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07-31王处渊杜新亮狄波林婷秀赵杰唐常荣汪卫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硕士博士

王处渊,杜新亮,狄波,林婷秀,赵杰,唐常荣,汪卫东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处渊1,杜新亮2,狄波2,林婷秀2,赵杰1,唐常荣2,汪卫东1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目的探讨中国中医科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更有效做好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有我院2014级新生进行心理水平测试,并与中国大学生常模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我院2014级研究生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14.02%)、人际关系障碍(7.32%)、抑郁(8.54%)、焦虑(5.49%);其中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硕士研究生;我院新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院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佳。中医相关专业的心理健康维护有相对特殊性,对该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应充分发挥中医专业的优势。

中医;研究生教育;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这个群体承载着家庭、社会及国家对其过高的期望,也意味着其承担各方面的沉重压力。因此,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凸显,时常出现心理疾病、精神病及自杀等恶性事件的现象[1]。中医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有着医学与传统文化的双重背景。本研究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入学新生为对象,应用症状自评量(SCL-90)表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探讨中医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相关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4年入校研究生176名参加问卷调查,其中硕士研究生125名,博士研究生51名。回收问卷 164份,回收率 93.18%,其中硕士 121份(73.62%),博士42份(26.38%)。合格问卷163份,问卷有效率99.39%。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 SCL-90的版本由 Derogatis编于1973年,也称为Self-Reporting Inventory或Hopkin's症状清单(HSCL),该量表引入中国后在心理卫生临床及科研领域得到广泛使用[2]。SCL-90采用 5级评分,分为 1~5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在本次调查统计中,使用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因子分3项指标。根据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3]。

由我院研究生院学生处教职人员、各班主任及中医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担任调查员,建立统一调查程序。评定前,由工作人员把评分方法和要求向被调查者解释清楚。然后,被调查者在不受任何外界影响进行自我评定。评定结束时,由专人负责收集、清理问卷,剔除不合格问卷。为保证数据录入的质量,问卷回收后由工作人员采用双人双机法录入电子检查系统,核对无误后生成检查报告。

1.3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将SCL-90各因子均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5]进行比较,得分采用光±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Levene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症状自评量表临床心理问题检出率

研究生SCL-90检查结果异常者33名(20.12%),其中总分异常者(总分≥160)12名(7.32%),阳性项目数异常(阳性项目数≥43)21名(12.8%),心理症状阳性者(因子分≥2)31名(18.9%),中度阳性者(因子分≥3)5名(3.05%);症状因子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障碍、抑郁、焦虑,各因子分布见表1。

根据表1中因子分≥2的各因子所占百分比做雷达图显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障碍、抑郁及焦虑为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其中以强迫症状最为突出,见图1。

2.2 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心理状况比较

对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心理测试各项分数进行Levene检验、t检验及均值比较。Levene检验中人际关系障碍与恐怖2项因子分的P<0.05,故其t检验采取了“假设方差不相等”进行,其余各项均采取“假设方差相等”进行t检验。博士研究生组与硕士研究生组均值比较,除敌对因子外,博士研究生其余各项所得分数均低于硕士研究生,其中在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障碍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及恐怖因子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表1 2014年我院研究生新生心理问题因子情况

图1 2014年我院研究生新生心理问题分布图

表2 2014年我院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状况比较

2.3 症状自评量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本研究选择2009年黄氏等[4]通过Meta分析制定的样本量为263 775名的大学生常模做对比。结果各因子的实测均值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014年我院研究生新生心理问题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对比情况

3 讨论

3.1 研究生心理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我院2014级研究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强迫(14.02%)、人际关系障碍(7.32%)、抑郁(8.54%)、焦虑(5.49%)。与相关研究比较,我院研究生新生的心理问题分布基本符合国内研究生新生心理问题的分布规律[5];另一方面,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各症状因子均值均较低[6-7]。

我院新生心理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强迫症状,因子分>2.0的达23名(14.02%),因子分>3.0的有2名。强迫,是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2]。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在于该年龄段的人欲望很髙,凡事追求完美,这种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就可能造成强迫症。一般而言,大多数既往学习成绩和心理素质等综合条件较为优秀的学生,才会有精力和能力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而综合素质的相对优越及对于完美的追求,也正是造成研究生强迫症状的根源。

3.2 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在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结果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的阳性项目数明显多于博士研究生,在恐怖、人际关系及精神病性等方面,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水平也明显不如博士研究生。可以说,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高于硕士研究生。其原因一方面,博士研究生的生源是硕士研究生之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博士研究生有着更为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经历许多磨砺,其心态、情绪及社会认知相对成熟,而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校园,易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情绪,在新的人际关系中还需更长的适应过程。

3.3 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的比较

表3显示,我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各因子均值差的平均值为0.31,这与一些类似调查结果一致[8-10]。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能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大多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与大学生相比,研究生这个群体是经历过本科生活,对大学生活环境有更好的适应性。从特殊性角度来看,我院研究生相对其他专业同学有明显特色。首先是具有一定的医疗常识及重视调神的文化传统,使许多同学能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而调神正是改善一个人心理状态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中医专业的同学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强调“大医精诚”及“医者仁心”的修养,这种条件形成的学习氛围与生活氛围比较和谐,有利于防止心理问题的滋生。

3.4 关于中医专业研究生心理卫生

3.4.1 心理问题背后的人格根源 由于任何表层的

心理问题根源在于其深层次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缺陷[11],这有可能使任何外部诱因成为诱发其心理问题的导火索。因此,对心理问题不仅要在教学工作中积极预防诱因产生的客观条件,还要在长期的研究生教育中完善学生的深层次人格,从根本上使其获得对各种生活不良事件的应变能力[12]。

3.4.2 强迫症的双向性 我院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强迫倾向明显。临床上,高学历人群普遍存在强迫性人格倾向,这种人格倾向在其求学过程中发挥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一定程度的强迫倾向有利于学生精益求精地追求学业,在学术研究中严于律己,有助于取得良好成绩;而另一方面,过度的强迫会导致学生对各种事物的完美追求,继而变得胆怯和谨小慎微,多疑而敏感,遇事易焦虑紧张,一旦受到挫折,则易抑郁低落。对该人群的心理维护,仅仅为其构建和谐友善、轻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则远远不够,而应通过改善其强迫性人格,化解其对完美的执着,以适应现实生活及人生中的缺憾和不足,从根本上松解其谨小慎微的神经,使其能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不良事件[12]。

3.4.3 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与其他专业相比,中医专业有着其明显的特殊性:一方面有十分沉重的课业负担,生活中缺乏娱乐活动,易于积累不良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强调诚心修身为本,并通过传统经典及传统导引吐纳技术发挥着强大的心理调适作用。为此,相关心理健康控制工作应充分加以参考并利用,如在课业之余开展文娱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普及个体心理知识等;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心理健康的调适作用,精神内守,治神养身,以淡泊内养,精专攻事,慈心济物,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完成学业并履行其社会责任。

4 结语

我院 2014级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全国同龄人常模相对更高,其主要心理问题以强迫为主,人际关系障碍、抑郁及焦虑等问题相对突出,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硕士研究生。建议相关心理健康维护充分发挥中医专业的优势,使中医专业研究生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1] 张春梅,刘华山,郭立峰.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81-382,385.

[2]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3]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31-36.

[4] 黄艳苹,李玲.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5):366-371.

[5] 张莉,芮媛媛,许静,等.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概述[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6(3):242-243.

[6] 史广玉,王晓燕,杨霞.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8(3):206-208.

[7] 方伟,杨杏芬,王声湧,等.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4):433-435.

[8] 徐洪吕,陆林,郭申,等.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398-400.

[9] 林青,郭俊慧,罗瑾.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7):875-876.

[10] 李军,刘继.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2):1671-1674.

[11] 汪卫东,杜辉,吕学玉,等.精神与心理疾病的临床忆溯性研究思维简论[J].医学与哲学(A),2012,33(4):22-23.

[12] 汪卫东.发展治疗学——基于异常发展的心理治疗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5.

Investigation of Mental Health of Fresh TCM Graduate Students and Analysis on Influence Factors

WANG Chu-yuan1, DU Xin-liang2, DI Bo2, LIN Ting-xiu2, ZHAO Jie1, TANG Chang-rong2,WANG Wei-dong1
(1. 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3, China;2. Graduate Schoo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ObjectivesTo discuss mental health of fresh 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academy); To provide psychological basis for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MethodsAll 2014 fresh graduate students in our academy took psychological test via SCL-90 and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is result and normal results of Chinese graduate students.Resu ltsThe primar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graduate students from our academy were shown as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14.02%), interpersonal barriers (7.32%), depression (8.54%), and anxiety (5.49%). Among the freshmen,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of doctor candidat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aster candidates . Mental health of fresh TCM graduate studen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ConclusionMental health of TCM graduate students is better. There is specificity for TCM students' mental health maintenance. Therefore, health maintenance for TCM student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advantages in TCM major.

TCM;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SCL-90

10.3969/j.issn.1005-5304.2016.06.002

R2-05

A

1005-5304(2016)06-0005-04

2015-01-16)

2015-10-26;编辑:梅智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I10B07)

汪卫东,E-mai l:prof_wwd@126.com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硕士博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蚊
润博士问答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