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步小康景象新

2016-07-18文丨王其伦

遵义 2016年22期
关键词:播州枫香家家户户

文丨王其伦 杨 金

同步小康景象新

文丨王其伦 杨 金

播州区石板镇乡村旅游活动(潘义军/摄)

顺着一条6米多宽的进村柏油公路,翻过千余米海拔高的马鬃岭,青山环绕下的播州区枫香镇纸房村尽在眼底:灰瓦白墙的黔北民居错落有致,红红的印有“富强”“文明”字眼的灯笼挂在屋檐,复原修整的青石板路串联家家户户,印痕深深的纸磨房,静声潺潺的马王洞涧水,古老的村落,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

一年前,这个又脏又穷的省级一类贫困村,813户3077人中就有贫困户191户547人。今年3月,纸房村“纸上人家”农家乐的老板刘忠建将自家的7间老木房改头换面一新,还把泥石房子改成了“咖啡馆”,一家四个人专营餐饮,短短几个月时间收入3万多元,加上包工做活路收入8万多元,全家人的收入超出了想象。

令人惊叹的是,追赶着全省“同步小康”春天的脚步,这个四年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元的村庄,到去年达到了8117元。村总支书记商建华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这几年间,各级政府加上社会帮扶累计投入的资金超过4200万元,路、水、电、房、讯、寨“小康行动”打开山门乐了村民。

自2012年全省同步小康创建达标县集结号吹响后,该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谋划和启动了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700多个重大民生项目以及2850个大大小小的“六项行动计划”项目。

2015年,播州区成为全省达标的7个县(区、市)之一。2015年该区(原遵义县)主体经济指标多数实现翻番,增比进位综合测评排名全省第4位,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自测值为95.2%,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态环境指标“三个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其中人均GDP33470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498元、10826元,环境质量指数中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实现程度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率达98.9%、实现程度100%,城镇污水处理率96.3%、实现程度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实现程度100%。

播州乡愁美,新区景象新,一路一风景。

从纸房村返回山的这边,记者走进当年红军长征“提着马灯”走过的苟坝村,又是一番新的模样。依山而建的“苟坝红街”,一长排移民村庄,数十家窗明几净的洋房次第铺展开来,家家户户的门壁上挂着金黄的玉米、红红的辣椒,寨子间的花台、路灯、篮球场、健身器材,预示着乡村人家过上小康生活的殷实和祥和。刚送走最后一批重庆客人的“白云飞”客栈主人白云飞笑出了满满的幸福获得感:每晚一间128元的住宿,国庆长假期间14间客房爆满,今年接待游客的收入达10余万元。

穿行播州,从枫香镇枫元—花茂—苟坝—纸房一线的农旅文示范区,到三岔镇的罗衙—台湾村—柏香台一线,再到南白龙泉—白龙城乡统筹示范区,放眼全区36个示范点(带),现代蔬菜、花卉、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已然成为助推播州区同步小康的核心基础。

田园城市,乡愁播州。走进深秋的枫香镇花茂,这里的旅客依然络绎不绝。这个获得“中国红村”的小康示范村,2015年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07元,超过了2012年6248元的一半。在同步小康大旗的引领下,该村红色旅游风生水起,生态产业星罗棋布,今年前9个月接待旅客10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污水、垃圾实现村收、镇运、区处理常态化,全村26个村民组实现组组、户户通硬化路,实现Wifi全覆盖,拥有小轿车300多辆、货运车100余辆,摩托车遍及家家户户,一条整治清亮的白腊河吟唱着小康村庄的故事。

猜你喜欢

播州枫香家家户户
枫香叶黑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
惠水枫香染文创产品“5W1H”理论研究
枫香园四季
风往哪吹
蝴蝶(7)
遵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在播州区举行
遵义市播州区珊瑚冬青栽培技术及栽培价值初探
《明实录》所载播州杨氏土司“进贡”事例初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杨铿夫妇合葬墓发掘记 追寻宋明播州土司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