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城市河道水生植物种类现状调研及应用研究

2016-07-26单银丽

浙江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生植物

单银丽,沈 莹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杭州城市河道水生植物种类现状调研及应用研究

单银丽,沈莹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摘要:在对杭州西溪、西湖、湘湖、运河和河道等五大水系12个调查点的水生植物种类与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杭州城市河道各类水生植物的应用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生植物;河道水景;景观优化

水生植物是营造园林水景最为重要的造景材料,以其洒脱的姿态,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点缀水面和岸边,并形成水中倒影,使水面和水体变得生动活泼,增强了水体的美感;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还可以净化和改善水质, 成为城市生态水景设计的必需元素[1]。随着浙江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园林水景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更加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如何合理利用水生植物资源,优化生态配置,营造河道生态水景。

1杭州城市河道水生植物种类现状调查

1.1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具体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湿生草本植物和水湿生木本植物。

水生植物:生长在淡水深处的土壤中或自然漂浮在水中的植物,有时包括沼泽中出现的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特征,水生植物可分成挺水、浮叶、漂浮、沉水四种类型。

湿生植物:是指水陆交替地段分布的植物,它们生长在地表常年浅层积水、季节性积水或土壌过湿的环境中,是水生和陆生植物之间的过度类型[2]。

水湿生植物:在实际应用中,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经常一起出现,并被统称为水湿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3]。

水湿生木本植物:它是指在水分过剩环境中,包括水中、沼泽或岸边潮湿地带能够正常生长的木本植物[3]。

1.2调研地点

2015年6—12月,结合杭州城市河道分布与建设现状,对杭州西溪、西湖、湘湖、运河和河道共五大水系选取典型河道试点进行实地调研,分别选择了西溪湿地、五常港、余杭塘河、电厂热水河、上塘河、东河、长桥溪、杭州花圃、大浦河、珊瑚沙河、下沙5号渠、下沙高沙渠等12个调查点开展实地抽样调查。

表1 杭州城市河道水生植物调查样地概况

2杭州城市河道水生植物应用种类调查分析

2.1杭州城市河道水生植物应用种类调查

通过对西溪湿地、五常港、余杭塘河、电厂热水河、上塘河、东河、长桥溪、杭州花圃、大浦河、珊瑚沙河、下沙5号渠、下沙高沙渠共12个调查点开展实地抽样调查,共调查得到134种水生植物种类,其中挺水植物41种、浮叶植物8种、漂浮植物5种、沉水植物8种、湿生草本植物37种、水湿生木本植物35种。调查结果如下:

1)挺水植物有荷花、芦竹、花叶芦竹、菰、芦苇、花叶芦苇、再力花、千屈菜、空心莲子草、鸢尾、路易斯安那鸢尾、香蒲、黄菖蒲、石菖蒲、花菖蒲、金叶黄菖蒲、水烛、水芹、香菇草、慈姑、欧洲大慈姑、泽泻、水蕨、三白草、水田碎米荠、溪荪、玉蝉花、紫芋、象耳芋、野芋、水葱、花叶水葱、风车草、砖子苗、灯心草、野灯心草、梭鱼草、白花梭鱼草、旱伞草、野茭白、水罂粟。

2)浮叶植物有萍蓬草、睡莲、芡实、荇菜、泉生眼子菜、竹叶眼子菜、菱角、黄花水龙。

3)漂浮植物有凤眼莲、大漂、水鳖、满江红、浮萍。

4)沉水植物有金鱼藻、黑藻、苦草、菹草、尖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轮叶狐尾藻、黄花狸藻。

5)湿生草本植物有红蓼、半枝莲、兰花三七、书带草、萱草、吉祥草、水鬼蕉、洋水仙、水生美人蕉、紫叶美人蕉、花叶美人蕉、‘金脉’美人蕉、千屈菜、芭蕉、狼尾草、芒、斑叶芒、五节芒、细叶芒斑茅、蒲苇、矮蒲苇、金线蒲、薏苡、大狼杷草、鳢肠、海芋、盒子草、姜花、鱼腥草、火炭母、金线草、野荞麦、虎耳草、接骨草、蓝蝴蝶、大吴风草、常春藤。

6)水湿生木本植物有垂柳、南川柳、榔榆、枫杨、云南黄馨、金钟花、金森女贞、小蜡、池杉、落羽杉、水杉、水松、日本柳杉、紫藤、木槿、木芙蓉、湿地松、琼花荚蒾、香樟、夹竹桃、乌桕、棕榈、柿树、无刺枸骨、南天竹、桃、红叶石楠、棣棠、红花继木、紫萼杜鹃、夏鹃、葡枝亮叶忍冬、茶梅、石榴。

2.2杭州城市河道水生植物种类应用特点分析

2.2.1物种丰富多样

杭州城市河道调查样点范围内应用的水生植物已有134种,隶属于50科78属,种类较多的科主要有禾本科、鸢尾科、天南星科、睡莲科、蓼科、美人蕉科、杨柳科、杉科等。其中挺水植物应用最多,有20科26属41种,成为营造杭州水体景观和衔接水陆景观的重要素材;而漂浮植物则因其繁殖速度过快且难以控制,往往容易引起生态问题而应用的最少,只有5科5属5种;沉水植物和湿生木本分别在净化水质和丰富层次、稳定群落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追求生态美与园林艺术美的趋势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2.2以原生种为主应用

杭州市河道景观绿化应用的水生植物除睡莲和荷花品种外,大多属于杭州地区的原生种。它们具有来源方便、栽种成活率高、适合营造杭州地方特色等优点,能很好的适应杭州地区的气候条件,植物生长更为健壮,养护管理更为方便低碳,是营造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方向。

2.2.3注重水湿生木本植物应用

鉴于水湿生木本植物在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上的作用,杭州城市河道在水景营建中,越来越多的以各种配置手法引入水湿生木本植物。杭州城市河道主要应用的水湿生木本有35种,隶属于21科29属,占总数的26.1%。虽然种类并不十分丰富,但很多种类的应用频度较高,如频度最高的是垂柳,其次为水杉、池杉和木芙蓉等。

水湿生木本在杭州城市河道水景组成中,除了起到增加生物量、稳定植物群落,为鸟类、水生动物提供更加良好的栖息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扮演着景观构造的角色。它在姿态、体量、质感等方面都与水生草本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营建水景背景,增加立面层次和景深,强化植物空间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2.4合理引进新品种及变种

随着杭州城市河道景观的调整、提升,新的水生植物种类(品种)被不断引进并应用于景区。传统的睡莲、荷花、菖蒲、黄菖蒲、再力花、千屈菜等种类已不能满足园林建设求新求变的需要,一些新的优良品种被陆续应用于杭州城市河道景观,虽然数量不多,应用频度也不高,但在观赏价值、展度、适应性等方面都表现较好,如路易斯安那鸢尾,不仅品种丰富、花型美观、花色多样,而且在杭州地区表现为常绿,非常适合在水生植物配置中作为中层材料应用。

花叶变种和一些栽培品种在丰富植物群落色彩,营造多样性和有特色的水生植物景观,提升明亮度,增加花型花色等观赏价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发现,目前杭州城市河道应用的花叶变种主要有花叶芦竹、花叶芦苇、花叶水葱、“金脉”美人蕉、花叶美人蕉和金叶黄菖蒲等。

3杭州城市河道水生植物种类应用存在的不足

3.1冬绿水生植物少,冬季景观萧条

水生植物冬绿种类较少,往往使冬季水面一览无余,毫无层次可言,加上多数植物在冬季落叶枯萎,造成水面飘满枯枝残叶,整个水景萧条。据调查,杭州城市河道现有冬绿型的水生植物共37种,占整个应用种类的27.6%。其中,水湿生木本相对较多,为16种,但均为较常见的水生植物,观赏价值一般;其次是挺水类和湿生草本,分别为9种和8种,除了水芹、书带草、吉祥草、蒲苇、矮蒲苇外,其他观赏价值较高的如路易斯安那鸢尾、洋水仙、旱伞草、金线蒲、虎耳草等,应用频度都很低。

3.2生物侵害问题日益凸显

在杭州城市河道水生植物的应用中其生态净化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潜在的生物侵害问题也露出端倪。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80种入侵植物,其中水生外来入侵植物有19种,包括空心莲子草、互花米草、大米草、凤眼莲(水葫芦)、豚草等,它们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而排挤乡土种,或与乡土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扼杀乡土种,或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物种的生长繁殖,使当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甚至导致物种濒危或灭绝[4]。杭州河道景观中已显现出具有生物侵害的水生植物远不止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很多本地物种,如满江红、凤眼莲、水鳖、菹草、浮萍、水烛、香蒲、萍蓬草、狐尾藻、香菇草、水芹、黄花水龙等也因其极强的繁殖能力,往往容易占领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空间,成为单一优势种,进而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食物链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

3.3常用种类过于集中,景观效果雷同

调查发现,杭州城市河道应用频度高达100%的水生植物有睡莲、黄菖蒲、垂柳3种;应用频度在60%到100%之间的有金鱼藥、萍蓬草、芦竹、花汁芦竹、菰、水葱、再力花、菖蒲、千屈菜、梭鱼草、水生美人蕉、慈姑、吉祥草、水杉、池杉、红叶石楠、南天竹、茶梅等。对部分种类过于频繁的应用和配置方式的相似性,使得河道水生植物景观雷同,缺少特色。

4杭州城市河道景观优化对策建议

4.1合理利用水生植物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

要配置出自然和谐、生机盎然的河道水生植物景观,需要设计者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观赏特性,如体量、姿态、质感、叶形叶色、花型花色、花期等,运用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协调、对称与平衡、韵律与节奏等植物造景原理进行配置,充分体现植物个体美和群体美,营造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相对稳定的水体环境为水生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部分水生植物繁殖迅速,需要园林设计者从思想上重视水生植物相生相克原理,应充分了解各种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并适时对群落演替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防止因单一优势种的出现造成其他物种消失[5]。

4.2积极研究推广优良水生植物品种

野生水生植物具有自然、野趣的景观特质,符合现代人崇尚自然、追求返朴归真的心理需求。在景观营造方面,它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园林要素相结合,能较好的反应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园林风格,体现当地的植物特色和文化内涵。野生水生植物可从当地的自然生境中直接获取,具有来源方便,成本低廉,引种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除此之外,不断引进国内外优良水生植物,加强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观测,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优良水生植物种类,并推广应用,是丰富本地区水生植物资源,促进杭州城市河道水生植物景观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其实,随着园艺行业的发展,各种园艺品种不断涌现,尤其是各种色叶品种的出现,如花叶芦苇、花叶芦竹、金叶黄菖蒲、花叶美人蕉等,金脉美人蕉等等,能增添群落色彩,丰富景观层次,值得推广应用[5]。

4.3重视水生植物的生态效益

人们对水生植物生态价值认识越来越深入,近年来也营建了不少具有生态功能的园林水景。在净化水质方面,沉水植物应用是较为热门的一个方向。在应用时,首先要了解水体的污染源和不同沉水植物对不同污染物的吸收程度,从而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目前杭州城市河道应用较多的沉水植物主要有金鱼藻、黑藻、苦草、菹草、尖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等。对不同生态型的水生植物综合考虑,合理配比,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这样既可使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完美发挥,还能形成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可谓一举两得。而城市河道由于驳岸形式和水位等因素的限制,常釆用植物浮岛形式,栽种狐尾藻、香菇草、水葫芦、水生美人蕉、姜花等水生植物净化水质[6]。

4.4加强养护管理实现水生植物景观可持续性

杭州雨水丰沛,大多数水生植物繁殖迅速、生长良好。尤其是浮叶、漂浮和沉水植物,往往需要下水进行作业,常常为养护管理者带来不便,养护管理成本增加的同时也难以得到像陆生植物那样精细的管理。因此,水生植物的养护管理往往较为粗放,尤其是在一些非核心景区,水生植物常年得不到有效的打理,常常是杂草丛生,病虫害滋生严重,景观杂乱无章,许多种类在自然竞争中消失殆尽。一个群落要维持优美的景观效果,除了设计和施工外,后期的养护管理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多由草本构成的水生植物群落而言,必要的人工干预是保持健康、稳定的景观效果所必不可少的[6]。

参 考 文 献

[1]孔杨勇,夏宜平.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J].北方园艺,2008(2):168-170.

[2]柳骅.关于水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广东园林,2008(1):50-52.

[3]吴彩芸.杭州新西湖人工湿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水生态环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4]赵广琦,崔心红.水生植物引种的生态安全评价[J].广西植物,2009,29(4):488-492.

[5]王雪芬.杭州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调查及其配置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6]孔杨勇.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收稿日期:2016-02-26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534968)

作者简介:单银丽(1980—),女,河南扶沟人,讲师,从事园林园艺植物应用方面研究等。

中图分类号:TV85;Q94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07(2016)05-0047-04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Study on theAquatic Plant Species of Watercourse in Hangzhou city

SHAN Yinli, SHEN Ying

猜你喜欢

城市河道水生植物
加强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效果方法的探讨
赣州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浅探
铁岭市凡河流域水生植物调查研究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