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贡秋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2016-07-31范淑英李霖超向仕华杨华伟

大豆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夏大豆自贡市晚熟

范淑英,李霖超,向仕华,杨华伟*

(1.自贡市种子站,四川 自贡 643000;2.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 自贡 643000)

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贡秋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范淑英1,李霖超2,向仕华2,杨华伟2*

(1.自贡市种子站,四川 自贡 643000;2.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 自贡 643000)

贡秋豆5号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贡选1号作母本,贡秋豆3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并采用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在2008—2010年参加四川省夏大豆晚熟组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产量1560.0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贡选1号增产12.5%;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17.1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贡选1号增产24.1%。该品种具有高产、高蛋白、耐荫等特点,适宜在四川省平坝和丘陵地区推广种植。

夏大豆;贡秋豆5号;栽培技术

自贡市大豆以“富顺豆花”等传统特色小吃为支撑,大豆食用总量稳固上升,农民种植大豆热情高涨。据农情统计,自贡市可用耕地面积约290万亩,而夏大豆种植面积就有50多万亩,约占可用耕地面积的17%。种植大豆成为自贡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选育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为长远发展目标,育成大豆新品种贡秋豆5号。

1 选育过程

贡秋豆5号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以贡选1号作母本,贡秋豆3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南繁加代,F3代后与玉米套种,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夏大豆新品种,原品种名称贡秋豆370-9。该品种2008—2010年参加四川省夏大豆晚熟组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四川省夏大豆晚熟组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届五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豆2012006。

2 产量表现

如附表所示,贡秋豆5号于2008年在自贡、邻水、南充、茂县、仁寿和雅安6个试验点参加四川省夏大豆晚熟组区域试验。因邻水试验点熟期雨水偏多,籽粒霉烂严重,该点数据只作参考,不纳入汇总。该品种在其余5点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664.8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贡选1号增产15.5%,达极显著水平,位列试验第3位。5个汇总试验点中,4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率为80.0%。

附表贡秋豆5号在参试中的产量表现

贡秋豆5号2009年续试,平均产量1217.3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贡选1号减产6.6%,位列试验第5位。6个试验点中,3点增产,3点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441.1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5.0%。因两年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差异较大,该品种在下一年继续进行区域试验。

2010年因气候、病虫害等因素影响,邻水和雅安试验点报废,数据不纳入汇总。其余4点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794.6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贡选1号增产27.8%,位列试验第1位。三年平均产量为1560.0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贡选1号增产12.5%。

贡秋豆5号于2011年在自贡、武胜、茂县、乐至和乐山5个试验点参加生产试验。5个试验点平均产量1817.1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贡选1号增产24.1%,5个试验点全部增产。

3 特征特性

贡秋豆5号为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晚熟品种。区域试验夏播全生育期平均139.2天,较对照品种贡选1号晚熟1.6天。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直立,株型收敛,叶形椭圆,紫花,棕毛;平均株高85.0厘米,主茎节数17.3个,有效分枝数5.1个,单株荚数53.8个,单株粒数88.2粒,单株粒重22.5克;成熟荚呈黄褐色。籽粒椭圆,种皮黄色,种脐深褐色,百粒重27.2克,属大粒型品种。完全粒率88.7%,中抗病毒病和倒伏,均优于对照品种。较耐荫、抗旱,适宜与玉米、高粱等作物套作。经国家粮食局成都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干籽粒粗蛋白质含量46.7%,粗脂肪含量18.7%,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65.4%。

4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推广区域:四川省平坝和丘陵地区。

(2)精选良种:选用饱满、纯净、无病斑、生活力好、发芽率高的籽粒作大田用种。

(3)选地:尽量避免重迎茬地,并选择肥力好、精耕细作、排灌通畅的地块种植。

(4)播种期:夏播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均可。

(5)种植密度:净作种植0.5~0.6万株/亩;玉米/大豆套作可在玉米空行按行距0.5米、穴距0.2米种植2行,每穴定苗1~2株。

(6)田间管理:重施底肥,依苗情酌施提苗肥,增施花荚肥;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叶面害虫,花荚期注意防治豆荚螟及鼠害。

(7)收获和贮藏:根据天气情况,熟期适时收获、晾晒和脱粒,晒干或烘干后在冷库或低温条件下保存。

[1]周思.“借脑”,促“豆花之乡”腾飞——四川省“金富源”县域经济研讨会侧记[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02(4)∶32.

[2]杨晓英,程欣.自贡特色农业的“6架马车”[J].新城乡,2014(12)∶68-69.

[3]吴海英.“耐荫高产高蛋白套作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推动南方套作大豆快速发展[J].大豆科技,2015(3)∶46,49.

[4]向仕华,刘然方,王海鑫,等.大豆新品种贡秋豆4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大豆科技,2013(5)∶55-56.

[5]盛立保.大豆种子的贮藏方法[J].现代畜牧科技,2015(1)∶36.

S565.1

B

1674-3547(2016)04-0032-03

2016-05-17;

2016-05-31

范淑英,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推广研究,E-mail:zisbyw@163.com

*通讯作者:杨华伟,高级农艺师,从事大豆育种研究,E-mail:zisbyw@163.com

猜你喜欢

夏大豆自贡市晚熟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晚熟的记忆
自贡市沿滩区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季度评比
自贡市:多措并举 力促根治欠薪
自贡市:率先实现欠薪问题线索动态清零
自贡市自流井区(高新区)严厉查处欠薪违法行为
晚熟
晚熟苹果摘袋五忌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夏大豆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