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选用不同新型敷料换药

2016-07-18翟凤英李朝阳周为军王春艳郭智龙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酸盐换药伤口

翟凤英,李朝阳,周为军,王春艳,郭智龙



论 著

针对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选用不同新型敷料换药

翟凤英,李朝阳,周为军,王春艳,郭智龙

目的 比较创面愈合过程中分别选择新型敷料换药法与传统半暴露换药法处理供皮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60例拟行断层皮片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在创面愈合不同阶段选择不同新型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半暴露换药法,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值、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情况、创面愈合至1个月之内再次受损例数。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疼痛值、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创面换药渗血情况、创面再次受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创面愈合的不同时期,针对性选择不同类型的新型敷料,促进了创面愈合,降低了患者痛苦,优于传统的换药方法。

创面愈合; 新型敷料; 藻酸盐敷料; 泡沫敷料; 传统半暴露换药法; 随机对照试验

传统半暴露换药方法处理供皮区创面常常因创面感染、患者活动受限制与烤灯照射等因素延迟愈合。笔者根据不同类型新型敷料所具备的特点,处理伤口愈合时期的不同阶段,获得了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整形科行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供皮区位于大腿前外侧或腹部。排除标准:糖尿病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不良者、语言沟通障碍者、病情危重患者。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

供皮区局部注射肿胀液(生理盐水500 ml+肾上腺素1 mg),用取皮鼓取中厚皮片0.05 mm,供皮区创面以盐水纱布压迫止血。研究组创面内层放置藻酸盐敷料,外层放置棉垫,加压包扎固定,术后第5天内层使用藻酸盐敷料和外层使用泡沫敷料给予换药,术后第9天贴敷溃疡贴或透明贴。对照组以凡士林油纱和多层无菌散沙棉垫覆盖,加压包扎固定,术后第5天揭除外层敷料及部分油纱,半暴露创面,给予40~60 W烤灯持续照射72~96 h,待油纱干燥自行脱落。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Tab 1 General conditions in the 2 groups

注:维族为维吾尔族,哈族为哈萨克族

2.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2.2.1 创面疼痛程度 采用数字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VAS是将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做成汉维双语数字刻度尺在首次换药时由患者自行选择。3分以下表示有轻微疼痛能忍受;4~6分表示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表示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于术后首次换药(第5天)时,观察记录患者疼痛程度,要求患者从0~10分中选出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

2.2.2 创面愈合时间 当创面完全上皮化及无渗出时为创面愈合,记录愈合时间。

2.2.3 创面感染情况 创面愈合过程中出现脓性分泌物或者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为阳性,反之为阴性,记录感染例数。

2.2.4 创面换药渗血情况 第5天首次换药时,创面出现点状渗血为轻度渗血,片状出血为中度渗血,大面积出血为重度渗血。

2.2.5 伤口上皮增生期二次受损情况 患者术后创面愈合1个月内,观察供皮区创面再次受损的情况,记录受损例数。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正态分布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推断;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距M(P25,P75)进行统计学描述,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推断。对于计数资料,采用频率、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 疼痛程度

研究组疼痛值为3.0(2.0,3.0)分,范围1~4分;对照组疼痛值为7.0(6.0,8.0)分,范围5~1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创面愈合时间

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4.0(13.0,14.0) d,范围13~16 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5.0(15.0,17.0) d,范围14~1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 感染发生率

研究组2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6.7%;对照组8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2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5 创面换药渗血情况

研究组创面轻度渗血27例,中度渗血3例;对照组创面轻度渗血6例,中度渗血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6 创面受损情况

研究组未出现创面再次受损病例,再次受损率为0;对照组6例出现供皮区域再次受损,创面再次受损率为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对于供皮区的创面,临床上多采用传统半暴露的处理方法,采用的纱布、棉垫等纺织品敷料,是被动覆盖创面和吸收渗出物,纱布的吸收量有限,容易造成伤口干燥的环境,无论过湿的微环境,还是偏干的微环境,均不利于创面愈合,凡士林油纱棉垫在供皮区创面初期3~5 d,水分的蒸发接近正常的皮肤,适用于渗出液较多的初期。含有凡士林的油沙,渗液管理能力有限,易粘连伤口,使细胞脱水,导致结痂。痂虽然对伤口起屏障保护作用,但亦阻碍伤口的上皮化形成,同时可导致痂下积脓。提供的伤口愈合环境差,无法保持伤口的温度和湿度,更换敷料的同时会再次损伤和破坏创面,导致伤口愈合速度缓慢,再次损伤新生上皮组织并导致出血,患者更换敷料后疼痛,对创面愈合中后期起到的保护促进作用较少[1-2]。

本实验组在处理伤口过程中采用了藻酸盐敷料、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3种类型的敷料。藻酸盐伤口敷料是天然海藻酸提取纤维和钙离子的混合物,与伤口渗液、渗血接触后,形成凝胶,保护创面,能快速大量的吸收渗出液。藻酸盐在吸收创面渗血的过程中,还会释放一定的钙离子,有助于血液凝固,所营造的微酸环境能够有效阻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揭除操作时,不会与伤口形成过分粘连,可有效防止对新生肉芽组织的附带损伤,从而降低换药过程中的疼痛感。泡沫敷料由聚氨酯泡沫组成,孔径均匀,能大量吸收伤口分泌物,泡沫垫缓冲外界压力,兼具良好的缓冲效果和隔热性能,紧贴身体曲线,服帖性好。水胶体敷料是由弹性的聚合水凝胶与合成橡胶和粘性物混合加工而成的敷料,亲水羟甲基纤维素微粒与伤口渗出液相接触,创面表面形成一层湿润的凝胶体,持续营造湿润环境,不与创面粘连,密闭的愈合环境能够促进微血管的增生和肉芽组织的形成,从而加速创面愈合。其中,溃疡贴主要适用于低到中度渗出液的伤口,透明贴主要用于渗出液较少的伤口。根据敷料的特点,结合创面愈合的不同时期选择新型敷料进行换药,能发挥敷料相对应的特点,更加合理的利用敷料。由于伤口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对伤口进行评估[3-4]。

对照组及研究组创面在术后3~5 d均需要加压包扎,供皮区处血运丰富,出血量大,藻酸盐敷料在内层,因其所含成分为藻酸类,具有止血、促进创面生长的作用,能吸收渗液达自身质量的10~20倍,配合绷带加压包扎,对于初期的创面愈合效果较好。研究组换药方式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因藻酸盐、水胶体敷料吸收渗液后会形成凝胶,呈胶冻状附着在创面上,建立了伤口的湿性愈合环境,在揭除时减少了对神经的刺激,减轻了患者的疼痛[5-6],尤其是对儿童,降低了患儿对换药的恐惧。但需注意的是,换药时需要用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将残留的凝胶擦拭干净。在研究组中,个别患者因创面渗液量少而出现藻酸盐敷料黏附创面的现象,需要用0.9%生理盐水浸湿后揭除。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感较研究组重,纱布上的结痂较厚,不易去除敷料。在烤灯照射中,11例患者主诉有灼热疼。在烤灯照射后期,2例患者因干燥的凡士林纱布周边未及时剪除而出现翻身时刮蹭创面出血现象。2例患者自行揭除凡士林纱布时创面发生出血。

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活动度也较高,传统的半暴露疗法在供皮区愈合中后期采用烤灯照射,患者在烤灯照射期间不能方便下床活动,易并发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另外,供皮区的延迟愈合有时与术中取皮的均匀度有关系,我们发现,在腹部取皮时,有时会因腹部解剖位置弧度的改变而影响供皮区切取的厚度,那么同一处供皮区会因厚度不一存在不同的愈合阶段,在两组患者中均出现了此现象。

瘢痕增生的发生率会因创面愈合延迟、发生感染而增高。对照组在半暴露期间易发生感染,在凡士林纱布脱落后创面完全暴露,此时新生的上皮组织易遭受二次损伤。研究组在上皮爬行期给予溃疡贴保护,溃疡贴的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能促进上皮组织爬行的速度,保护创面。因其黏贴牢固,同时对创面有一定的加压作用,也可预防瘢痕的增生[7-8]。

临床上,对照组一般是首次打开敷料后,利用烤灯照射使创面敷料自行脱落,此方法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而受推崇;研究组需要连续性的对伤口愈合情况进行专业性评估判断,采用的新型敷料价位也高于纱布棉垫,往往不被医师或患者接纳使用。但从临床效果的对比中发现,其也有积极的意义,可用于适宜的人群,如小儿、体弱者、老年人等。

根据伤口愈合的进程或是恶化的程度,随时评估是否选择了最合适的敷料及敷料的使用是否正确。由于不同的创面,具有不同特点,而且同一个创面的不同愈合时期,其需要也各异。总之,没有一种敷料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创面,也没有一种敷料可以适合于同一创面的不同愈合时期,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创面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敷料,以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1] 杨苓山,王光毅,江 榕,等.三种敷料应用于供皮区的临床对照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10):955-957.

[2] 张宏峰,张 雷,李 明.不同敷料组合对烧伤患者供皮区创面微环境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4,(12):1259-1260.

[3] 刘 晶,王静珠,余晃晃.湿润愈合疗法在压疮护理中应用[J].科技信息,2010,(5):419.

[4] 许冬梅.湿性愈合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22.

[5] 齐慧颉,胡晓根,任 冲,等.水胶体敷料及术后冰敷在2940 nm铒像素激光治疗痤疮瘢痕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5,21(4):223-225.

[6] Korting HC,Schollmann C,White RJ.Management of minor acute cutaneous wounds:importance of wound healing in a moist environment[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1,25(2):130-137.

[7] 张慧芳,徐丽军.康惠尔透明贴在植皮患者取皮区的治疗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9):241-242.

[8] 许腊梅,刘 宸.两种敷料用于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处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2015,43(2):207-210.

Selection of various new dressings based on the wound healing process in the donor site

ZHAIFeng-ying,LIZhao-yang,ZHOUWei-jun,WANGChun-yan,GUOZhi-long.

(DepartmentofPlasticSurgery,People′sHospitalof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Xinjiang830001,China)

GUOZhi-long,Email:1577308085@qq.com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new type dressing change (NDC) and conventional semi-exposed dressing change (CSDC) on wound healing in the donor site.Methods Sixty patients scheduled to undergo a split thickness skin graf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n=3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30).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neotype dressing during wound healing,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emi-exposed dressing therapy.The pain score value (PSV),wound healing time,infection,and cases receiving repeat wound damage within one month in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SV,healing time,infection rate,and blood permeabili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Using different neotype dressing changes can promote healing and lessen the sufferings of patients,making it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dressing change therapy.

Wound healing; Neotype dressings; Alginate dressing; Foam dressing; Conventional semi-exposed dressing chang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院内科研项目(20120205)

830001 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整形科

翟凤英(1976-),女,河南兰考人,副主任护师.

郭智龙,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整形科,电子信箱:1577308085@qq.com

10.3969/j.issn.1673-7040.2016.06.012

R622

A

1673-7040(2016)06-0359-03

2016-02-26)

猜你喜欢

酸盐换药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不同尖晶石型铁酸盐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双膦酸盐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两种静脉使用的双膦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研究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