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0万人下岗究竟算不算潮?

2016-07-19

当代工人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肖亚庆蓝领微观

当下中国正在去过剩产能,这会不会引发新一轮下岗潮?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说不会。但很多职工不认同,50万钢铁工人要下岗,不叫下岗潮?130万煤矿工人要下岗,不叫下岗潮?官民认知如此相反,所因为何?

按我等理解,肖主任是从宏观着眼。据说现在中国蓝领和农民工共有4.6亿,4.6亿比180万,即2555个工人中有一个下岗,当然不算潮。但工人不这么想。龙煤集团有职工24万,这回下岗10万,加上下岗职工的家庭,受影响的有好几十万人了。对他们来说,这岂止是潮,简直就是滔天大浪了!进而得出结论:国资委罔顾事实。可国资委毕竟是国资委,其统计是全国性的,要求他们具体顾及一市一县,不现实也不可能。

对这一认知鸿沟,我们无论如何不该怪着眼微观的工人,工作都快没了,还苛求他干啥?那是不是也不必苛求着眼宏观的国资委呢?国资委的结论尽管是事实陈述,但太宏观,与工人的微观境遇存在差异。尽管是不对称差异,仍会引发反感。缩小这一差异很难,但不是一点办法没有。既然有很多工人肯定要下岗,那争辩潮或浪有何意义?国资委应站在这些工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着重阐释安置政策和措施,越具体、越详尽越好,让即将下岗的职工心里有底。在这点上,李克强答记者问时做到了,他没有纠结于有无下岗潮,而是明确了中央的下岗安置方针。比较起来,国资委是不是太官方了一点儿?是不是太嫩了一点儿?是不是不太会接地气?

猜你喜欢

肖亚庆蓝领微观
蓝领用工与薪酬激励新动向
肖亚庆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肖亚庆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
肖亚庆履新前国资委主任转战工信部
基于微观公平的现代中小学校内部制度与文化建构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宏观把控”和“微观处理”——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为例
窘境中的高收入蓝领
微观看世界
组成与构成 含义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