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及相关证候研究

2016-07-31金军务改艳王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依赖性证型激素

金军,务改艳,王敏

1.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广东 佛山 528200;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及相关证候研究

金军1,务改艳2,王敏2

1.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广东 佛山 528200;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目的研究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其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王琦教授九种体质判断标准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对210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并研究中医体质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210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阴虚质占43.8%(92例),气郁质占15.2%(32例),气虚质占11.4%(24例),血瘀质占7.6%(16例),阳虚质占6.7%(14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冲任失调证占63.8%(134例),肝气郁结证占16.2%(34例),脾胃虚弱证占11.4%(24例)。冲任失调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多为阴虚质,辨证分型多为冲任失调证,且冲任失调证与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

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中医体质;辨证分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亦是激素依赖性肿瘤之一,在中国约有50%、国外约有70%以上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为阳性,其生理、病理特征及治疗明显有别于非激素受体阳性者。近年来,ER和PR表达情况检测已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

从中医体质特征角度研究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发病及其产生的病变类型、变化规律,临床上辨体质与辨证、辨病相结合,是对“辨证论治”这一传统诊疗理论的补充与完善,有助于临床医生更系统地寻找发病规律、探索病变特点,从而在方剂、药物、剂量上实施个性化临床选择。2013-2015年,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及辨证分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0例患者均来源于2013年2月-2015年12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经病理学检测确诊为乳腺癌。免疫组化显示ER和/或PR阳性;年龄32~75岁,其中≤45岁者56例,45~55岁者66例,>55岁者88例;均为已婚患者;有家族遗传史者3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 2003年发布的乳腺癌分类标准[2],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乳腺癌,且免疫组化显示ER和/或PR阳性。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 20~75岁;③女性;④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脑疾病,或精神障碍,或严重感染患者;②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③终末期患者,或神志不清者。

1.5 调查方法及内容

1.5.1 一般情况 采用调查表对患者年龄、民族、籍贯、婚姻、文化程度、烟酒嗜好、饮食习惯、既往史、家族史、中西医诊断、肿瘤病理类型、TNM 分期(应用2002年版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法[1])、治疗状况、舌脉象等情况进行调查。

1.5.2 中医体质 中医体质分类采用《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2],由本项目研究人员负责询问并登记患者量表中各项问题的解答,并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的协助下完成中医体质辨识。该量表包括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及特禀体质9种,每种体质包括总体特征、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方法按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3]: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原始分=各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平和体质为正常体质,其他8种体质为偏颇体质。判定标准:平和体质转化分≥60分、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均<30分时,判定为“是”;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40分时,判断为“基本是”,否则判定为“否”。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30~39分判定为“倾向是”,<30分判定为“否”。亚量表分数越高,该体质类型倾向性越明显。

1.5.3 中医证候判定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中医诊疗指南》[4],由本项目研究人员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辨证分型。①肝郁气滞证:症见乳房肿块,时觉胀痛,情绪忧郁或急躁,心烦易怒,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②热毒蕴结证:症见乳房肿块,增大迅速,疼痛,间或红肿,甚或溃烂、恶臭,或发热,心烦口干,便秘,小便短赤,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数。③冲任失调证:症见乳房肿块,月经前胀痛明显,或月经不调,腰腿酸软,烦劳体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淡,苔少,脉细无力。④气血两虚证:症见乳房肿块,与胸壁粘连,推之不动,头晕目眩,气短乏力,面色苍白,消瘦纳呆,舌淡,脉沉细无力。⑤脾胃虚弱证:症见纳呆或腹胀,便溏或便秘,舌淡,苔白腻,脉细弱。⑥肝肾阴虚证: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目涩多梦,咽干口燥,大便干结,月经紊乱或停经,舌红,苔少,脉细数。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法描述,单因素构成比采用单样本非参数检验,多因素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体质在中医证型中的分布

210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9种中医体质在6种中医证型中的分布见表1。

表1 210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的证型分布(例)

2.2 中医体质分布

210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中医体质中,阴虚质占43.8%(92例),气郁质占15.2%(32例),气虚质占11.4%(24例),血瘀质占 7.6%(16例),阳虚质占6.7%(14例),湿热质占5.7%(12例),平和质占5.7%(12例),痰湿质占3.8%(8例),特禀质0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 中医证型分布

210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辨证分型中,冲任失调证占63.8%(134例),肝气郁结证占16.2%(34例),脾胃虚弱证占11.4%(24例),气血两虚证占5.7%(12例),肝肾阴虚证占 1.9%(4例),热毒蕴结证占1.0%(2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4 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表明,134例冲任失调证分型在9种中医体质中分布有明显差异(P<0.001),以阴虚质为主(74例),占总冲任失调证患者的55.22%,见表2。

表2 134例冲任失调证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体质决定着个体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和疾病的传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预后,因此体质被称为疾病的“活性载体”[5]。体质禀承于先天,在后天内外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其所指向的目标主要是“人”,将人作为研究主体,蕴含了“因人治宜”的思想。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不断完善,临床上发现中医体质特征与证候之间具有相关性,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有助于辨证论治理论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如田氏等[6]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对504例尚未经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发现,在平和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和特禀质的基础上,患者的中医证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虚型、阴虚型、血虚型、冲任失调型和肝气郁结型5种证型的基础上,患者的体质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得出未经过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与中医证候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上,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有别于非激素依赖性患者,治疗方面更有明显不同。ER是核受体蛋白超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包括a、b亚型,在两性生殖系统(子宫、卵巢、睾丸、乳腺等)中均有分布,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调节细胞的癌变基因与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临床中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可明确影响乳腺癌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法及预后。患者的中医体质也显示出其发病的易感性、倾向性及其内在脏腑阴阳气血偏差和机能代谢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内分泌治疗是基于雌激素能刺激乳腺肿瘤生长这一机制的治疗方法,通过抑制或阻断雌激素的合成,降低雌激素水平或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结合的途径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国际乳腺癌治疗指南指出:对于疾病进展缓慢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无论是早期的抑或是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案[7]。但是,在抑制雌激素水平的同时,机体将承受低激素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尤其是绝经前的妇女,出现内分泌紊乱,如在本研究过程中发现患者常见五心烦热、烦劳体倦、腰酸腿软等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中医学认为,这是外因(药物)引起的“肾气衰、天癸竭”,因女性生殖内分泌的调节主要通过“肾-天癸-冲任-胞宫轴”进行,肾气受损,天癸竭乏,冲任亏虚,阴阳失去平衡。本调查显示,210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以阴虚体质最多见,占55.2%。情志不调与乳腺癌发病、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故出现气郁体质(占11.94%);手术、放化疗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故可见气虚体质(占11.94%)。乳腺与人体经络的关系密切: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故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肾藏精、脾健运、肝疏泄等功能失常相关。

冲任二脉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乳腺癌的发病、转归与冲任二脉经络有密切联系,辨证分型中以冲任失调证为主表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的证候特点。冲脉可“渗诸阳、灌诸阴”,又兼通行血脉,为“血海”,且冲脉起于胞宫,故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等功能,又因其并于足少阴、隶属于阳明、通于厥阴、及于太阴而可调节气机升降。任脉与冲脉同源发出,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与六阴经脉相联系,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诸阴经经气的作用。上述生理特点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冲任失调证在9种中医体质中分布的差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表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无论中医体质还是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均与肝、脾、肾脏受损及冲任二脉失调密切相关,从辨体质与辨证、辨病相结合角度为乳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1] 万德森.临床肿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34-339.

[2] 王琦,靳琦.亚健康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52-156.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4]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中医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1,14.

[5] 杜普能.浅谈中医学中的体质观[J].陕西中医函授,1998(6):4-5.

[6] 田欢,张莉,林洪.等,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特征与证候规律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7):1108-1111.

[7]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cl 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breast cancer guideline(2014.V3)[M]. For t Washington: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2014.

Investigation of TCM Constitutions and Relevant Syndrome Study on Patients with Hormone-dependent Breast Cancer

JIN Jun1, WU Gai-yan2, WANG Min2
(Oncology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shan 528200, China;2.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CM constitutions of hormone-dependent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TCM constitution differentiation in the 210 patients with hormone-dependent breast cancer were investigated b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CM Constitutions invented by professor Wang Qi and four methods of diagnosis of TCM, with a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TCM constitutions and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ing.Results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mong TCM constitutions of the 210 patients with hormone-dependent breast cancer (P<0.001), with yin deficiency 43.8% (92 cases), qi stagnation 15.2% (32 cases), qi deficiency 11.4% (24 cases), blood stasis 7.6% (16 cases), and yang deficiency 6.7% (14 cases).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mong TCM syndromes (P<0.001), with dysfunction of Chong and Ren channels 63.8% (134 cases),stagnation of liver qi syndrome 16.2% (34 cases), weakness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syndrome 11.4% (24 cases).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dysfunction of Chong and Ren channels and correlation of TCM constitutions (P<0.001).ConclusionMost hormone-dependent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re accompanied with yin deficiency pattern and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ing of dysfunction of Chong and Ren channels. There is correlation between dysfunction of Chong and Ren channels and TCM constitutions.

hormone-dependent breast cancer; TCM constitution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ing

10.3969/j.issn.1005-5304.2016.06.008

R273.79

A

1005-5304(2016)06-0027-04

2016-01-13)

2016-01-28;编辑:陈静)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0009380120318053)

猜你喜欢

依赖性证型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非等熵 Chaplygin气体极限黎曼解关于扰动的依赖性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关于N—敏感依赖性的迭代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