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化疗患者PlCC置管管理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研究

2016-07-29张晓春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二病房铁岭11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导管肺癌化疗

张晓春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二病房 (铁岭 112000)



肺癌化疗患者PlCC置管管理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研究

张晓春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二病房 (铁岭 112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PICC置管肺癌化疗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时间、平均置管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管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以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 键 词:临床护理路径 PICC置管 肺癌

肺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因为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为中期或者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化疗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在肺癌化疗中,PICC是一种比较方便的输液方法,但是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感染、管道脱落等,影响疗效[2]。因此,本文对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管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PICC置管肺癌化疗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为(62.6±10.2)岁,3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其中18例为小细胞癌、10例为腺癌、22例为鳞癌,TNM分期:15例为Ⅲ期、25例为Ⅱ期、10例为Ⅰ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的病理学检查、TNM分期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病房护理、环境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①置管前护理。置管前,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PICC置管的优点、方法、目的以及注意事项等,并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确定穿刺部位,常规备皮,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穿刺成功后,对导管进行固定,并贴透气膜;②观察。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置管局部皮肤进行观察,查看有无渗液、红肿,并且多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有无发热、畏寒以及疼痛等不良反应,认真记录,并且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同时,对于合并渗液、红肿或者疼痛的患者,将其他感染源排除后,应该及时将PICC置管拔除,行血培养,找出原因,解决问题;③导管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导管护理,使导管保持通畅,在确定输液顺序时,应该先输注高浓度液体,如果不能先输注,则应该在完成高浓度液体输注后,运用生理盐水200ml冲洗导管,并且为了避免堵塞导管,输液前后都需要运用肝素液冲洗导管。同时,输注的液体如果是高浓度药液如人体白蛋白时,应该运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输注液体如果是血液时,完成输注后,应该运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并对输液器进行更换,避免血栓形成对导管造成堵塞。护理人员应该简化护理操作,使导管外露接头的脱开和开启频率降低,确保密封性,延长导管使用时间;④无菌操作。PICC置管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护理人员在各个环节如换管、置管、加药、换药以及输液等,均应该坚持无菌原则,做好消毒措施,避免发生感染。

表1.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x±s)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导管留置时间,并且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5统计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采用X2检验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采用t检验组间各项计量资料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较少,且导管留置时间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化疗是临床上治疗肺癌的一个主要手段,虽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化疗周期长,并且化疗药物会强烈刺激人体血管,再加上多次穿刺,容易损伤血管,诱发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随着PICC置管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护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3]。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将患者作为服务中心,责任护士采用具体化、标准化、预见性的模式开展工作,并且给予患者适当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的自我护理和保健意识增强,使患者的消极和疑虑情绪消除,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从而确保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4]。有研究发现,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一方面护理人员每天按照路径要求实施护理内容,认真落实各项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工作的完整性、延续性以及标准化;另一方面还能使患者正确认识肺癌,对护理和治疗的目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积极主动配合治疗[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住院费用少,护理效果好。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管理中,不仅可以延长置管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焦慧.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管理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8(8):70-72.

[2] 麻青芽,陈玉叶,金艺.临床护理路径在实体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4,16(5):77-79.

[3] 华红霞,任国琴.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1(12):2007-2015.

[4] 朱夏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化疗患者CVC置管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8(9):78-79.

[5] 陈婷.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5,22(4):99.

文章编号:1006-6586(2016)01-0125-02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导管肺癌化疗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跟踪导练(二)(3)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