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2016-07-18许丽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品管圈满意度

许丽娟

【摘 要】 目的:觀察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为活动主题,通过分析满意度低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5.3%提高到实施后的96.8%。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中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品管圈;门诊输液;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127-02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1]。门诊是医院医疗工作的第一线,而门诊输液则是其主要的工作之一,具有病情复杂多样,治疗时间集中,环节繁多,工作量大的特点,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形成了较高的要求[2]。为了提高急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医院品牌形象,我科将品管圈应用于提高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组圈 我科于2015年5月通过自觉自愿原则成立了品管圈小组,设铺导员1名,圈长1名,圈员7名。开展头脑风暴[3],经投票取圈名为“微笑圈”,意寓:用我们的技术与微笑换取病人满意的微笑。

1.2 现状分析和目标设定 于2015年5月8日至2015年5月28日,采取随机问卷打勾式评估,每日发放问卷10份,随机发放,及时回收,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有效回收率100%。评估内容包括:①服务态度,文明用语;②输液等候时间;③输液、肌注、皮试、静推技术;④健康教育;⑤主动巡视,及时换输液瓶;⑥拔针时主动告知注意事项。

5月29日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门诊输液病人满意率为85.3%。柏拉图分析[3]结果显示:输液等候时间长、健康教育缺如、拔针后针眼漏血、渗出是造成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也是这次改善的重点。而造成输液等候时间长的要因是护士分工不合理、病人等候心理时间长、标识不明显;造成健康教育缺失的要因是护士知识缺乏、宣教内容缺乏;造成拔针后针眼漏血、渗出的要因是护士在拔针时未主动交代注意事项。根据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设定了本次品管圈活动目标值为:在2015年07月31日前门诊注射室输液患者满意率由89.3%上升至94.7%。

1.3 对策及实施

1.3.1 缩短输液等候时间 ①修订门诊输液标准化操作流程,提高护士配药效率和静脉穿刺成功率:一方面重新修订各班次工作职责,明确各人工作内容,改变以往各干各活的工作模式,分工合作,各尽其职,相互配合,从而提高护理效率;另一方面,弹性排班,在上午输液高峰期增派一名护士上班,解决因人手不足而导致病人等候时间长的问题。②设专人负责接待病人,核对输液卡,安置、安抚病人,缩短病人等候心理时间。③更新和增加标识:门诊路线指示牌使用了近10年,陈旧、不醒目,加之注射室的门牌是急诊“治疗室”的标志,常导致患者不能及时准确的找到门诊注射室,针对此情况,首先制作新的路线指示牌放于门诊大厅,醒目的指明药房与注射室方向,其次,更换新的门诊输液流程图,指引病人缴费—领药—输液,并把“治疗室”换成了“注射室”,让病人一目了然,最后在门诊输液区,粘贴温馨提示—输液等候区(请出示病历本、输液卡、药物清单排队等候),明确排序标识,巡回班负责接待查对、安置病人,消除病人担心插队和手续不全的顾虑。

1.3.2 加强健康宣教 ①收集常用药品说明书装订成册,便于护士在工作中随时翻阅查看,并利用晨会时间进行培训学习、考核,旨在让每位护士熟练掌握药物的相关知识,做到正确的向患者宣教。②在治疗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见缝插针的宣教相关疾病保健知识,主动告知药品名称、作用及注意事项,语言要通俗化,利于病人理解接受,另外,巡回护士主动与病人沟通交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疾病健康宣教。③印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手册置于输液大厅及走廊供病人取阅。

1.3.3 输液结束后拔针时主动交代注意事项 ①每次拔针时主动告知病人静脉输液有两个进针口,拔针后不仅要按压皮肤进针口,更要按压静脉进针口,教给病人正确的按压部位、方法及按压时间,避免造成皮下淤青及出血。②在输液大厅粘贴“拔针后正确按压针眼法”的图片,标明按压的部位、方法及时间,图片采用对错对比图,图文并茂,让患者印象深刻。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实施两个月后,于2015年8月,采用改善前的问卷有效调查210人次,统计得出总平均满意率为96.8%,高于设定的目标值92.7%。详见表1。

2.2 无形成果 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圈员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荣誉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品管手法均有明显提高。通过开会讨论、头脑风暴等方法的的运用,圈员们各抒己见,有效调动了积极性,并能够运用品管手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后在企业广泛传播,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医院管理领域[4]。门诊输液室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这里人群集中,疾病复杂多样,护士工作量非常大。近年来,受政策、经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选择在门诊输液的病人越来越多,而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士的要求

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护士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形象,也直接决定了护患关系,因此,提高门诊输液病人的满意度显得迫在眉睫。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我科更新和增加了门诊大厅及输液室各类标识,让病人对门诊输液流程清楚明白,对从药房到输液室的路线一目了然,节省了问路及走错路的时间,缓解了心情浮躁。在输液室走廊粘贴了温馨提示,让病人知道输液所需手续,了解输液前中后的注意事项,增加了安全感和温馨感,减少了护患摩擦。明确了各班职责,制订了标准的操作流程,巡回班专职接待安顿病人,并因人制宜的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满足了病人对本身疾病知识及保健知识的渴求,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医院的品牌形象。在整个品管圈活动过程中,由于全科护士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感受到了被尊重、被认可、自我实现的事业成就感,进而激发了更大的工作热情[5]。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水平,还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综合素质,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楼萍.品管圈活动缩短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J].护理学杂志,2014,4(29):68.

[3]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杭州: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1):3,71-72.

[4]陈花兰,余秋芳,张祥英,等.运用品管圈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服务满意率的路径[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7):3872.

[5]王慧琴.应用品管圈减少护士来回于护理站与病房的途中耗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12-15.

(收稿日期:2016.04.14)

猜你喜欢

品管圈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相对收入、收入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护理品管圈运行常见问题与防范对策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