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调查*

2016-07-25陆东东

体育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体育项目显著性

陆东东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5)

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调查*

陆东东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5)

通过文献资料梳理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江苏省5所高校445名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和440名未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体育知识及体育项目的掌握、体育竞赛参与、体育锻炼坚持性以及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加深大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大学生掌握体育项目数量、提升大学生体育比赛竞争力、提高大学生体育竞赛参与度、促进大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形成、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积极性。

体育社团;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分析

高校体育社团的作用重点表现在:一方面,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呈现出体育教育和锻炼的特色;另一方面,推动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起着强身健体、陶冶性情的作用。在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社团功能的同时,必定会对大学生体育行为产生程度不等的影响。如果能够正确发挥体育社团在大学生体育行为良性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1]。

1 研究对象

江苏省成立体育社团的5所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梳理法:搜集、整理“体育社团”和“高校学生体育行为”有关文献,了解相关研究进展,对本次研究的理论根据、研究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究,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

问卷调查法:在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5所院校中每所学校随机选取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大学生与未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采取学生当面填写,现场收回的方法,现场收回902份,回收率90.2%,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885份,有效率为98.1%。调查对象中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445人,未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440人。

访谈法:在发放问卷的同时,对调查对象及社团指导老师进行访谈。

数据分析法:使用R语言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对比分析法:对比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和未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群体在体育行为方面的差异,分析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知识及体育项目的掌握情况

3.1.1 体育知识了解情况

表1 大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调查结果:调查问卷中涉及的体育知识主要为参加体育锻炼前有必要了解的理论知识,包括运动前的准备、运动量的的控制、运动后的放松与恢复、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调查结果(表1)显示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中有89.2%的人基本或系统了解参加体育锻炼有必要了解的理论知识,部分了解的占 9.7%,几乎不了解的极少,而未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中基本或系统了解的只有66.2%,有8.9%的人几乎不了解相关体育知识(表1)。

差异性检验:利用卡方检验,判断参与体育社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假设H0=参与体育社团对体育知识掌握程度无显著影响。备择假设H1=参与体育社团对体育知识掌握程度有显著影响。设定显著性水平α=0.05。通过R语言运算获得如下结果:Pearson's Chi-squared test

通过运算得出,p值远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0.05,故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参与体育社团对体育知识掌握有显著影响。

3.1.2 体育项目掌握情况

以掌握体育项目数量为要点,以掌握体育项目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有效指标。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每个学生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调查表明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中有70.1%的人掌握了2项及以上的体育项目,未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中掌握2项及以上体育项目的比例为54.6%(表2)。

表2 大学生体育项目掌握情况统计

差异性检验:利用卡方检验,判断参与体育社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假设H0=参与体育社团对体育项目掌握数量无显著影响。备择假设H1=参与体育社团对体育项目掌握数量有显著影响。设定显著性水平α=0.05。通过R语言运算获得如下结果:Pearson's Chi-squared test

P值远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接受参与体育社团对体育项目掌握数量影响显著。

3.2 体育竞赛参与情况

调查结果:此次体育竞赛参与情况调查的是大学生参与的最高级别竞赛。通过对大学生参加有系统竞赛规则且有裁判执裁的院系及以上级别体育竞赛情况的调查发现: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参与过院系及以上级别体育竞赛的比例为61.1%,未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该项数据为36.1%(表3)。

表3 大学生体育竞赛参与情况调查表

差异性检验:利用卡方检验,判断参与体育社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假设H0=参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竞赛参与无显著影响。备择假设H1=参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竞赛参与有显著影响。设定显著性水平α=0.05。通过 R语言运算获得如下结果:

P值远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接受参与体育社团对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影响显著。

3.3 体育锻炼坚持性

3.3.1 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

调查结果:体育锻炼频率指的是在特定时长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本次调查问卷中是以周为基本单位对学生的体育体育锻炼频率进行衡量。根据表4的统计结果,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中有51.2%每周锻炼3次及3次以上,而未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只有31.4%。

表4 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调查表

差异性检验:利用卡方检验,判断参与体育社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假设H0=参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无显著影响。备择假设H1=参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有显著影响。设定显著性水平α=0.05。通过R语言运算获得如下结果:Pearson's Chi-squared test with Yates' continuity correction值远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接受参与体育社团对学生参与锻炼频率影响显著。

3.3.2 大学生单次锻炼时长

一般认为,单次锻炼时长在三十分钟以上能够收到不错的锻炼效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中91.2%(406人)的人单次锻炼时长超过三十分钟,8.8%(39人)未超过;未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群体中77.7%的人单次锻炼时长超过三十分钟,22.3%(98人)未超过。

表5 大学生单次锻炼时长调查表

差异性检验:利用卡方检验,判断参与体育社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假设H0=参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单次锻炼时长无显著影响。备择假设H1=参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单次锻炼时长有显著影响。设定显著性水平α=0.05。通过R语言运算获得如下结果:Pearson's Chi-squared test

P值远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接受参与体育社团对学生单次锻炼时长影响显著。

3.3.3 大学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比例为79.1%(352人),只有20.9%(93人)的人持续未超过3个月;未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锻炼持续时间超过 3个月的比例为 60.5%,未超过 3个月比例为39.5%(表6)。

表6 大学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调查表

差异性检验:利用卡方检验,判断参与体育社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假设H0=参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锻炼持续时间无显著影响。备择假设H1=参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锻炼持续时间有显著影响。设定显著性水平α=0.05。通过R语言运算获得如下结果:Pearson's Chi-squared test

P值远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接受参与体育社团对学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影响显著。

3.4 体育消费情况

通过调查大学生每年的体育消费情况发现: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体育消费在400~800元之间的比例最高(64.1%),其次为800元以上(20.9%),不足400元的较少(15.1%);未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体育消费大部分消费不足 600元(76.3%),600~800元较少(17.3%),超过800元的非常少(6.4%),具体见表7。

表7 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情况调查表

差异性检验:利用卡方检验,判断参与体育社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假设H0=参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无显著影响。备择假设H1=参与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设定显著性水平α=0.05。通过 R语言运算获得如下结果:Pearson's Chi-squared test

P值远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接受参与体育社团对学生体育消费支出影响显著。

4 体育社团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剖析

4.1 从体育社团活动特点的角度分析

体育社团活动内容极为丰富和专业,包括训练、比赛、学术讲座以及高级别的体育竞赛等[2]。体育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体育科普等社团活动在体育课堂之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有趣的学习体验,与指导老师、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加深了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

基本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社团成员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体育游戏以及社团成员之间进行的小型比赛大大提升了大学生学习体育项目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性[3]。体育社团组织的竞赛活动包含一定比例高级别体育竞赛,而且一般都会配备水平较高的裁判,社团成员在参与体育竞赛过程中比赛适应能力得到了加强。

通过对体育社团活动的时间特点调查发现,社团活动举行的频率一般高于3次/周,单次持续时长一般在60分钟左右。体育社团活动的时间特点有利于促进社团成员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大学生在参与体育社团活动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体育消费的必要性,对运动装备、体育书刊、专业运动器材及场地等体育消费需求增加,消费积极性提升。

4.2 从体育社团积极效能的角度分析

丰富校园文化,满足大学生体育需求。高校体育社团内容丰富、种类齐全、覆盖面广(几乎包含所有的大众体育项目),虽然是一种群众组织,但是有系统规则、有明确活动目的以及完整组织架构,从制度建设、社团日常管理、体育精神传播、社团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各方面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含[4]。体育社团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需求,通过体育社团举办的各种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才能、践行体育主张、传播体育精神、学习体育知识、掌握锻炼技巧等等。

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促进身心健康。体育社团的日常运营、内部人员调动、各种社团活动的举办都鼓励各方面人才的融入,倡导成员彼此之间的合作无间,在潜移默化之中很容易加强大学生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及锻炼[5]。体育社团的建设以大学生体育兴趣为基点,虽然社团成员隶属于不同的班级和年级、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但是因为共同的体育锻炼兴趣,体育社团往往体现出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社团成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训练心得,碰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和鼓励,这些行为有助于疏导消极情绪,避免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对于大学生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提升有好处,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5 结论

(1)体育社团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育知识的理解以及体育项目的掌握;(2)体育社团能够提高大学生体育竞赛参与度、提升大学生体育比赛竞争力;(3)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效果明显;(4)体育社团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体育消费积极性。大学生体育社团在促进大学生体育行为良性发展方面具备巨大优势,应对高校体育社团予以重视,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对社团的管控,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以促进高校体育社团健康发展。

[1]王传友,冯伟.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10-11.

[2]张戈,吴洁,钱俊伟.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的研究——基于社会生态模式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01:59-74.

[3]赵伟.从社会学习理论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运动技能的相关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94-108.

[4]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程春凤,刘丽萍.大学生体育社团参与现状及其影响作用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05:130-134.

[5]李程秀,贺仕刚,周欣.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及锻炼态度的影响[J].体育科学研究,2016,01:64-68.

On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Associations on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Action

LU Dongdong
(Nanjin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Jiangsu, China)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编号Y02015000131.

陆东东(1980-),江苏海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高校体育管理。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体育项目显著性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成语魔方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论学校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