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技术要点

2016-07-18雷树仙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脲酶硝化氮素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技术要点

氮肥利用率是指作物对氮肥中养分吸收的数量占施用氮肥的百分数。当前,我国氮肥的有效利用率普遍很低,水田一般为20%~50%,旱地为40%~60%,提高氮肥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中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氮利用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根据各种作物的需氮特性确定施肥量和选择最佳施肥时期

需氮量较多的作物(如叶菜类及以叶为收获物的作物),需多次补充氮肥使得氮素均匀地供给作物生长需要,不能把全生育期所需的氮肥一次性施入。需氮较少的作物如豆类只需在生长初期施用一些氮肥。谷类作物要根据其需氮特点选定最佳施肥时期才能使谷物高产。对于生长期长的作物,除施用基肥外,还应根据作物的需氮特点追施一至数次氮肥,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2 根据土壤特性施用不同的氮肥品种和控制施肥量

沙质土有机质矿化快,保肥性差,施用氮肥应少量多次,粘质土有机质矿化慢,保肥性能强,施入土壤的肥料可以很快被土壤吸收、固定,每次施用量应适当多些。另外,铵态氮肥要深施,特别是碱性土壤用铵态氮肥要深施覆土。酸性土壤宜选择生理碱性肥料或碱性肥料,如施酸性肥料应结合有机肥料施用或先施石灰后施氮肥。

3 氮肥和有机肥 磷肥 钾肥配合施用

由于我国土壤普遍缺氮,长期投入氮肥,而磷钾肥相应不足,作物养分供应不均匀,影响了氮肥肥效的发挥。氮肥与有机肥、磷钾肥配合施用,既可满足作物对养分的全面需要,又能培肥土壤,使之供肥平衡。

4 加强水肥综合管理

加强水肥综合管理也能起到部分深施的作用,水田中施用基肥应无水层混施,施用追肥应以水带氮;旱地中撒施氮肥要随即灌水,也有利于降低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5 施用长效肥料 脲酶抑制剂和硝化剂将粒

施用长效肥料可使其可溶性氮肥逐渐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减少氮素损失和生物固定。使用脲酶抑制剂,是抑制脲酶对尿素的水解,从而使尿素能扩散移动到较深的土层中,从而减少氮素损失。目前常用的脲酶抑制剂主要有O-苯基磷酰二胺、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氢醌。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硝化菌使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从而减少氮素的反硝化损失的硝酸盐淋溶损失。

674205云南省永胜县涛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雷树仙

猜你喜欢

脲酶硝化氮素
细菌脲酶蛋白结构与催化机制
污泥发酵液体中提取的腐植酸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脲酶菌的筛选及其对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
MBBR中进水有机负荷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脱氮菌Flavobacterium SP.FL211T的筛选与硝化特性研究
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脱氮除碳研究Ⅰ:
海水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同步测定的15N示踪法及其应用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
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
氮素运筹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