文史学者、作家)

猜你喜欢

南岳宋美龄抗战
从私家书信看宋美龄的婚姻观
传承南岳游干班红色基因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南岳篇章
田汉与南岳衡山的不解情缘
南岳寿文化的现代养生价值研究
我们家的抗战
宋美龄的“美丽吃货经”
河山纪行·衡山篇
宋美龄——中国抗战中一位睿智坚毅的女性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