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袖漫画的风波

2016-07-15

领导文萃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丑化画刊解放日报

1986年8月中旬,上海市美协举办一个漫画展览,要求《解放日报》配合出一期画刊。其中有两幅领袖漫画是过去所没有的,引起了大家关注。

一张是画邓小平在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牌》(作者张卫平),一张是画胡耀邦指挥大家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歌的《唱新歌》(作者阿达)。虽然从漫画技巧来说算不上是比较好的作品,作者在漫画界也并没有多大名气,但漫画的立意和所表现的主题很好,很切合时代特点。领袖的形象虽有点漫画的幽默味,但恰到好处,也抓到了邓小平与胡耀邦的特点,是严肃的作品。

于是,我拍板决定在漫画专刊刊登这两幅领袖漫画。1986年8月15日,在《解放日报》第四版的《上海漫画大赛展选刊》上,两幅领袖漫画被置顶突出刊登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普通的画刊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

国外许多报刊转载了这两幅漫画,并发表评论,认为在中国党报刊登领袖漫画,是新闻报道改革的一个可喜成果,也传出了政治改革的信息,表明中国积极向民主政治迈进。国内反映更为强烈。发表当天,就有不少读者来电话、来信表示赞赏。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读者以为领袖漫画就是丑化领袖,所以打电话责问报社为什么刊登丑化领导人的漫画。有的语气十分激烈,说“文革”中有人用漫画画了一张《百丑图》,极尽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之能事,怎么今天又出现在党报上?有些读者还寄报纸告状到中央宣传部。事隔多年以后,有次我遇到当时的中央宣传部部长朱厚泽,说起这两幅漫画,他对我说:“你们报纸发表当天,我就接到4个电话,《人民日报》和天津《今晚报》请示转载这两幅漫画。也有的读者提出批评,说‘文革’中的《百丑图》记忆犹新。”

围绕领袖漫画引起两种观点的激烈争论,闹到了胡耀邦总书记那里。首都漫画界按胡耀邦意见开了一次座谈会,多数漫画作者认为《解放日报》发表的两幅领袖漫画是严肃作品,用意是好的,没有错。但是,领袖漫画目前还不宜一哄而起,推而广之,以免引起领导层的不必要的感情激荡。

意见报到胡耀邦处,胡耀邦为此作了一大段重要批示:“画不画国家领导人,只是漫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一个时期不发展,并不会阻碍漫画事业的继续升华。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历史形成起来的一些独特的习俗,外国有我们没有的东西,不可一概拒绝,也不可一律照搬。反过来说,我国有而外国没有的东西,不可一概废除,也不可一律继承。我们民族的心理因素,也就是心理承受能力总有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因此,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漫画,还是慎重对待为好。”

我很赞同胡耀邦“還是慎重对待为好”的意见。一哄而起,粗制滥造,赶时髦,确实没有好处。当然,领袖漫画也不是什么异端。如果不是在1986年,而是在今天,反响也许不会那么强烈吧。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漫画在网上广泛流传了,而且广大网民们习以为常。(摘自《世纪》)

猜你喜欢

丑化画刊解放日报
小猕猴学习画刊
小猕猴学习画刊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辜鸿铭:被小丑化的国学大师
从高考模拟命题看两种“虚无”现象——“丑化中国”说与“西学中源”说之比较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
欢迎订阅2017年《中国画画刊》
议程设置框架下肿瘤防治议题浅析——以《解放日报》、《文汇报》2013-2014年相关报道为例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