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河口浮游动物多样性初探

2016-07-29王玉芳任金刚王永献周晓翠

海河水利 2016年1期
关键词:多样性

王玉芳,任金刚,王永献,周晓翠,黄 磊

(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下游管理局,天津 300061)



海河口浮游动物多样性初探

王玉芳,任金刚,王永献,周晓翠,黄磊

(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下游管理局,天津300061)

摘 要:调查研究了2014年5、8月海河口9个站点的浮游动物物种及其数量。海河口有浮游动物24种,以轮虫、桡枝足类为主,优势种为褶皱臂尾轮虫。各断面浮游动物平均密度5月为71.32 ind./L、8月为586.41 ind./L,夏季明显比春季有所提高。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5、8月分别为24.55、0.78 mg/L,5月高于8月,闸上高于闸下。浮游动物的各项特征与季节、所在水体盐度及营养盐状况有关。

关键词:浮游动物;多样性;海河口

1 概况

河口位于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处,是两者相互作用的复杂区域,营养物质丰富,生物生产力大,生态环境多变。河口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理化环境与河流和海洋均有差异[1-3]。浮游动物是河口生态系统中的一大类群,是重要的次级生产者,是食物链的关键环节,在河口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源要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海河口是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重点,地理位置重要,各行业在此星罗棋布,由于近年填海造陆及经济大开发的影响,海河口的生态系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海河口浮游动物的调查取样、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统计,发现该地区浮游动物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基本规律,得到调查区域的基础数据,为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2 样品与方法

2.1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从海河防潮闸开始,向入海口均匀布设9个站位,利用GPS定位,分别在5、8月采样,表征春季和夏季浮游动物状况。

2.2断面设置

海河口浮游动物调查设置9个断面,其中海河防潮闸闸上1个断面1号站位、一港池1个断面2号站位、一港池到排污口均匀布设3个断面3、4、5号站位,排污口1个断面6号站位、三岔口1个断面7号站位、闸下1个断面8号站位和新港船闸1个断面9号站位。

具体断面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海河口浮游动物调查断面位置

2.3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2.3.1原生动物和轮虫

浮游动物定性和定量样品采集工具有浮游生物采集网和采水器,浮游生物网的孔径一般为64µm (25号)。采水器为不锈钢北原式采水器,容量为5 L。定性水样用甲醛溶液固定。定量用水样取水1 L,浓缩后用鲁哥氏液加以固定,固定剂量为水样的1.5%,即1 L水样加15 mL左右,使水样呈棕黄色即可,再在水样中加入5 mL左右甲醛溶液,室内沉淀48 h,浓缩后保存待检。室内先将样品浓缩定量为30 mL[4]。

原生动物计数是从浓缩的30 mL样品中取0.1 mL置于0.1 mL计数框中全片计数,每个样品计数2片。轮虫计数则是从浓缩的30 mL样品中取1 mL置于1 mL计数框中全片计数,每个样品计数2片。2次计数结果允许相对偏差小于±15%,否则增加计数次数。浮游动物个体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1 L水样中浮游动物个体数(ind./L);V为采样体积(L);Vs为沉淀体积(mL);Va为计数体积(mL);n为计数所获得的个体数(ind.)。

2.3.2枝角类和桡足类

定量样品用采水器采集混合水样40 L,用25号浮游生物网(孔径为64 μm)过滤,把过滤物放入标本瓶中,用甲醛溶液固定待检。在计数时,根据样品中甲壳动物的多少分若干次全部计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V为采样体积(L);n为计数所获得的个体数(ind.)。

显微镜下检测各类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别计算密度。

2.4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优势种的确定

选取α-多样性测度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2]计算公式为:

Marglef丰富度指数(R)[2]计算公式为:

Pielou均匀度指数(J)[2]计算公式为:

优势度(Y)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所有物种的总个体数;S为采集样品中的物种总数;Pi为第i种的个体数与样品中的总个数的比值;ni为第i种的总个体数;fi为第i种在各站位出现的频率;Y值大于0.02的种类为优势种。

3 浮游动物现状调查及评价

3.1结果与讨论

本次调查水域共发现浮游动物24种,其中轮虫种类5科6属10种,占总种数的42%;桡足类2科2 属5种,占总种数的21%。从调查结果可见,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种类以轮虫、桡枝足类为主,其他包括冬卵、夏卵、线虫、异体住囊虫、蔓足类藤壶幼虫、箭虫、糠虾等。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见表1。

表1 海河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表2 海河口各断面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种

海河口各采样断面浮游动物种类数分布,见表2,如图2所示。

图2 海河口各断面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分布

从表2和图2可见,采样断面1共有浮游动物11种,其中轮虫6种、桡足类2种、其他3种;采样断面2共有浮游动物4种,其中轮虫3种、桡足类1种;采样断面3共有浮游动物11种,其中轮虫4种、桡足类2种、其他5种;采样断面4共有浮游动物14种,其中轮虫2种、桡足类3种、其他9种,该站位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采样断面5共有浮游动物7种,其中轮虫2种、桡足类3种、其他2种;采样断面6共有浮游动物11种,其中轮虫4种、桡足类2种、其他5种;采样断面7共有浮游动物12种,其中轮虫3种、桡足类3种、其他6种;采样断面8共有浮游动物7种,其中轮虫2种、桡足类2种、其他3种;采样断面9共有浮游动物8种,其中轮虫和桡足类各2种、其他4种。

本次调查浮游动物优势种为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Y为0.291,其他种优势度见表3。

表3 海河口浮游动物种类及优势度(Y)

3.2浮游动物密度

海河口各断面浮游动物密度分布见表4,如图3所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浮游动物平均密度5月为71.32 ind./L,其中轮虫、桡足类、其他的平均密度分别为0.00、67.24、4.08 ind./L,可见春季浮游动物的密度主要由桡足类贡献;8月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586.41 ind./L,明显比春季有所提高,其中轮虫、桡足类、其他的平均密度分别为523.74、3.97、58.70 ind./L,可见夏季浮游动物的密度主要由轮虫贡献。各采样断面中8月1号的平均密度最高。5月所有样点的轮虫检出率为0;8月桡足类数量骤减,平均值仅3.97 ind./L。

图3 海河口各断面浮游动物密度分布

表4 海河口各断面浮游动物密度分布ind./L

3.3浮游动物生物量

海河口各断面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见表5,如图4所示。本次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5、 8月分别为24.55、0.78 mg/L,其中轮虫、桡足类和其他的平均生物量5月分别为0.00、24.54、0.01 mg/L,8月为0.41、0.34、0.03 mg/L。

表5 海河口各断面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mg/L

图4 海河口各断面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

4 结论

本项目取样2次,对海河防潮闸附近9个站位进行了浮游动物的定性定量研究,采得水样72个,通过综合分析,初步掌握了研究区域浮游动物分布的基本规律。

本次调查水域共发现浮游动物24种,闸上种类较闸下丰富,种类数分别为11、7种。浮游动物优势种为褶皱臂尾轮虫、Y为0.291,闸上下种类数量的不同可能与其水体盐度不同有关,现存浮游动物更适宜在闸上低盐度的环境下生存。

浮游动物平均密度5月低于8月,而1号站位的平均密度最高,即闸上的高于闸下的,说明海河口浮游动物夏季密度更高一些。

从海河口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情况看,5月远高于8月,闸上远高于闸下。

综合以上数据,基本可以说明海河口现存浮游动物更喜好在盐度低(如闸上)的水体中生存繁殖,而丰水期水量频繁交换也会抑制其生物量的增加,再加上海河口近岸区域下有海潮上有提闸放水的冲刷,使得营养盐在此难以聚集增加,影响了浮游生物完整食物链的形成,使得浮游生物尤其是浮游动物从种类、数量、密度各方面都较闸上为少。

参考文献

[1]戴志军,任杰,周作付.河口定义及分类研究进展[J].台湾海峡,2000,19(2):254-260.

[2]郭沛涌,沈焕庭,刘阿成,等.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生态学报,2003,22(5):892-900.

[3]杨宇峰,黄祥飞.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湖泊科学,l999,12(1):81-89.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TV856;X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28(2016)01-0014-04

DOI:10.3969/j.issn.1004-7328.2016.01.005

收稿日期:2015—10—09

作者简介:王玉芳(1972—),女,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管理及防汛工作。

猜你喜欢

多样性
浅议单元导语教学策略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性研究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浅析阿拉伯语初级阶段听力教学材料的选择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由古典戏曲看“代言体”在中国的前世今生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