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袖们的硬话

2016-07-15

领导文萃 2016年13期
关键词:武侯祠造反派中南海

周恩来一向温文尔雅,“硬话”很少。一般来说,“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算是周恩来说得很厉害的话。

“文革”中,周恩来说过不少硬话。造反派一万多人要冲中南海揪刘少奇,周打电话批评造反派头目说:“你们如要冲进中南海,就是错误的,错误的,错误的。”一连三个“错误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成都破“四旧”,有人欲捣毁武侯祠,周恩来说:“谁敢损毁武侯祠,就杀谁的头。”武侯祠遂完好无损。造反派欲冲击会场揪斗陈毅,周恩来说:“除非你们从我身上踏过去。”陈毅遂安全脱身。

林彪坠机后,周恩来领衔批林彪极“左”路线。毛泽东指示:林叛党叛国是极右,少批点极左吧。周内心不认同,回西花厅愤而“国骂”:“他妈的,怎么不是极左?就是极左嘛。”此为周恩来秘书纪东亲耳所闻,亲笔所记。

小平同志话不多,但丁是丁,卯是卯,且时有硬话。如:即使中野打光了,其他野战军照樣渡江,中国革命照样能够胜利。又如:谁不改革谁下台。林彪倒台后,他还说过:林彪不亡,天理不容。这都是些厉害的硬话。

读革命先辈的文选,所见硬话不多,因为是做文章,许多硬话都删掉了。但是,读回忆录和一些忆旧随笔,常可见到革命先辈说的一些硬话、重话,从中可见先辈之性格、风貌。

“文革”中,谭厚兰领头狂砸孔庙孔林孔墓,损失无法弥补。李先念视察曲阜后,怒责道:“谭厚兰破坏‘三孔’文物,该杀。”

先念同志本是军人,西路军征战、中原突围,硬仗恶仗打过无数;后来虽未授军衔,然言语间仍不乏军人豪气。先念同志的话,代表了无数中国人正义的心声。

叶剑英威武而儒雅,关键时刻也讲硬话。“镇反”时,社会部有人搞扩大化,叶剑英说:“要记住中央苏区的教训呢。这刀把子究竟是掌握在党委手里,还是掌握在保卫部门手里,这有很深的血的教训呀。”在当时,这是很重很硬的话了。结果,许多好人免遭灭顶之灾。

硬话,常是坚定性、原则性的外壳,不仅能反映人物性格和风貌,也是人物内心和本质的外在表现。

(摘自《特别关注》)

猜你喜欢

武侯祠造反派中南海
过武侯祠
中南海的深情
武侯祠
“造反派”特朗普能走多远
谒成都武侯祠
1980:“造反派”头头考研记
1980:“造反派”头头考研记
武侯祠三国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开发①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