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供电系统的分析与节能的措施

2016-07-25乔沈楠

科学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系统管理能源消耗

乔沈楠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领域能源消耗不断增多,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供电系统是高耗能部分,也是高发安全事故的重要系统,要想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确保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就要做好供电系统分析与节能优化。本文将对高校供电系统现状以及系统管理方案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可行的节能对策。

关键词 高校供电系统;能源消耗;系统管理

中图分类号 TM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6)04—0079—0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办学规模的扩大,能源消耗日益严重,各项能源指标超出国家规定标准,能源消耗的增长促使能耗费用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由此,加强“节能型”校园建设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建设节约型高校不仅能够达到环境保护与育人的目的,还能引导社会增强能源节约意识。

1高校供电系统节能现状

教育是治国的根本,而高校电力系统建设更是高校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随着用电量的增多,供电设施在不断下降新度系数,使供电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受到影响。首先,供电设备老旧,故障频发。当前,很多高校使用的设备或者线路严重老化,不能及时更新、维修,经常引发各种停电故障或者其他突发故障,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开展,更容易使教学秩序陷入混乱,停电过程也会高发各种违纪行为,要想构建和谐校园就要减少出现突发性停电。其次,学生公寓用电管理落后,学生公寓用电管理依然处于计划用电模式,不能与信息需求相契合,后勤管理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与学分制教学模式相适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供电管理原则。具有较好的供电可预测性,教学、实验以及招生规模具有一定计划性,并且执行性较强,即使很多高校采用学分制教学,但都是以半年制定为标准,并且不可随意改动。

很多高校图书馆、道路学生宿舍都安装了节能型照明灯具,并对空调系统分时段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一部分高校安装了VVVF永磁电机电梯,运行更加平稳,比普通的电梯节能30%左右。安装智能感应开关、太阳能灯具、节电器等,对供电线路设计进行优化,将变压器损耗降低。总之,高校供电系统节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

2高校用电节能系统设计

2.1智能用电系统总体方案

为了防止出现突然停电造成的影响,可以在系统中设置一个备用电源,确保能够延长保护数据的时间。测量控制电路分为采集计量电路与继电器控制电路两种,采集计量电路由单片机、模数转换芯片、电压以及电流互感器构成。锁存电路、继电器、继电器驱动是电路单片机构成要素,能够通过液晶显示器将其反映出来,在接收上级命令的同时将信息及时上传到服务器中。

2.2电源模块设计

该系统应用的开关电源是双输出的直流电源。接线中,能够选择一个电相输入,途径内部线路,还能从输出端分别输出20V、8V直流电压。电源外围接线图如图1所示。

电源输出25V电压能够对25V继电器提供电能,而应用10V电压目的是将电压经过转换为芯片供电,并对电路主控电源进行光照检测。

2.3主电路设计

使用外扩RAM,在STC12C5A32S2系统内部集成一个1320字节sRAM,但负载识别不够,需要将不同负载谐波特征值存放到RAM中,能够扩张单片机RAM,此次节能系统设计应用的芯片为8K×8的sRAM芯片,能与单片机扩展连接。使用内部震荡驱动电路,在外部连接两个电容,有一个地址存器件,能够与单片机系统总线相连接。然后对数据进行存储,确保断电也能查找到信息,不使信息丢失。设计时使用铁电存储芯片,将PC2、PC3、PC11分别与单片机I/0连接,以A0,A1,A2为地址,对不同铁芯存储芯片进行识别。

3高校供电系统节能实现

3.1加强用电设备节能管理

决策人员预测检测到的负荷趋势,合理调度整个系统,比如,系统自动提醒值班人员改变配电所运行方式,通过联络线进行供电,能够将变压器空载损耗减少,还能对电能质量进行调整。整个系统分为子集系统、通讯网络以及节能管理几个部分。应用远程采集子系统,应用电气计量表采集电力设备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因数等,将信息传输到前端机内。通讯网络:通讯网络构成有网关、光纤交换机以及网络控制器等设备,借助以太网能够与网络设备连接,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站点应用;节能管理中心,中央服务器与系统软件的应用至关重要,能够接收非常多的原始数据,在对其进行了分析、整理存储以后能够更好的了解电能消耗情况以及消耗的过程,并能依据数据建立一个动态化的数据库,及时发送给用户,用户登录能源管理中心便能够查询自己的数据,不同的用户级别信息量存在差异;对于实验室中的空调系统、排风系统、室内温度、湿度、空气中C02浓度等能够自动化集中管理控制。通过技术集成方式与结构设计优化、监测等环节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节约利用。

3.2节能效率分析

某教室按照长12m、宽6.5m的面积布局,使用T5节能灯,配置7个双管灯具,总功率为300W,学生6点上晚自习,控制系统应用光照对电路启动进行检测,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30分以后。此时,光照检测电路,试亮部分灯具,启动红外检测电路,有人经过将上方电灯打开,5min熄灭,再次检测到有下一个人经过,从新点亮,时间设置为120ms,能够自觉对灯光切换,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每年节约电能300W。在办公室也使用智能控制技术,减少能源浪费情况;使用热释远红外技术,针对图书馆、教室照明使用专用IC电路设计,配合使用兼容型吸顶式电子开关,教室光度充分时可将其开启,减少白天电能浪费现象。如果光照度不够,则可以使用红外线探测器将相对范围内光源开启,学生一旦离开了教室,电源将自动关闭,这样就会减少发生人走灯还亮的情况。

4结论

本文主要对高校供电系统设计、管理以及节能进行了分析,可见,随着电力系统建设的日趋复杂,为了提高供电安全与稳定,就要加强对供电系统的管理与设计,应用节能技术与设备将能源消耗降低。

猜你喜欢

系统管理能源消耗
原燃料把关点动式系统管理实践
《系统管理学报》征稿简则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系统管理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系统管理学报》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的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分析
视频监控系统管理思路探讨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长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软件应用探讨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